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晃,我已经在心理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六年。回望这六年的“心”路历程,我很想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忘记当年想要成为心理老师的初心。”
一、萌芽在高中的初心
我对心理老师的向往来源于我的高一班主任,那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女老师,当时的我刚经历了中考的挫败,无比自卑地走进高中校园,但是她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看到了我不高的中考分数背后蕴藏的潜力。连我都觉得意外的是,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班里的团支书,事实证明她的眼光确实是对的,在高一的四次大考中,我有三次排到了年级前十。后来我知道了她的魔力来自于她懂心理,在十几年前能够手握一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这让我对心理老师充满了崇拜,我觉得心理老师简直是挽救自卑学生的最重要法宝,自此,我暗暗下定决心,我未来也要报考心理专业。
二、艰难的选择之路
那时候高一就要进行文理分科,我其实对理科并没有好感,但是当我知道心理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时,我义无反顾地把分科意愿表改成了理科。进入理科班,没有了那个有魔力的班主任,慢慢的竞争和压力,我的成绩回归到了中游水平。但是那时我也不怕,按照自己的目标执着努力。最可怕的是高考分数出来后,要填志愿了,亲戚朋友并不建议我填报“心理学”,因为他们觉得心理学是一个太过冷门的专业,未来找不到工作的,还是稳妥起见报一个数学或者英语专业。但是我执拗地选择“心理学”。因为我时刻记着那是我最初的梦想。最终,我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开始了四年的学习时光。
三、众多考验打击初心
当我还沉浸在大学的美好时光时,我毕业了,我根据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安排,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心理老师。当我想着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时,众多考验朝我袭来。首先是课时安排问题,心理课作为一门高高在上还停留在教育部文件中的校本课程,因为其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没有教学大纲,一直不被人重视,因此我工作的第一年没有正儿八经的课可以上。纵使不用备课上课,那一年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依然过得非常辛苦,各种各样的写材料,整理档案,协助其他部门开展活动,可以说我干了很多活,却没有几件跟我的专业有关。那时候,毕竟年轻不懂事,觉得有活干也挺好的,虽然辛苦,但是总有师傅带着你成长,前进。
第二年,我有课上了,当时是给七年级上,每周一节,终于有课上了,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每个学校心理老师就那么一个,根本没有办法去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备课也是懵懵懂懂,没有什么思路和头绪。虽然有机会外出听老师上优质课,但那毕竟是优质课,而且一年就只能听到一节,学习的机会太过有限,我陷入了无比愁苦的境界。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在课程之外,我校其他心理活动也开始陆续开展起来,比如每年的心理健康周,《舒心驿站》报纸,心理社团等,我的工作开始丰富起来,可是我始终觉得有种形式大于意义的感觉。
四、初心可以不被动摇
在工作的第六年,这是一个关键的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两个重量级比赛,教坛新秀和优质课。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突然想要停下脚步,想一想未来该怎么做一个“不忘初心”的心理老师,毕竟当初也是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守住当下的这个身份。
1、每天做一个心情愉悦的老师
之所以我们会失去初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琐碎的杂事所淹没,我们会有内心的不平衡,才会出现消极怠工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努力让自己快乐点,比如,作为一名心理老师一般都是很受学生喜欢和热捧的,每次去上课,当看到学生立刻围在你身边跟你诉说着他们最近的趣事,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满满的幸福感。再比如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我们学校心育氛围已经是名列前茅了,再比如,努力了五年,自己或多或少也取得了市、区级很多奖项,这是对努力和能力的双重肯定。当然值得自己愉悦的理由还有很多,只要去自己用心去寻找,总会有新的发现。
2、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曾经我一直很苦恼,学校给我的可供利用的资源太过有限,可能就是那么一个或两个年级的学生。再加上老师们的心理咨询意识也不是特别强,缺乏咨询个案,没办法培养心理委员是我最苦恼的两个事情。但是当我仔细琢磨以后,我发现这些学生身上蕴藏着很多资源。
首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清晰地看到班级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情况,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的真实表现,对于个别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应该要引起心理教师关注。我可以从班主任和同学中了解相关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既让辅导具有针对性,又能更加全面地看待事情,提高辅导效果。
至于心理委员,原来我一直希望能够每月给他们开一次会,提升他们的助人技能,后来我发现技巧不是最关键的,学生的助人意识才是核心。于是我通过平时上课仔细观察班级学生,把个别特别热心积极的学生选择为我的心理委员,利用课下或者其他课余时间与他们保持沟通,有时候还会利用一些案例向他们传递一些平常的助人的方法。虽然这样一来,我的重复工作量大了,但是却能帮我切实培养一些贴心,热心的心理委员,而且七年级是我每年必教的年级段,通过对七年级心理委员的培养,即使八九年级没有心理课了,他们也会记得如果有问题可以寻找心理老师帮助。
3、寻找辅导工作中的“心”意
坦白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你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时,你就会渐渐丧失认真的动力,于是,我们要在普通中寻找“不普通”。
首先,我找到了辅导内容的不普通。在常规的年级段心理辅导课的基础上,由于我校是视像中国项目学校,因此我们有机会引用远程课程资源。我可以尝试通过网络给其他城市的学生上网络心理课,感受不同学生的活跃。我也可以起引用网络上的北京师范大学《探索自我》课程给学生讲解有关职业生涯探索的相关知识,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体验。
其次是辅导方式的“心”意,虽然学校一直在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依然并不是很强,所以我尝试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通过我的观察和学生的建议,主动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主动跟他们沟通可以改善的地方,让他们能够早发现问题,早采取应对方法。
第三是学会模仿学习。心理教师的教研活动非常有限,但是由于人数较少,能够参与的机会和次数其实并不上。这六年时间里,基本上有市级的优质课展示,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换课去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区精心打磨,选送上来的优质课确实是堂堂很精彩,不管是活动理念,活动设计还是教师本人的教学素养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让我在观摩中得到内心的滋养。而且六年时间里,我也曾有幸参加几次区级优质课比赛,在准备比赛磨课的过程中,虽然很辛苦,确是一面清楚地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让我能够不断完善自我,
第四是紧握教师同伴辅导资源。虽然心理教师的团队比较小,但是心理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每一个人都有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解决困难,提高效率。
能够怀揣着教育理想走入教学岗位本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要坚守住这份理念,不忘这份初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我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挑战,遇到过麻烦,遇到过想甩手不干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选择了心理教师岗位,我想答案也许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助人的心。只有我们不忘初心,才能有勇气,有动力,有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在助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