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从“心”转变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在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从“心”转变观念,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学习观念。

学习分为狭义的学习和广义的学习,我们把狭义的学习定义为在学校通过教育获得知识,而广义的学习除了学校教育获得知识外,还包括在生活中获得的能力、技能、情感、人际等多方面的知识。在现实中,一些家长和老师往往只看重孩子狭义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广义的学习。人类学习的典型形式是学生的学习,它不但具有学习的本质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1],所以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见到过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常以自己的孩子会认(写)多少字,会做什么数字运算为荣,甚至以此来比较孩子,这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表面上看起来孩子会了不少知识,但实际上却严重的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时期的孩子几乎是生活在现象当中,想象和创造也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他们是用画面、形象(色彩、声音、动作)来思维的[2],所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以富有想象的游戏为主。在小学阶段,也还需要很多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我看见过在一年级的数学题中,就有立体几何的问题,像数立方体的个数,这种问题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常都是不能完成的,包括一些加减法的运算问题。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是处在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要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是要靠具体实物和动作进行思维和运算的。过早抽象的问题本身就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加重了学生的不应有的负担。而且,从广义上讲,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发展智力,也要丰富情感、健全人格。其实,幼儿园的游戏、小学的活动、中学的实践本身都是学习.转变学习观念,要站在长远的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学习,要让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二、时间观念。

现在的学生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曾经看到一个教室里贴的标语就是“入班即静,入座就学”,很多老师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要计算到每分每秒,一个课间十分钟要分成上厕所几分钟,还有几分钟可以学习。有的学校从放学到再次上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学生的日常时间被算计的一无所有,学生几乎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当然没有什么自由和快乐所言。结果呢,学生忙忙碌碌,表面上家长和老师满意了。但实际上,即使考试成绩最终也不能令家长和老师真正满意。在时间和学习的关系上,是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可能还会产生负作用,使学习效率下降,最终使得学习的总效用降低。就像有的学生虽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了,结果成绩不升反降了。除了成绩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负作用,就是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见过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不知道尊重别人,情感淡漠,甚至自私偏执------这是很可怕的。转变时间观念,就是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书本知识之外的时间,让孩子能获得更多的活动体验和刺激,这样才能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事实上,在生活中,对孩子来说,有一部分时间就是要用来“浪费”的,就像玩游戏、看电影、侃大山,包括发呆、白日做梦等等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来说都是有益和必须的。

三、道德观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的道德教育是空洞无力甚至是失败的。我曾在公交车上见到这样的两个学生,应该是初中生,在书店里买完书坐车回家的,两个人抱着书本坐在那里,对站在旁边的老人视而不见,心安理得的兴高采烈的交谈着。我不会去谴责学生,只是心底感到一丝凉意和悲哀。我们的道德教育问题出现在哪里,我觉得有三点:

一是道德教育的不平等。很多时候老师(包括家长)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说教,不是平等的交流,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教育甚至是教训孩子,仿佛孩子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这种空洞的不平等道德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自尊逆反。

二是道德教育缺少示范。道德教育不是让孩子仅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形成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大多数行为主要是通过示范过程而观察学会[3]。而在生活中与孩子交往密切的家长、老师首先就成为了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模型)。家长对孩子采用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孩子没教育好,却让孩子学会了用打架解决问题,就像电影《小孩不笨(二)》中的校长所说:暴力的家庭就有暴力的孩子。

三是道德教育的功利性。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估的时候,就要检查相应的内容,而如果学校没能完成相应的指标,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会怎么做呢?只能通过造假的方式编造出相应的文件、资料和数据,比如让学生编写实际上没有参加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对一些检查中的问卷调查,包括一些课程开设、课外活动安排等,让学生撒谎隐瞒真实状况,说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想想看,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道德(诚信)教育会处在一种多么尴尬的境地,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我想学生会产生道德两难的冲突,也许会形成言行不一的双重行为模式。道德和功利有时候是冲突的,也许是为了功利,我们湮没了孩子的道德。

转变道德观念,要放弃空洞的道德说教,摆脱功利性的教育行为,以身作则,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评价观念。

孩子和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中长大的,评价学生和孩子似乎是老师和家长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实质上,对孩子的评价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是更重要的,我们过多的评价阻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而且评价孩子,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不适当的批评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想法。比如老师(家长)批评孩子说,你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真是个坏孩子。这种评价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个坏孩子,而不认为故意弄坏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他会产生自卑的想法,会减少与伙伴的交往行为。即使表扬,如果没有针对性,也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想法和行为。比如一个学生在一次捐款中捐的多,老师当众表扬他:捐款捐的最多,是个好学生。这种表扬反而会使他感到压力,会使他以后减少这种行为,也会让其他同学感到困惑?难道捐款多就是好学生,捐款少就不是好学生?如果这种评价用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压力。家长和老师习惯用好和坏学生(孩子)来评价学生(孩子),用道德品质的词语来评价孩子的行为,但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道德标签。事实上,我们评价的是孩子行为的对与错,而不是评价孩子的道德品质。评价时,我们只需要描述孩子的行为以及他(她)的行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的感受,而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判断和评价,这样会让学生内心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描述而不判断,叙述而不评价[4]。转变评价观念,一是要减少对学生的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内部动力。二是如果非要评价不可,就要“对事不对人”,按照心理学家艾丽斯的说法就是要尽量的“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人”。

学生是富有独特个性的成长中的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从“心”转变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社会的眼光去教育和培养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和智力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7页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96页

[3] 马欣川.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32页海姆·G·吉诺特(冯杨  周呈奇译).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3.12,51

[4] 海姆· G·吉诺特著,冯杨  周呈奇译.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3.12,96页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