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今年2月底,即将开学,曾经在一起工作的一位青年教师微信上问我,新学期的第一课怎么上,我大致说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从反思上学期学习、生活问题入手,为新学期做好打算,具体怎样的流程还需要斟酌,她也把自己搜索的相关资料分享给了我。这次交流后,我对新学期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完整的思考,线上交流即时、快捷,我自此生出线上教研的想法。随后,我联系了不同城市几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商定每周四上午九点线上教研,平时可以在微信群即时分享课后感悟,我们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团队成立了。
当下,我们大多数学校只有一到两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员少,教研能力相对薄弱,线上教研就解决了这种因人力不足的问题,大家有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更利于个人成长。我把本学期的线上教研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这种方式可以推广,让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受益。
一、 线上教研为成员提供了情感支持
1、 锚定方向,增强课程设计自信
我们团队里大多是青年教师,她们提出自己教研中最大的困惑:平时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都是搜索他人的课件和教案,但是同一个主题不同课程设计的活动和流程各不相同,到底哪一个活动更适合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的意义是什么,让人很迷茫。
于是,我在每周教研活动之前,都邀请大家挖掘这个主题最好的课程设计,然后把各自发现的有价值的课程设计线上教研时拿出来,大家几经讨论发现一个课程设计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设想自己怎样呈现这样的活动设计。大家在这样包容的交流氛围下,越来越敢于表达,在集体力量的支持下,更敢于自己设计活动,敢于暴露自己教学设计的不足,邀请其他同伴提出意见,反复调整教学设计,勇气渐渐在我们身上生长起来。
2、 积聚团队领导自信
线上教研团队建立之初,我有担忧,自己没有领导团队的经历,我的示范课能不能起到示范作用。但是,在大家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两件有趣的事情:其一,组长也可以上课有瑕疵,我发现自己课堂设计不够完美的地方呈现出来以后,会引发她们的思考,大家更能够接受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对他人不完美的接纳中,渐渐习得了对自己不完美的接纳,从而自由自在,更勇敢做自己。其二,团队不是组长一个人的事情,是团队的事情,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最擅长的是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优势,压倒其他成员。这些收获让我在团队领导上更自信。
二、 线上教研促进成员教学技能提升
1、 锻炼把控课堂纪律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时候是带领学生体验活动,分享感受。体验的活动时纪律不太容易维持,虽然课前讲好了规则,但是青春期的孩子联想能力很强,自控力却不足,他们有想法就会直接说出来,注意力也容易被其他事物带跑,远离我们讲课的主线。如何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主体活动中,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成员们表示不太容易把握,所以每周的教研,我们都会讨论课堂纪律维持问题,逐渐把握维持课堂纪律的尺度。
我们不断反思课堂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设计能更让学生进入状态,最终,我们发现了一些技巧确实可以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
第一,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非常重要,进入课堂,我们如果开口就上课,学生的注意力状态不好,课堂效果不佳。违纪的情况也更容易发生。所以,热身活动中,如果可以帮助学生全情投入,调整好上课的状态,对于整节课的纪律和课程的流畅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学期我们非常认真的讨论每一节课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展开。
第二,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维持完纪律,就会急着按照教学流程进行下一步,但是如果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跟上节奏,下面的活动投入度不够,体验不够深刻,分享的比较简单,所以我们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状态调整好以后再继续课程。但是这样的调整又会使课程不够连贯,所以纪律的松紧对于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来说不那么容易,是需要我们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预判能力才能灵活应对。
2、 锻炼精确地收集课堂生成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们需要在教学活动完成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想法,但是,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学生会分享什么,他们很可能不会按照我们所设计的主线分享,面对这样的情况年青老师会着急无措。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也经常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师生互动不畅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回应,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用具体化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帮助学生具体化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更清晰地思考了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明确学生提问的关键点,与本课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让教师更自信应对师生互动问题。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可以把学生生成的答案要点记在黑板上,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另一方面,我们在课后总结时用这些学生的智慧进行概括总结,也更有的放矢。
三、 线上教研促发成员的钻研精神
1、 不断修缮教案形成电子教材
每周四的教研活动同时,平时大家对上课的感悟也会及时在微信群分享,不仅可以及时分享愉快的课堂体验,也可以把不解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的热情会感染整个团体,大家看到的其他人在努力设计课程,获得了认真后的积极体验,自己也会更认真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课。
每次教研活动,大家都会认真的记录,可我觉得我们需要让一节课有完结,比如最终电子教案的敲定。第三次教研活动时我提出这个想法,得到其他成员的支持。此后,我们排表每人整理一节课,整理完以后,大家再针对整理的电子教案提出调整意见,最终定稿,放入我们的教学资源库。我们还计划将这些电子教材编成课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将一线教师亲身体验编成更实用的教案。
2、 积极设计课程使其精巧
本学期,我们有两位成员承担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一位成员参加了市级安全教育示范课。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课程设计放到群里,请其他成员提修改意见,希望可以有更好的课堂呈现。每每这样的时刻,大家都很有归属感,积极地贡献个人力量。张老师的一节安全教育示范课,原本的课程设计是由每个同学单独体验校园霸凌,但是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不够还原校园霸凌的真实体验,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地体验,我们设计成四位学生手持有人物简笔画的大白纸,请学生想象可能的他人对她不友好的言论,每说一个就请一位学生在画上戳一个洞,这样比第一种设计更身临其境。蒋老师提议请学生先分享应对校园霸凌的方法,最终将大家的方法总结起来,这样就不是老师一直在灌输,学生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集众人之力,本课的活动设计更精巧,环节设计更完善。
3、勇于发现教学能力的不足,及时锻炼提升
学期末的教研会议上,蒋老师提出,我们很多课程设计都有冥想,但是每次冥想环节,内心都很恐慌,因为在听示范课的时候,自己尝试进入冥想状态,但是感觉不能进入,不相信冥想的真实性。我很欣赏她的真诚,接着介绍了自己练习冥想的经历,其实一开始因为不相信很难进入状态很正常,但是随着慢慢沉淀式的练习,就可以学会冥想。由此,在期末最后一次教研会议上,我们订了一个暑假计划——阅读《冥想》这本书并分享感悟。
我们线上教研团队在一次次研讨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在线教研的力量,它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样一个平台,为大家提供情感和灵感支持,提供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渠道。本学期我们收获颇多,感谢大家一路相伴,期待心理健康线上教研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