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摘要:心理教师是学生心灵的陪伴者,而心理教师除了教师这重身份,还会扮演者社会中的其他角色,在生活和工作中同样会面临各种困扰和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名心理教师在自己心理问题上的思考与转变,最终对自己开始了新的认识,并对新的人生阶段进行了新的规划。心理教师也需要心理咨询,需要成长。任何心理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咨询;成长;感悟
2018年,我又回到了微博,这个离开了多年的心情平台。平日里各种心情全都肆无忌惮地写在微博里。这个选择和过程,其实又饱含了我很多的无奈。有些感受不便在朋友圈谈起,只能转向微博寻找它的一席之地。以前挺喜欢翻看朋友圈,看看朋友、同事间点点滴滴的分享,自己也时常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一些动态。直到一个同事,一个跟我关系好了许多年的同事离开了,回到她的家人身边工作,她的离开对我来说触动很大大。从这一刻起,我也开始了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思考。相比之下,我的家人都能在身边陪着,我真的幸运多了,可是是什么让我每日还是过得郁郁寡欢,怅然若失?
我深知自己内心的矛盾与纠结,第一次尝试着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我渴望得到帮助。但是真相却令人讽刺!我自己本就是学心理学的呀,平时这么积极耐心地为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导,可我自己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医者难自医,渡人难渡己。也许这就是答案吧。
心理咨询,拨开迷雾
想想成为母亲的这两年,不难发现自己身心正在一点点地变化。在谈论起孩子生病、工作烦恼的很多问题上,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存在了一颗“玻璃心”,以至于谈到委屈之处,眼泪毫不留情直涌而下。在柠檬心理的平台上,我和老师说起了自己感情的变化,这个过程虽然不是那么地顺利,但老师还是给了我很明确的点拨。
从结婚、生子,再重新回到工作的岗位,我需要调整的地方太多了,可回想现实我竟然很多事情都没做好。修完产假回来上班也有一年半了,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最纠结也最无奈的莫过于工作上逐渐被边缘化,任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这种状态。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种被忽视被孤立的感觉让我刻骨铭心。但是这种处境,这种感受是谁带来的呢?当我一个劲地抱怨,责备自己、埋怨同事、迁怒领导的时候,我竟不知道自己也走进了情绪困扰的怪圈里。
对于情绪调整的各种方式方法,我已经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但为什么在“走出来”后没多久还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深陷其中。柠檬心理老师说,你的状态一直处在无助当中,你不满意现状。但言语信息中传达出来的一直是“我不该这样,领导不该这样,同事不该这样”,而对于应该怎么做这方面的思考却很少。这句话,让我开始了许久的沉默。
也许,我开始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吧。在自己的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更加积极主动一些,结果面对领导的时候内心却又告诉自己“算了吧”;在与同事的关系问题上,我总想着彼此能够放下曾经的芥蒂,坦诚相待,结果我自己却还是对过去的矛盾难以释怀;面对领导在工作中的忽视,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动去沟通,结果还是难以放下心里的不满最终选择视而不见。这样看来,真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从内而外感受到了一种明显的“打破”感,而且掷地有声。
从事这么多年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我也深深知道,心理问题的形成都与压抑有关。人出生时是一个独特而充满潜能的健康人,为了生存,开始适应周围环境,隐藏自己真实的需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而我自己也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压抑着自己,极力去掩饰自己,对于自我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更显得浅尝辄止。到头来还是自欺欺人,问题没有解决,情绪问题还是会反复。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现在读起这段话,对自己却有种深深的自咎感。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开始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而我30岁的人生仿佛到了一个瓶颈,时常觉得身心疲惫,却又无法排解。原生家庭深深的影响着我。在内心,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是一个倔强不服输的完美主义者,内心更住着一个很孤僻,极度自恋,充满渴望小孩。时不时遇到挫折就面临潜意识中的无奈和焦虑不安,时不时遇到事情做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接着就感觉不被接纳和不被喜欢。有时候害怕被他人看穿,总是不自觉地故作坚强,真相只有自己知道——你并没有那么坚强,那么乐观。
