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 在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各项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视,中小学心理教师群体中存在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角色身份模糊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了稳步发展。根据对广东省珠三角某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市中小学校共320所,专职心理教师从10年前的34人增加至现今的174人,目前全市中小学的心理专职教师配备率接近50%。尽管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人数已经明显增长,但依旧存在专业成长抑制因素较多, 专业发展目标不清晰等多种困境。当前, 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中小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多元化角色使得发展后劲不足
在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中,多在兼职多种学科任务。学校招聘师范类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但是在学校却多在教政治、英语、历史等学科,或是在学校兼任团委、学生处等行政部门的职务,使得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能得到专职使用,同时跨学科的教学任务也让心理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应对,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强的工作,尽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系统扎实,但是没有相对的平台开展工作,不能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因而不懂得如何全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会出现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中小学心理教师数量少较分散,难以互促成长
尽管近年来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率有所提升,但是心理教师在中小学校的人数与其他科目相比仍旧数量较少,以广东省相关文件的要求为例,每千人学生配备一名心理教师,所以对于千人左右的中小学来说只需配备一名心理教师即可。这就使得心理教师在中小学校中零散分布,不成团体,校内单打独斗没有自己的学科组。其他学科组可以在校内交流研讨,相互促进,而心理老师在学校中只能单枪匹马,孤独前行。
3.中小学心理教师以传统式培训学习为主,难以个性化发展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当地教育部门制定的一套传统的、系统化的教研制度的引领下,大多采用的是他人导向式学习,也即专家教授指导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但是现在大多地区的教育培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心理教师经常无奈的选择与思想政治或是体育与健康等专业一起培训学习。这样的培训方式,难以学到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严重影响着心理教师的深层次专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小学心理教师个性化自主的专业发展方式。
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先天不足,后天如不能给予充足的营养供给,则会使得专业发展出现严重缺陷。虽然中小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满热情,但是他们又面临着专业发展的诸多困境。寻求一种让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现实诉求。
二、自我导向学习的概念及其对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自我导向学习(Serf—Directed Learning,简称SDL),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以学者塔夫为代表的一类心理学家将自我导向学习概念的界定强调个体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或心理倾向,比如塔夫将其定义为“由学习者发起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的自我教学”。将成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维持学习动机作为界定自我导向学习的主要因素;还有加格利尔米诺则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学习者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独立而继续地进行,同时学习者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够应用基本的学习技巧,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发展完成学习的计划和利用时间进行学习(董守文&张华&李雁冰.1994)。相对于他人导向学习,自我导向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倾向,是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独立和自主的内部心理根据。还有的研究者将自我导向学习的界定从行为发生的过程来界定,比如研究者诺尔斯将自我导向学习界定为“一种借助或无需借助他人帮助的、由个体自己引发的以评价自己学习需要、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评鉴学习结果的过程。”并提出自我导向学习的七个阶段,以此阐述自我导向学习的形成过程。此外还有很多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布鲁克菲尔德等人的学习型态论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学习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行动和思考的特定方式,还有布罗凯特的个人责任取向模型等等。
虽然人们对自我导向学习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其本质涵义是一致的。自我导向学习更为强调的是学习者主动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负责。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以及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并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活动。
2. 自我导向学习对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针对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说:“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心理教师通过主动学习,在挑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中不断学习,这是提高职业乐趣,实现职业价值的有效方式,从而也使工作成为一种生命的动力、生活的乐趣。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自觉成长、主动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进行自觉自主、主动发展、可持续的学习。从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流行于国外的自我导向学习十分符合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小学心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提出体现了以师为本的教师教育理念,尊重心理教师个体的价值,促进了心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和持续学习行为的发生,满足了心理教师个性化知识拓展的需要,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心理教师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专业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对于中小学心理教师来说,首先应该明晰自我导向学习的一般实施步骤,只有明确自我导向学习的实施过程和步骤,才能有效的开展这种学习活动,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自我导向学习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针对中小学心理教师而言,拟定学习计划包括拟定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学习实践和进度的安排以及评价方式等。寻找学习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心理教育工作者同行、心理专家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心理学类专业书籍与杂志、网络媒体资源等。开展学习活动包括观摩心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研讨、心理类讲座等。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可依据专业发展目标做出自我评估,也可利用事先拟定的考核表逐项核对,还可有他人来协助完成。
引领中小学心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以促进其专业成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激发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动机,唤醒自我导向学习的发展意识
