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陈群桃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  528305

      关键词:心理韧性 家庭教育 孩子

      达尔文说:生存下来的也许不是最强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而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心理学家达科沃斯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不是天赋,而是一个人坚韧不拔的能力。达科沃斯所提到的坚韧不拔的能力正是本文所要谈论的心理韧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心理韧性成为他们适应变化、克服困难、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
      一、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时能够适应、恢复甚至超越的能力。
      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提出,心理韧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复原力:也叫心理弹性,是人们在痛苦、挫折、磨难、打击、失败、压力的挑战之下,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心理能力,使你能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二是坚毅力:就是面对长远目标时体现出的努力和耐力;三是创伤后成长:那种从失败中学到成功的经验,从打击中得到进取的力量。彭凯平教授指出,有六个重要的特质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韧性的高低的,简化为六种能力,分别是适应力、成长力、抗挫力、积极力、关系力和控制力。
      二、心理韧性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韧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内在品质可以让孩子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克服困难,是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心理韧性高的孩子通常更具有自信心、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展现出更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巴顿将军曾有一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心理韧性低,孩子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容易退缩与逃避,内心非常的脆弱。心理韧性低的孩子抗压能力也低,更容易出现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国民抑郁症蓝皮书(2022-2023年发布)》报告中显示50%抑郁患者为学生,而抑郁症患者中86%和68%的患者认为,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
      三、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彭凯平指出,心理韧性有先天的成分,但更多是一种后天的能力,将近70%的心理韧性是后天塑造出来的。家庭作为孩子的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呢?
      1、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充满爱的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有价值,有人爱,那么他就有走出自卑、勇敢成长的力量。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愿意选择坚强、愿意勇敢挑战的内在力量。
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接纳、尊重、理解、用心的陪伴等等。在这里主要介绍两个重要的点。第一,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是指对当下产生的一切和你希望的样子相反的事情不再排斥,承认接受并尊重事情本来的样子。接纳孩子就是看到孩子身上真实的不完美,并且允许它存在,而不再为此焦虑痛苦。父母要接纳孩子有犯错误的时候、接纳孩子没有考到你所期待的成绩、接纳孩子的平庸、接纳孩子脾气不好等方面。
      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第二个重要的点是构建亲子间的良好沟通模式。构建亲子间的良好的沟通模式中一个很受用的方法就是学会与孩子共情。共情 (empathy)也称同理心,指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那沟通时如何与孩子进行共情呢?首先是学会倾听。倾听时家长要保持耐心与专注,要停下手头上的事情,不要打断或急于给出建议;用温和的语气和表情鼓励孩子表达。当孩子在表达时,家长要给予积极反馈。其次是不批判,就是对孩子所表达的内容不管对错与否,先保持中立的态度,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事情。最后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是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Ta,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根源,感受此时孩子的内心,Ta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常说:关系大于教育。只有关系建立好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指个体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品质是可变的素质,是可以发展的潜力,成功取决于人的实践和努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才会更愿意去接受新的尝试与挑战。
      家长在表扬和鼓励孩子时,不仅仅是孩子取得好的结果或成绩的时候,而是在时常鼓励并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就算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或者成绩,但因为孩子付出了努力,也有着努力的愿望与动力,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被肯定与被看见的事情,而人的努力被正强化之后,慢慢会形成一种“成长型思维”,这种成长型思维,会使孩子日后在面对更大的挑战时,也会积极想办法去应对。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例子。孩子说:“妈妈,我不会游泳。”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你只是暂时还没学会游泳,但等我们长大一些,然后大胆去尝试,妈妈相信你是可以学会的。”
      3、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有效胜任任务的能力感知。简单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并且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家长还要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时,家长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商讨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举个例子,家长看到孩子的房间很乱,有不少的家长这个时候就开始火冒三丈,然后对着孩子骂骂咧咧:“都这么大了,啥也不会干,连个房间都不会收拾,乱七八糟的,像个狗窝一样,都不知道你能干什么”然后一边骂,却又一边帮孩子收拾。这个结果是什么呢?孩子照样还是不会收拾,孩子也同时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啥也不会干的孩子。那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要指引着孩子如何去收拾,必要时给与协助,就算孩子收拾得不是很好,也要肯定孩子愿意去收拾的行动。
      4、提升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韧性高的其中一个特质表现就是具有积极调节情绪的能力。现在不少的青少年出现情绪的问题,甚至有部分孩子出现自伤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要提高子女觉察情绪、调节情绪的意识,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等,进而提高心理韧性。
      引导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常见的方式有把情绪通过文字来表达:写日记、画画等;二是把情绪变成动能:运动,打球、跳绳、跑步等等;还可以把情绪变成声能:唱歌、找人倾诉等等。
      5、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时,身体的肌肉活动增强,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释放,从而增加身体的能量和兴奋感,有助于减轻压力、改善心情。王力在《体育运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探究》一文中提到体育运动通过提升自信心、增强社交能 力、管理情绪和压力、改善认知功能及培养心理韧性,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又或者陪着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6、引导孩子灵活运用3I 策略
      3I指的是I am、I have、还有I can。I am指内在资源,是个体内在的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和信念,比如乐观的心态,对未来的希望,自己拥有的良好品质。I have指外在资源,就是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或者事物,比如父母的支持、朋友的陪伴、老师的指导等等。I can指我的能力,就是能采取哪些行动来应对当前的困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孩子越到困难的时候,就引导孩子去思考,我拥有怎样的内在资源、外在资源以及我当下有哪些能力能帮助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孩子就不会害怕困难,或者在困难面前退缩。
      心理韧性是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武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塑造心理韧性的重要场所。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支持和挑战的成长环境。同时,家长还要做好家校联合,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对孩子心理韧性的培养中形成有效的合力,发挥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53(8):902-912.
[2]曾凯琴,张慧慧,简武义,等.如何增强青少年心理韧性[J].云端,2024,(47):70-72.
[3]王力.体育运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31):195-198.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31.047.
[4]]李烨,胡艳华,郜广存.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4,19(21):105-108+113.DOI:10.19738/j.cnki.psy.2024.21.028.

 

课题情况:
1、主持2022年顺德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积极心理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联动机制的实践与研究》,正在开展中。
2、参加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2024年6月顺利结题。
3、参与佛山市规划课题《青苹果课堂——初中性教育系列化研究》2021年11月顺利结题。


获奖情况:
2024年10月获顺德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类成果评比一等奖
2021年3月获2020年佛山市中小学教学改革成果奖三等奖(3)
2021年3月获2020年顺德区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     邮编:佛山528305
电话:18929970729    邮箱:771008699@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