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心理防卫,忽然间就被咨询老师给打破了。在一番沉默与挣扎之后,内心的感激油然而生。为什么我总是因为同样的境况反复地陷入情绪的困扰中?那是因为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因为我害怕改变。思绪如万马由缰,而行动却止步不前。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无孔不入,从小与母亲的分离,父亲的隔阂,让我逐渐形成了敏感的个性。艰苦的生活环境更让我变得倔强,较真。在过去的创伤中,我总是一次次艰难地自我安慰,自我打磨,甚至自我回避。每次遇到问题,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声音:“为什么是我?你还要这样下去多久?这样的生活状态有意义吗?”很多次想的越多,脑子越乱。归根结底,我还是处于一种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地去解释周围的人和事,虽然情绪可以短暂地得到抚慰,但是内心的冲动和矛盾却始终有增无减。
自我审视,发现未知的自己
成长不仅在于年少,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只有打破自己一贯的防卫,我才能把问题解决了。我庆幸自己在三十而立之年有了对自己新的认识。改变,从“心”开始,以“做”结束;时间为“媒”,效果为“证”。对于个性上的每一特征,我欣然接受。性格上内敛和敏感,给了我含蓄的表达和丰富的情感,却又给了我优柔寡断和多愁善感的一面。
以前总是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埋怨同事“自私”、领导“偏心”,现在想起来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他们并非如我想象的那般,而我却在对他们的评价上增加了太多个人的偏见和情感色彩。这样想来,才发现自己这个心理老师有多么地“不合格”了!以前在同事们面前,总是放不开自己,还一度引来些许同事的误解,可是反观实际我对同事们曾经的各种邀约竟都一一回避,他们又何来的机会认识我了解我呢?以前总是不苟言笑的我,对于旁边人一句负面评价久久不能释怀,最终还是自己内心那颗敏感自卑的心理在作祟。如果一味较真,不能放下内心的芥蒂,我又如何能够要求别人对我坦诚相待呢?
心理的转变带给我的感受如此微妙。在看清楚了这些问题后,我忽然发现内心平和了许多。在面对同事的时候,内心的焦虑和反感逐渐减轻;面对领导的不满和抱怨,也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工作看法后变得虚无;同时,在面对家人时内心的惆怅和委屈,也慢慢变成珍惜和感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充盈着一股力量。这力量让我不再感到无助,而是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希望和畅想。哪怕我知道今后还会碰到各种问题,我都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畏惧和退缩。这种变化对我而言是一次蜕变,亦是一次成长。
确立目标,自我导航
年少时候,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走进了学习心理学的殿堂,后来如愿以偿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心理老师,而我却忘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如何地执着与坚持。此刻的我开始了对自己职业和生活的迷惘,殊不知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规划的同时,却忽视了自我的规划。在整日繁复的工作中,找不到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只能为琐事牵绊。相比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初期,因为担心自己专业水平而不断地加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停地为自己立下一个个目标:考取心理咨询师、开展课题研究、编写校本教材、攻读教育硕士……如今一个个目标被攻破,自己忽然就不知道该干嘛了。
现在的我,慢慢褪去了当初的稚嫩、懵懂,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阶段——成了一位母亲。所以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我也需要重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新一轮的规划。未来10年,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专业上有新的突破。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必须有所准备了。这几年,当发现自己的文章一篇篇刊登在各种杂志上,我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年末的教师交流会上,有一位老师在分享个人专业成长经历时提到把平日里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观自己,从小便爱好写作,可不知不觉自己却把曾经对写作的这股热情给抛却了。从此刻开始,就让自己重新拿起笔,重拾年少的那份情怀,将自己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点滴给记录下来吧。无关文笔,无关才情,每个月至少写两篇文章,无论是心情随笔还是教育论文。只有认真投入其中,内心才真正有了充盈之感。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未来十年时间里,可以汇编属于自己的书籍。用学生的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继续学习,不断提升
