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理性面对初三阶段的孩子

        进入初三以后,女儿的学习成绩稳定在年级十名左右,从小好强的她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尤其是每次考试结束,不管是进步还是退步,都很不开心,脸上总是愁云满布。我记得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市里统考,她的总分排年级第八名,平时较薄弱的数学这次考了年级第一,我对这个成绩挺满足的。谁知她看到我,眼泪就簌簌地掉下来,问我:“妈妈,你说实话,你和爸爸内心是不是很希望我考第一?”我愣了愣,随即说:“确实希望啊,但我说过,只要你尽了努力,名次不重要,而且你要相信,努力才能有回报,你看,平时你在数学上花了功夫,这次进步就很大,是不是?”她破涕为笑,使劲点点头。初三这一学年,我和丈夫一直都在想办法给孩子减压。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虽然女儿的成绩不太理想,我们却仍然没有给她加压,让她能轻松地进入考场。

初三阶段的孩子面临中考,学习压力上明显比以往增加了,而家长面对日益加大的社会竞争,在学习上过苛要求和过高期望,尤其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的家长们,他们内心的这种需求体现在盲目攀比上,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喜欢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较,这一比就发现孩子的“问题”了,无论孩子做得有多好,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不足,老是指责,老是管着看着,没办法,孩子也只能和同学比啊,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影响孩子考试时的正常发挥。有一位家长曾对我说:“这次孩子考的是年级第一,但还不是十分满意,因为第二名只差他五分。”学习上过分要求,与其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如说是家长的无知和自私。我一直和我女儿强调: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超越了自己,就是胜利;我认为,一是要对孩子客观定位,觉得自己的孩子就该考第一,就该如我所愿上我理想中的学校;二是不和其它孩子进行盲目攀比,淡化过高的期望。三是强化亲子间的心灵沟通,到了初三这一关键阶段,一部分家长凡事都不与孩子商量,比如要不要补习、补哪门功课、填什么志愿、考什么高中,都是父母说了算!这样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失去进取之心。作为家长,要学会倾听,平等沟通,循循善诱。

我曾接触到这样一个孩子,也是到了初三阶段,上课时课桌上只放本书,高兴就听听,不高兴就趴在桌上。我把他找来问他:“你听课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吗?”他愣了一下说:“我不想听。”我又问:“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他一下子激动起来,提高音调说:“我爸叫我就混到毕业。”我听了既气愤又悲哀,气愤的是作为父亲,居然说出这么挫伤孩子积极性的不负责任的话。后来了解到,第一学期这个孩子经过努力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还是处于落后状态,寒假里,在外工作的父亲回来过年,孩子对父亲说:“成绩不太好,不想上学了。”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将孩子大骂一通,孩子也急了,大喊大叫:“我说不上就不上。”父亲气急败坏地说:“你就是混也要给混到毕业。”初三学生很好面子,当成绩不理想时,失败感和自卑、自责一齐涌上心头,这时家长的肯定、信任几乎就成为他们失败后信念的支撑,动力的源泉。然而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表现在言行上,轻则“你就考这点分,你还干什么呢。”“你这也不行,那也比别人差,还不如死了算了”,重则挨顿板子。家庭教育中,孩子最容易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家长要善于对孩子的只言片语重视并分析,及时矫正他们的心理偏差,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荣辱和升学,使孩子形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进行赏识教育,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表示肯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自信心。

同时这件事让我感到悲哀的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孩子耐挫力居然这么弱,父亲的一句气话就可以很容易地伤害到孩子,让他从此消沉下去。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但同时孩子的耐挫力也降低了,孩子听不得逆耳的话,见不得不顺眼的人和事,最近网络上报道的“大学生因丑杀人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曾是高考状元的一名大学生因被人嫌弃样貌丑,在大学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因此家长要多一点忧患意识,尤其是初三这一阶段,因为孩子学习任务重,家长怕孩子累着,经常单独为他们改善生活,买补品,上学放学用车接送,甚至有的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在学校附近租房,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尽量满足,生怕孩子在学习上分心,许多孩子自私、任性、缺乏自主的“坏习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养成的,而且这种坏习惯会带入学习中,学习上也会缺乏主动性。因此家长要坚定让孩子吃苦的决心,不要认为让初三的学生做学习以外的事情就是在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实际上他们在做事中也在学会做人,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这一点跟我们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