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提升孩子能量值,增强手机掌控感

提升孩子能量值,增强手机掌控感
 

作者姓名:杨柳
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

 

摘要:当下社会,家长和孩子都离不开手机,手机又很容易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容易沉迷手机,与自身身心特点、手机吸引力及家长教养方式都有关系,也跟病理性的创伤记忆与病理性的正向体验形成的巨大反差有关。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提升其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发掘资源为孩子积极赋能。孩子精神富足、能量满满,自然能成为手机的主人。
关键词:能量,手机,青少年,亲子关系

 

一、关于手机的“爱恨情仇”
(一)手机给家庭带来的困扰
在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处处离不开手机,手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和便利。可一看到孩子手里捧着手机,家长又往往会坐立不安,担心孩子手机成瘾。手机如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第三者”闯入我们家庭,成为很多亲子间的“矛盾点”。
本人在2024年2月对所在学校的4139名初高中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寒假期间,有23.7%的家长因孩子玩手机或电脑游戏而发生亲子冲突。不少家长都会担心孩子过多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网络,而有些孩子出现心理困扰、厌学问题等与沉迷手机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二)家长、孩子与手机的“三角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很多孩子跟家长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他们在家更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休闲娱乐时间也更愿意跟手机而不是跟父母待在一起。在本人的调查中,寒假期间,超过一半的中学生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在2小时以上,15.5%的学生每天超过4小时。
同时,家长也能觉察到,自己每天跟手机相处的时间不一定比孩子少。可能在不少家庭中,家长与手机、孩子与手机之间的亲密度比亲子之间的亲密度还要高。因为手机使用问题,家长们或许经常要与孩子斗智斗勇,想方设法引导,苦口婆心提醒,限定使用时间,有的甚至断网络、收手机、摔手机,可最终发现还是抵挡不住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
 

二、孩子为何容易沉迷手机
(一)孩子沉迷手机是谁的错
1.手机为何充满吸引力?
商家在利益驱动下,庞大的产业链使我们的生活与智能手机息息相关,而智能手机中的各种APP,比如购物、娱乐、游戏、短视频、社交平台等,都能快速吸引我们的眼球,给我们提供快感。然而,这些快感跟大脑中的快乐激素多巴胺是联系在一起的。多巴胺不会给我们带来长时间的快乐,却会让人在停下来时会感到不舒服,就像抽烟吸毒一样容易上瘾,这就驱使我们控制不住地继续刷手机。不单是孩子,我们作为家长同样受到这种心理劝诱技术的影响难以自控。
2.孩子为何迷恋上手机?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迅速,外表看起来已经像个大人。他们体内激素变化大,变得情感更丰富,情绪更激烈;而大脑中负责做计划和决策的前额叶皮层却尚未发展完善,所以容易做出冲动的非理性行为。加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网络世界中各种新鲜、刺激的信息层出不穷,一旦深陷其中常常难以自拔。
3.家长为何无计可施?
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不同影响。不管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段,忽略式家庭教养下的孩子网络成瘾率最高,其次是被溺爱的孩子。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家长专制式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网络成瘾的控制力也会逐渐减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用民主的态度与方式与孩子沟通互动,既平等尊重又有规则要求,更能有效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

(二)孩子沉迷手机的心理机制
容易沉迷手机青少年,往往跟两种体验有关。一是病理性的创伤记忆,包括来自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挫败感。比如成绩不理想,兴趣爱好缺乏,没有朋友,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认可等。各个方面都不顺心如意,会让他产生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负面感受。二是病理性的正向情绪体验,在网络世界中,孩子很容易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愉悦感、掌控感和满足感。这种强烈的情绪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负向感受造成了巨大反差,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病理性的条件反射,只要一想到手机,就会产生超乎寻常的冲动和渴求。
就好比在我们面前摆着一堆土和一个冰激凌,你选择吃哪个?我们肯定想吃冰激凌而不愿意吃土。冰激凌吃多了确实不好,但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其他营养和口味丰富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孩子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兴趣爱好,生活中缺乏乐趣和成就感;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够好、经常遭遇挫败的孩子,还要遭受别人的否定和家长的批评,每天面对苦闷的学习和负向事件,对他们来说就无异于一堆无法入口的难吃的土。在这样情况下,孩子肯定会拒绝吃土而想吃冰激凌。甚至如果没有冰激凌提供的热量,他们可能难以坚持下去。
所以,家长不要一味批评孩子自制力不强,也不能责怪手机太有诱惑力。我们希望孩子有节制地少吃冰激凌,就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提供了品种足够多、口味足够好、营养足够丰富的食物。
 