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便是阅读了罢。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惟度一平生。有人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开拓启迪一个人的智慧,在于教他明辨是非,知晓真善美。一个会读书的人,一个知道怎么读书的人,一个会把所知所学灵活运用的人,肯定也是一个会通过自己努力而拥有较好工作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我喜欢阅读,无论是专业书籍,期刊杂志,还是心灵随笔。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让我有新的收获。或许是作者某一观点,开启我对自己工作的新思路;也或许是笔者的某一句感慨,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一面。我也经常建议学生多读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内化学习的过程,读书能够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甚至能够触动人心,改变人的一生。但是读书,不是口号上的停留,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持之以恒,以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接下来,好好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整理出来,这个小目标应该不难吧。我自感自己还算是一个自律性比较好的人,这一点我要做好学生的表率,更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交流也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蒙田说过,与别人交流有助于自己的思想的修养。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得到解决的方案。多与别人交流,不仅可以化解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促进彼此的感情,更能提升自我的胸怀与修养。在以前,总发现自己不擅于与别人交流。在别人面前过于拘谨,不敢表达自己。有时候因为缺乏交流,还会引来不少误解,自己也受困其中。想明白了,心里也就踏实了。工作的问题,不仅需要多与同事沟通,也需要与领导进行交流。让双方都有机会了解彼此,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会由此被拉近。
看见自己,接纳自己
很多同学在心理辅导中透露,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我想改但又害怕改了之后自己面目全非,失去了真实的自己。人总是一个矛盾体,在变与不变之间犹豫不决,结果自己还是故步自封,问题也是周而复始。张德芬在《活出全新的自己》这本书中提到,就是这种对自身缺陷的排斥和抗拒,让我们更加远离自己的中心,看不到自己内在的真我。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所有的面向,真正地理解与接纳,然后这股平和的力量就能穿越种种障碍,让我们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完美的自己。
所以,在辅导过程中,我也会告诉同学们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痛苦很多时候来源于无法忍受现实中的那些瑕疵,所以越是回避和否认,我们越是会受困其中。想要走出来,我们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缺陷,认真感知缺陷背后自己渴望进步的的动力。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在适宜的范围内突破自我设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靠近那个更好的自己。
人总归是要进步的,当你知道自己在某些地方通过改变可以迎来更好的自己时,那就勇敢地去做吧。就拿自己内心对于同事和领导的偏见来说,我深知自己不应该如此,无法忍受自己的这种状态,但是最初我并没有让自己选择去接纳。每次面对他们的时候,这种感觉总是会跳出来告诉自己,你是多么委屈,他们是多么不公。结果我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在切身领悟了这些,我开始有了对自己言行上的调整。主动与领导沟通了自己对于工作的看法和设想,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案,结果让我欣喜万分。领导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了我很多鼓励。在面对同事,我少了过去的纠结和抵触,认真与对方商量工作上的问题,内心也变得平和许多。当我每天笑脸走向迎面而来的朋友,他们最终也会给我一个诚挚回应。虽然那个“委屈的我”、“懒惰的我”“自卑的我”时不时地跳出来干扰,我已经可以迅速地识别“它”的造访,笑笑摆摆手“你又来了”。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然而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无一不在要求我们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少时,你要成为爸妈眼中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要成为教师眼中那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亦要成为同学们眼中热情大方的伙伴。现在,我是学生的老师,父母的女儿,还是孩子的妈妈……多重身份也就意味着多重责任。
感谢柠檬心理老师的点拨,让我在自己三十岁的人生路口对自己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虽然生活和工作难免会有波折,但我愿意把每一次波折都当成自己向上路上的挑战,在挑战中提升自己,在感悟中完善自己。也期待自己能够在新的人生阶段成就新的自我。
往后余生,愿我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