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为心理教师“正名”

一、引言

“王老师,我班的‘大神’我实在没有招了,现在都已经初三了,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口若悬河,他却在底下充耳不闻,学习成绩丝毫没有进展不说,上课爱听不听,不想听直接屏蔽外面的世界,还隔三差五就给我惹是生非。我是啥招都派上了,可这位‘大神’就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有时也会良心发现,可是好景不长,又故伎重演,你不是心理教师吗?我让他到你那里坐坐,你从你的专业角度跟他聊聊,怎么样?”

面对眼前这位学校资深班主任连珠炮式的吐槽,我是全程“洗耳恭听”,终于在她倒完苦水之后,我会心一笑,爽快答应。而刚才发生的一幕,在校园生活中已是见怪不怪,作为学校一名专业专职的心理教师,很多时候成为“救火队员”,对于难缠的学生,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班主任、为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但是根据许多案例的反馈来看,我们班主任或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头疼学生”、“搞不定的学生”等并不是如描述的那么糟糕透顶。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我们根本静不下来去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耐不下性子听听学生的解释,我们都太“急”了,在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很多来自于一个学生身上本该拥有的“慢”,可是我们等不及了。于是乎,在校园生活中,往往出现这个学生有点难对付,就干脆“送给心理教师解决”;时常也会出现平时想不起来心理教师,一到检查督导心理教师又被推到前台火速加班加点;更有甚者为学校大局需要,心理教师兼职德育处、团委、后勤、教科研助理等多种角色于一身,以致于在年终述职报告时不知从何谈起等无奈现象存在。我们的教育毫无疑问已经走进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必要为我们的中小学心理教师来一次“正名”。

那么,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为我们一线的心理老师“正名”呢?

首先心理教师不是“万金油”,而是“专业技术人员”。

提到教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个老师在学校里教一个具体的什么课,不出意外还有作业考试之类的,最起码也需要进行考查,可是心理课没有,那么心理教师是不是教师呢?当然是!心理教师全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又容易被误解为教心理学的老师,这就又不准确了,官方解读“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在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工作、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如学习、情绪和社会发展等问题、设计管理或参与学校心理服务、促进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人员。狭义的理解就是具有专业背景教育科班出身且取得从业资格、从事学校心理课教学、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策划专门活动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专业人员。所以说心理教师说到底还是拥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这就需要在个人专业发展上有所规划、发展、建树。但同时心理教师因为所从事的工作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无法通过简单量化考核与评价,许多入职的新教师渐渐发现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发展道路偏离原来既定的轨道,因为通常一所学校只有一名心理教师,自然就没有学科组教研组之说,学生心理辅导等一般又划归德育处管理,于是心理教师化身德育干事已见怪不怪。学生管理部门、后勤、安全或校医等能看到心理教师的身影,考虑到工作量的问题,部分心理教师还兼任德法课、地理课甚至语文课的教学,这样的一种工作安排,着实让心理老师疲于奔命,哪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工作上呢?尽管大部分心理教师都有心理健康教育场地,但60%以上的心理教师觉得自己与其他教师相比,“好像介于行政与教学之间”、“有时被冷落到角落里”、“工作变化性太大,随领导和上级的需要而定”等等[1]

当然心理教师“万金油”式的生存既有来自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考虑;也有一种心理教师觉得反正看不到希望就在现行状态下得过且过,但这样的状态势必会影响到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长期以往,心理教师的专业将不“专”,其主体地位和价值功能不断被弱化最终被边缘化、碎片化、游离化,这必将影响心理教师的工作情绪和状态,最终很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心理教师必须回归到其“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才能实现专业发展与成长。

其次心理教师不能“包治百病”,而是“有职责范围”。

心理教师承担着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与健全人格培养的重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心理教师开展工作也必然是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展开。但是受到中小学学科边缘化的影响,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模糊,在学校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一般只有当学校里或班级中出现了“搞不定的学生”、“学生不听话、老师管不了、家长不愿管等让人头疼的学生”,或者表现怪怪的、不愿上学和交流、自伤自残甚至有自杀风险的学生,这时候心理老师才会被推到前台,理由就是你不是心理教师吗?现在这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了,你给看看到底咋回事?心理教师此刻俨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了”,可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然而一个心理教师通常工作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辅导和咨询;组织和筹划各种如讲座团辅等心理活动;定期对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建立心理档案;做好相关的教科研课题等项目研究等。心理教师从事的心理辅导有既定的目标,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一是学会调适,而是寻求发展,又分为矫正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而发展性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但是心理教师不能“包治百病”,而是“有职责范围”。一种是超出心理教师工作能力范围的:心理教师开展的心理辅导或咨询,针对的只是出现心理烦恼、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针对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等超出了心理教师的工作范围和能力范畴,所以心理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测评、筛查、识别、辅导、评估、转介等做工作,因为心理教师面对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等学生,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心理教师的工作范围,及时的转介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职业精神的体现,虽然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不理解,但还是要按照心理教师的个体咨询流程科学处理和积极应对。另一种是不属于心理教师的职责范围的,就是指非心理问题性质的来访者就不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如升学择业的选择、结婚生子、父母再婚、父母闹离婚等,但是如果是因为上述事件对来访者造成了心理困扰或由此引发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就是心理教师的工作内容范畴了。因此心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识别,以便可以更好服务师生和家长。

最后心理教师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标配标用”。

心理教师这个称谓如果放在三十年前,一定是个稀罕物,但是放到今天,心理教师早已登堂入室,名正言顺了,究其缘由,乃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学生、家长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问题引起多方重视,心理教师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迫在眉睫了。

学校要配齐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这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版,2021年修订版)的相继出台,就是应时而生,回应了教育之需,回应了社会关切。但是放眼全国,专业心理教师的师资配备仍然呈现地区不平衡、校际不协调、发展不均衡等现状。即便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能“量才为用、人尽其才”的局面,因此要打破心理教师可有可无的局面,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新教师招聘计划和方案时要适当考虑之外,对于新入职的专职心理教师在职称评聘、待遇保障、评优晋升、考核评价等方面要努力做好相应的制度保障;另外就是所在学校要保证心理教师“所教为所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需要校长要有长远的目光和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特殊性,让心理教师在专业的岗位上做好“预报员”,而不要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救火队员”。最后就是心理教师自身要定位好角色,承担好职责,发挥好功能,体现好价值。特别是针对新入职的心理教师而言,可能承担的工作并非如你所愿,存在抵触心理,感到屈才和失望,其实换个角度思考,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实际,工作安排也是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统筹安排的,研究表明:中学校长期望心理学教师开展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策略指导、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承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职责; 扮演学生“心理的调节者”、“指导和促进者”、“个性的塑造者”和“同伴和知己者”的社会角色。[2]作为新入职的心理教师,更应该静下心来,勤勉工作,主动申请,利用现有的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我想校长和老师们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种教师自己要重视个人成长的状态,是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心理教师的“标配标用”既需要顶层设计的架构,也需要中层对政策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更需要低层即心理教师本人对心理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坚守。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新入职中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L/2020/309。

 

参考文献:

[1] 黄铃.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1): 4-5.

[2] 徐胡燕,葛明贵. 中学校长对心理学教师的角色期望[J].文教资料2007,(18):181-18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