三、孩子的内在需求
有一些家长抱怨,为何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那么好,不愁吃穿,没有吃过苦,却还不满足,动不动就抑郁?是不是孩子们心理太脆弱了,意志力不够坚强,抗挫折能力差?对于成长在物质丰富年代的零零后来说,他们最想获取的营养和能量是什么?
(一)孩子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们生来就有各方面的需求,一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较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希望在群体中被接纳、有归属感,在人际交往中被尊重、平等对待,在学习工作中被肯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青少年来说,在物质需求容易满足的当下,给他们再好吃的食物、再漂亮的衣物,也难以带来强烈的幸福感。他们空前地向往独立、自主、平等、被尊重、被认可,这是他们最渴望满足的需求。
(二)孩子的个性发展任务
孩子在青春期除了完成学业,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个性发展,建立强大而稳定的自我,实现“分离-个体化”。有一句话这么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我们对孩子的所有养育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幸福地独立生活,不再依赖父母。孩子只有感觉自己足够强大,才有信心有勇气离开家长,展翅高飞。即使孩子成绩不够好,没有突出的才华,我们也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他拥有稳定的安全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他便能勇敢地独自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四、满足需求,赋能成长
(一)满足孩子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要重视以下三种需求的满足:一是归属感,即孩子能充分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接纳、支持,对家充满依恋;二是自主感,即孩子能获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能轻松平等与家长交流,自主做选择;三是成就感,即孩子能经常得到家长的鼓励与认可,在很多方面都能肯定自己的进步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研究显示,在现实中,一个人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他使用网络的时间和频率就比较低。作为父母,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孩子的精神与情感世界提供充足的养料,经常思考自己平日的言行给孩子的影响,尽可能让其能量富足而非耗竭,孩子便不会远离我们而向手机寻求精神满足。
(二)理性定位三角关系
我们现在处于数字化时代,逐步进入智能化社会,离不开手机和网络。孩子只有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才能在未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与时俱进。所以,不能把手机当作洪水猛兽加以隔绝,不要把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孩子当作问题进行批判指责,也无需因家长教养方式偏差而自我谴责,这会让问题更严重。家长、孩子、手机三者可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同心协力,想办法与手机保持健康的距离,利用好手机中的功能为自身生活与发展服务。
(三)发掘资源为孩子赋能
不管是持哪种教养方式的家长,相信都有美好的期望,尽心尽力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即使再沉迷网络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资源。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和利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有利资源,寻找各自所拥有良好能力、品质与习惯,以增强我们应对问题正能量。
比如家长有帮助孩子管理手机的积极动机,这是需要自我肯定的。我们把这种动机化为榜样行为,自己有意识地控制手机的使用,言传身教给孩子正向的影响。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家长为他提供画画的工具,创造良好的环境;孩子在现实中体验到绘画的乐趣与成就感,同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就会少玩手机。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不理想仍努力完成作业,我们多肯定他不懈的付出和坚持的品质,能提升孩子自我认同感,减少挫败感。
提升孩子的能量值,自然能增强手机掌控感。首先,我们需要知己知彼,既了解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机制,也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需求,以及家长自身言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对自己、孩子与手机的关系理性的定位,充分发掘家长和孩子的资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为孩子赋能。那么,孩子就能成为精神富足、能量满满的人,做手机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课题情况
1.主持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高中生睡眠质量的状况与干预研究》(课题编号:GDXLJY13072),已结题。
2.主持广东省教育系统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学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NJSKT00930),已结题。
3.主持东莞市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22GCZX104),正在研究中。
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市课题7项,其中4项获东莞市普通教育科研成果二、三等奖。

获奖情况
近5年,论文发表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2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4本;参与的作品获省心育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主持的活动项目获省、市优秀项目各1项,微课、案例、教学设计、课件等获市级评选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

作者姓名:杨柳
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东征路62号东莞中学
邮编:623005
电话:13652535557
邮箱:490626725@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