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愿望应该是内在的,是根据教师自己的意识,追求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实现其人生目标而产生的,是教师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激发中小学心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机,唤醒自我导向学习的发展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唤醒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白其自身的教育使命感,协助他们分析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让中小学心理教师意识到自己在专业发展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且自己能够成为发展的主人。其次是是地区教育教研部门要为中小学心理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建立广泛的资源共享机制。在活动的开展,图书资料的征订以及学习经费的保障等方面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学习提供全力支持,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进入自我学习状态。最后是在新高考政策的召唤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心理教师不仅要掌握深厚的心理学基础,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技能,还应对学生职业指导、生涯发展等方面的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需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这都需要心理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动机和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识。
2.构建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激励自我导向学习的推进
(1)全面充分的自我分析
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全面充分的认识自己包括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缺陷,诊断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发展方向,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和空间谋求最大化发展。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内在专业结构与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相结合,从而有针对性的确定发展目标,着重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寻找到专业发展的“生长点”
(2)客观专业的环境分析
中小学心理教师需要收集专业发展信息,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抓住专业发展机会。分析专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包括客观环境提供了哪些条件;从自我需求出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和资源;如何获得这些资源;同时还需要分析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平衡自身需求、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三者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与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形成初步的目标愿景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充分的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兴趣和路径。比如是钻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向还是学生心理辅导方向?路径一旦确定,就要确定具体而现实的发展目标,目标应该包括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越是短期的越应该是具体的,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短期目标的整合。SMRAT目标陈述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目标是具体的而有策略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结果定向的;有时间限制的。
(4)拟定目标推进的策略方案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必须考虑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策略,也就是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确定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特定的专业发展的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可能的活动。还应包括实现目标和完成活动所采取的步骤和阶段,相应的时间界限,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以及获得这些条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等,形成合理的可行的行动方案。
3.引领心理教师践行专业成长目标,实现自我导向学习的实践发展
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确定之后,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或缺乏有效的自我监控,那么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我们需要尝试多种方式去践行自己的专业目标。
(1)学会管理时间,制定行动计划表
目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呈现两种极端的工作时间模式,一种是学校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心理教师拥有大量的自行安排工作的时间;另一种是在做心理工作的同时,也兼任着学校的各种工作任务,每天基本没有太多思考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无论两种中的哪一种模式,似乎都应该学会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进行有效分配,制定每日或阶段行动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只有有效的安排和运用时间,才能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会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寻求和利用学习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心理教师需要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整合知识信息,掌握心理学专业最新讯息的动态,积极参与心理专题培训,为专业发展补充能量。同时要学会充分利用和整合多种资源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专业的发展。
(3)建立中小学心理教师区域发展联盟
目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面临的问题是数量少、较分散,但是并不能说明其不能形成自己发展的共同体。我国的中小学校基本是区域似的管理模式,尽管一个学校中的心理教师只有一两个,但是可以以区域形式跨校形成发展联盟,开展同伴互助团体。同时也可以构建不同级层的心理教师联盟,老带新,强带弱,联盟式发展可以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也可以发挥名师效应,通过成立中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引领,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4)通过论文、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中小学心理教师会面对很多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的问题。可能是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可能是一节切实帮助到学生心灵成长的心理课程,也可能是与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利用教育实践来帮助促成教育成果,同时教育成果也可以促进教育实践。这样的形式可以推动教师的主动发展,也帮助中小学心理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思考者。
4.加强心理教师的自我管控和反思,促进自我导向学习的提高
心理教师应学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建构和自我更新,找出自己进步的方面予以肯定,找出不足的地方进行反省,需要的时候及时修改行动策略,从而动态的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有效提高自我导向学习的水平,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反思能力的提高。
[1]刘永福.李保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研学报.2008,(2)
[2] 崔铭香.成人自我导向学习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2(8):47-48
[3]殷坚.季建锋.自我导向学习,让教师走出"被成长"的尴尬[J].内蒙古教育。2013.07
[4]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意义 内容 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02
[5]李广平.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04
[6]方丙丽.自我导向学习——成人学习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11.8
[7]许勤.自我导向学习——成人终身学习主要方式[J].科技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