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全国上下都在研究和实践着271课堂、生态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等各种课堂形式,无论哪种课堂形式或模式都离不开三个核心要素:教师、学生和场。其中前两个是人的因素,后边是一种环境心理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其中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对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其特征是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
北京十一中学李希贵校长在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依旧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
那么教师如何能认识到教育的实质,更要努力践行做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在人格、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和优化。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水平。
著名心理学者韦志中老师认为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是针对教师群体依托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运用感恩技术、生态技术、生命贵人等心理技术,采用本会团体的第二模式即《表达性艺术治疗》工作坊的形式,从教师的自我、关系等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师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优化,提升教师幸福感。
通过几节课例我们从感性层面分析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
在高二年级的语文课中,讲读《归去来兮辞》时,小董老师在带领同学们品读文本,通过品读走进作者陶潜内心深处,了解陶潜的人格特征,小组同学在认真的读着,每个小组又推选一位在全班朗读,很多学生读的已经很有味道很精彩了,小D老师时不时表扬一下,“很不错”。班级中热烈的掌声不断。
在几个同学读过后,小董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给老师一次展示的机会呢?”“好的”掌声更加热烈。
小董老师清清嗓子,认真的、投入品读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班级都能听得喘气的声音。
读罢董老师脸色微红:老师读过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老师在品读方面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沉静半分钟,S同学举手:老师我认为,你在后边有点快,最后一句作者既有归乡欣喜,也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应该在舒缓一些。
说的有道理,老师有点紧张,谢谢你指点,老师特别佩服你的直面的勇气!
还有哪位同学来找找老师毛病,呵呵,放心老师觉得不会打击报复。放心!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又一同学举手,“太好了请起”。
“老师,我认为你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应该读的语气轻快一些,表达作者喜悦的心情。
谢谢你的点评。教学相长呀,有你们的陪伴老师一定会进步的更快。
这样的一节高二年级的语文课,我看到董老师心理资本整体水平有多高。她的平等、她的接纳自己优点和不完美,她的放下自己教师身段、恳求语气,这样民主、开放的课堂,哪一个学生不爱学习语文呢?连对语文从不感冒的S同学都这样积极课堂表现。
这样课堂是学生的生命状态少了些压抑多了些平等;少了些紧张多了些自然,这样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打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对语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觉得自己是语文学习的高手和能人,每个人对语文学习信心满满。
在明邱老师上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语文课上,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你来说说看,还有谁有不同的见底”。他的不紧不慢的提问方式,他的“老等”的技术,那种无限的耐心对学生充满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和展示的舞台,从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足见明邱老师的心理资本的 “希望”“韧性” 两个维度的高分值,必定让学生热爱语文课,喜爱语文、盼望着第二节语文课快点到来。在这样的课堂定会培养有思想、有见地、会表达的学生。那一节课让我对明邱老师那种沉稳厚重,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一节历史课上,陈老师刚刚理过头发,特别短,他自嘲说:这几天你们表现不是十分理想。我想我有责任,我想从我开始、从头做起,从这节课开始,你们有信心吗?全班的声音洪亮。这节课就在这样让人奋发的场面开始了,学生们各项活动的展示都相当精彩。
老师自嘲的小幽默,敢于自我暴露,自我归因的做法和不服输的心理品格,对陈老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让这个团队自信心满满,班级朝着良性健康发展必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诺特博士曾深情的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恐慌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在山东高效课堂的经验总结中分析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情绪激昂。评价方式: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看过上面三个老师在课堂上举止言谈更深刻的体会到,一个老师的开放平等、宽容理解、给学生成长的时间、空间,对学生、对职业充满希望的积极的心理品格,足可以证明这些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有多高,他们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
因为教师是一个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人”的专业人员,只有教师人格健全、情绪稳定、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有一个积极的生命状态,更好发挥其在教学中主导和引领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用欣赏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
参考书目:Fred Luthans 等著《心理资本》李超平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广东科技出版社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