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放小自己去感受孩子的情感

 

一下班,便看到女儿在餐桌旁哭得一塌糊涂。
“怎么了?”
女儿看到我,更伤心地大哭起来,最后索性扎到我怀里,将她的眼泪鼻涕一鼓脑全蹭到我身上,哭泣以至于词甚至一个字都无法吐将出来。
我无措地抱着女儿,猜测着各种原因,心里没底地忽乱忽紧。
“哈哈!丑不丑呀!这么点小事就哭,都一年级学生了,难为情吗?”老公从客厅进来笑着用手试图去刮女儿的鼻尖。
女儿一扭头,更深地埋进我怀里,哭得更大了。
“不就一根棒棒糖吗,至于这样吗?”
我抬眼看看桌上的小储物篮,大概猜到了什么,不由得松了口气定了心。
拿纸巾替女儿擦拭眼泪,抚摸着她……
“妈——妈——,棒棒——棒棒糖没有了。”眼角不禁又涌出泪水。
我知道这根棒棒糖——
一周前,同事给了我一根可爱极了的棒棒糖,它用粉色印着迪士尼米奇图案的塑料纸包着,糖果也是少见的米奇头型,分外有趣。
我把它转送给了女儿,她开心极了,捧在手心:“好可爱的棒棒糖呀!”,端详片刻,突然又兴奋得大叫:“妈妈,好棒呀!竟然还是我最喜欢的草莓味。”
在女儿的小储物篮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包括各种各样的糖果。
“妈——妈——,龙龙把我的棒棒糖拿走了。”哭了一阵,女儿好些了:“妈妈,我的棒棒糖被龙龙吃掉了,坏龙龙。”又抽泣起来。
我安慰着女儿,大致了解了原委。
女儿小储物篮里的“宝贝”也吸引了邻居家三岁的小男孩龙龙,每次他总是摇晃着直奔而来,熟练的手脚并用一下就爬上椅子,在篮子里囫囵抓住一个便一溜烟似地跑回家,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女儿问爸爸:“我说过,我跟你说过,我喜欢这根棒棒糖,我跟你说过,不要让龙龙拿走,你答应的——”。
“啊?噢,谁记得哪根?——好了,好了,不要再哭了,让龙龙看到羞不羞,不就一根棒棒糖吗,下次再给你买。”
女儿却不再理爸爸,抱紧我,重新扎进我怀里。我拍拍女儿,告诉她,棒棒糖没有了,妈妈也很伤心。
得到这根棒棒糖后,女儿把她的小储物篮收拾整理了一番,特别辟出一块空间放这根棒棒糖,还拿了一张纸巾盖在上面。她每天起床后、放学回家的第一时间便是去看看这根棒棒糖,常常拿起她,反复看着,有时还对棒棒糖说一些悄悄话,幸福又满足。
可是今天——看不到棒棒糖了……
沿着时光隧道回到我们的童年,在光影中拾辍曾经的记忆,是否也有一些当初的“宝贝”令现在的你哑然失笑,失笑背后总仍能感觉那份实实在在的感情,甚至有时令你肃然起敬,因为真实与投入。
三年级时,我们一帮乡下的孩子偶然间在麦场捡到了一粒奇怪的“石头”,它通体发黑,但不像媒块般会掉色,而且充满“神奇”的光泽。捡到“石头”的男孩洋洋自得,把这件“宝贝”藏了起来,不再给我们随便看。后来,我们便时常去麦场搜索,希望也能拥有一个,幸运的是终于被我又找到了一粒,它甚至比男孩的那一个还要大,形状还要独特。伙伴们聚集在我的周围羡慕极了。我们小心地抚摸着它,猜测着它的各种由来,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可是有一天,爸爸扔了我藏在抽屉中的“宝贝”,我像着了魔般寻找了很久最终无果。爸爸妈妈都毫不理解我的行为,甚至指责我的无理取闹。我为此独自难过伤心了许久,难过于“宝贝”的丢失,更伤心于大人的不理解。在我的记忆中,父母每天都忙着农活,根本无瑕顾及我们,只要学习好就成了,一到假期我们像一群野孩子一样每天玩到深夜,偶尔兴奋地跟大人们说起自己玩的把戏,交的朋友时,他们大多毫不关心,令当时幼小的我落寞不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与父母的交流除了学习外几乎停止,这种状态延续至今。其实,在我的内心是多么羡慕、渴求那些像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可是我与的我父母都不会,或者都不习惯于去表达了。
我搂着女儿,感同着她的感受,跟她一起说着有关“棒棒糖”的点点滴滴……
犹太长与高尔夫球》故事中,上帝惩罚长老的方式是那样独特却又令人发省。情感需要有人分享,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对女儿来说,失去棒棒糖无疑是痛苦的。作为家长,也许此刻你会有很多道理想借此机会传达给孩子,但是请记住,让孩子真正接受的前提是先感同他的感受,让孩子明白——我懂你!
当很多家长在报怨自己的孩子不跟他们沟通、交流时,请想想你是否曾经对孩子的“快乐”、“痛苦”不屑一顾,忽视了、放过了可以分享的机会。当孩子的感情一次次被你忽视,叠加到一定度的时候,量变最终导致了质变。有一天你突然想跟孩子好好谈一次却受到冷遇,那时你究竟该责怪谁?
女儿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你猜龙龙喜欢吃吗?”我问。
“嗯,他一定喜欢的。他一直喜欢吃糖,这根棒棒糖这么好看,一定好吃。”
“那龙龙一定很开心吧?”
女儿点点头。
“棒棒糖应该也很开心吧!”
“啊?”女儿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棒棒糖也会开心?”
 “当然,它也有感情”,我笃定地说:“棒棒糖一定很开心,因为它看到龙龙那么喜欢它,吃它的时候那么开心。”
女儿半信半疑地问:“难道棒棒糖在我这儿不开心吗?我那么喜欢它,都舍不得吃它。”
“噢!也开心吧。不过,你总舍不得吃它,它可能会有一点点小小的失落‘我的主人是不是不那么喜欢我呢?旁边的糖果都被主人一个接一个吃掉了,主人怎么还不吃我呀?’。”我捏着音说。
女儿瞪大眼睛,狐疑地看着我,“吃掉,就没有了,它开心什么?”
“因为它是棒棒糖,它的使命就是让大家吃掉它,感觉它的美味,这便是它的价值呀!”
“是这样吗?”虽然女儿仍不太明白,但我相信她慢慢终会懂得。
我摸摸女儿的头:“别急,真正属于你的那颗棒棒糖现在一定在某一个地方等着你去找它呢!”
女儿眼睛一亮:“嗯,我一定要快点拿到我的棒棒糖,我好想它呀!”
 “姐姐,棒棒糖好吃,龙龙的棒棒糖好吃!”不知什么时候,小龙龙跑了进来。
女儿跑上去,一把抱住他:“那是姐姐给你的噢,快点叫我。”
“姐姐——好!好——姐姐!”
“哎——”,女儿开心地笑了……
女儿由最初的伤心到充满希望,由之前的责怪到后来因为龙龙的开心而开心的转变温暖了我,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并未“失去”,甚至还“收获”了很多。
我们往往都喜欢选择捷径,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你不能怎样”,可是结果呢?你可能会因为失败而让自己焦虑甚至绝望。那何妨从最简单的做起,放低自己、让曾经也是“小小的我”回来去与孩子平等的面对面,尊重他们的世界,分享他们的感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点缀生活、感染生活,最终让孩子们自己在生命的长河中去感悟与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