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浅析教师的情感能力

引言

在对孩子教育日益重视的今天,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教学工作中是教师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对教师能力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大属于认知方面,鲜有涉及教师情感能力方面的研究。教育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为家长和社会所重视,情感能力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还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比如:职称的评选、科研项目资金方面的争取、升学率、角色冲突、教育改革家长的不理解等等,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并且会伴有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等不稳定情绪,这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

一、教师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一)情感能力的概述

学术界对情感能力的研究比较晚,关于情感能力的概念众说纷纭,学者把它称之为情绪智力、情感智力、情绪能力等。早期对其的研究以“情绪智力”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1];在近十多年的研究中,“情感能力”术语出现在了研究者们的视野中,它集中表现为对情感信息的反应能力。关于情绪智力或情感能力,研究者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种观点从智力角度出发,认为情绪智力是智力的一种,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另一种观点从人际交往角度出发,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们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人格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直接受其影响[2]

(二)教师情感能力的界定

卢家楣教授把情感能力定义为: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情感能力的界定更有利于将心理学研究与我国教育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也在教育实践中有了明确的方向[3];张庆学者把教师的情感能力定义为:教师情感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成功完成教育教学中情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教师对情感的驾驭能力,是从操作情感的角度来优化教育教学的一种能力。教师情感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式结构,由情感理解能力、情感沟通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情感创造能力组成[4]

根据美国大众传媒人戈尔曼关于情商的观点,夏支平认为教师的情感能力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正确认识与控制自身和学生的情绪、感情的能力并将其概括为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情绪、管理自己情感、自我激励和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情感、协调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个方面的能力[5]朱小蔓教授认为教师的情感能力包括情绪辨认能力、体验理解能力、移情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自我愿望能力五个方面[6]陈永明在《现代教师论》一书中阐述教师情感能力主要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7]教师讲课的过程是和学生进行沟通交往的过程,如果老师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缺乏情感,纯粹讲述理论知识,得不到学生的共鸣,那么这个交流就是失败的徐志刚则认为教师情感能力除了包括师生交往的情感能力还包括了对教材和自身的情感能力。教师情感能力不仅体现了一个社会正常人的情感能力要求,更体现了职业的专[2]

总之,情感能力把传统的智力变成了一种认知能力,把情感元素渗透其中,完善了情感能力的体系框架,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教师情感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活动时,表现出的对自身情绪的管理、情感的创造、情感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沟通的一种心理特征。这里教师情感能力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对自身的情感,还包括对材料的情感、学生的情感。

(三)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

情感能力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也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所需求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大部分都是通过情感的交流来实现的”,说明了教师情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师情感能力是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从驾驭情感的角度切入来优化教学的一种能力。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和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即情绪智力越高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倦怠的发生越低[8]。教师被普遍认为是一份强度大、压力大的职业。有学者对湖北省536名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大或者很大的占了66.0%,教师压力的分布在教学阶段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9]。还有学者对福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29.5%的教师会因为心情不好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30.6%的教师承认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对孩子不好,曾“骂”过学生[10]。教师能否在教学工作中创造健康的情感氛围,关键之处在于教师是怎样驾驭情感能力的,教师只有恰好运用情感能力,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情感氛围

(四)教师情感能力的测量方法

考虑到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测量教师情感能力工具主要用的是张庆等人编制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大部分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70以上,并且各个维度与总问卷的系数达到了0.80以上,以上数据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该问卷与ELS量表具有显著的正性相关、大部分问卷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了教师情感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此说明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在内容方面,通过优秀教师的访谈和资料研究,再加上专家型教师的审核等几个步骤,保证问卷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在实施的时候收集了被试的反应,并征求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建议,对一些题目进行了调整[11]

该问卷通过教师情感理解能力、教师情感沟通能力、教师情感管理能力、教师情感创造能力4个维度反映教师整体的情感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情感能力

(一)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是老师密切关注的话题,在提高教师的情感能力方面我们同样也要做到因材施教:

一是针对即将踏入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或者想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目前很少高校把情感目标列入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从学习课程上来说,除了开设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相关的课程之外,还可以开设以情感为主题的活动课[12],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怎样在不同的情境下管理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舒瓦茨曾在《教师教育研究手册中》中说到:“教师除了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策略外,还需掌握儿童成长的社会的、生理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知识。”从实践活动上来说,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特别强调让儿童在做中学,这样更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也应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情感能力。通过支教、去学校实习、助教等多种活动的进行,准教师们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他们提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情绪的波动,学会在情感方面因材施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情感意识,为真正踏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打下基础。

二是针对在职教师,主要是从参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情感能力,比如进行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技巧、教师情绪的调适等相关的培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自我反思,反思过去的自己是为了在明天遇见更好的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二)针对情感能力的不同维度

教师的情感能力包括情感理解能力、情感沟通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情感创造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维度分别提高教师的情感能力。如:班级里每周开展一节以“情感”为主题的讨论课,学生畅所欲言,把这周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告诉教师,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放松课,但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去换位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苦恼、并试着去和学生沟通,根据不同的学生面对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卸下一周的负能量,开启下一周新的学习生活。然这个过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情感能力,这样教师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来面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负情绪。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教师应该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教师的情感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既以情感为出发点,也以情感为落脚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情感能力,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人生是一本仓促的书,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55

[2]徐志刚:《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1 页。

[3]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55

[4]张庆. 教师情感能力的探索[D].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5]夏支平:《论教师的情感能力及培养》,《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第2 期。

[6]朱小蔓.重视对情感能力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1993320-21

[7]陈永明: 《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136 页。

[8]李瑾, 徐燕.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9):1300-1303.

[9]朱从书. 湖北省536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2):145-146.

[10]张培. 生命的背离:现代教师的生存状态透视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