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父爱的回归之路

      在自媒体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妈妈抱怨“丧偶式育儿”、“完整家庭里的隐形父亲”等等。像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关爱儿子又不失坚强、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勤劳淳朴且自尊自强的正面形象似乎快被这些负面信息全部掩盖了。数字化背景下,人们的工作环境延伸至家庭,工作时间无形中延长。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似乎越来越不重要。种种现象都提示着如今中国家庭的父亲形象面临着空前危机。

      一、父爱缺席的表现

      (一)苛求成就型父亲

      有些父亲在表现对子女的关怀时,总是让孩子感受到指责、说教、不耐烦。比如在例询孩子的考试成绩时表现的过于苛刻,过度期待孩子的学习成果,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对孩子的坐姿、答题过程要求过于严格,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孩子的用心与努力。这些行为使得孩子心中的父亲形象变得越来越坏,比如苛责学业、难以沟通、不喜欢我等等。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离父亲越来越远,自然就感受不到父亲的爱。长此以往,很可能养出容易感到羞愧、低自尊、惧怕失败和逃避责任的孩子。

      (二)假装在场型父亲

      有些父亲下班后虽然回家了,但在孩子需要回应的时候却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从而形成一种“假性单亲”的情况。他们很少照看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麻烦。不作为的父亲会让母亲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这会导致母亲的心理压力增加,变得越来越焦虑。在朝夕相处之下,母亲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宣泄向孩子。孩子无法承担这巨大的情绪压力,则可能成长为逃避情感、缺乏动机、自我怀疑和冷漠麻木的大人。

      (三)幼稚退行型父亲

      有些父亲自己没有长大,内心还是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成为家庭的支柱。与为家庭奔波劳累相比,他们更愿意陪兄弟们吃饭喝酒侃大山,瘫在沙发上玩游戏。他们跟妻子的关系,就像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一样,希望享受妻子无条件的照顾,这样的父亲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妈宝男”。弱小的个人能力让他无法处理家庭的复杂关系和职场的繁重任务,这让父亲们感到痛苦,因此他们大多选择退缩,裹足不前。孩子看不到父亲为家庭和事业操劳的背影,长大之后容易缺少担当、好吃懒做、贪图安逸、不思上进。

      (四)故作姿态型父亲

      在职场上成绩斐然的父亲,往往认为自己在家庭里也应该一呼百应、一唱百和。他们的命令就是圣旨,别人必须服从。他们通常喜欢用发脾气、威胁、恐吓孩子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用高音调引起孩子的恐惧,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对孩子的关心爱护非常少。即使被孩子讨厌嫌弃仍然执迷不悟,认为自己对家庭所做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种负面氛围下长大的孩子,男孩可能会变得叛逆不孝、急功近利,和同事领导关系紧张。女孩则可能会把男子想象成暴君,将婚姻关系看作是征服和奴役,产生恐婚恐育的态度。

      二、父爱缺席的原因

      (一)心理上父婴关系出现稍晚于母婴关系

      由于生理的原因,女性在怀孕期间有10个月左右时间为成为母亲做准备。她的饮食习惯、日常节律、情绪变化被胎儿同步感知并熟悉。当妈妈吃到食物时,胎儿会感受到微弱的味道。当妈妈完成阶段性任务时,胎儿会感到放松。当妈妈为不能请假休息而烦恼时,胎儿会焦虑。这些会增进母婴之间的心理联系。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的生理过程,他们缺少这样一个能让他充足体验、慢慢思考的过程。在女性怀孕期间,男性更多的还是在扮演丈夫的角色,承担照顾妻子的责任。所以,心理意义上的父婴关系可能得等到孩子出生后才会真正开始。

      (二)女性承担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

      宝宝出生后,大多是母亲、奶奶或姥姥承担照顾宝宝日常生活的责任。喂养、换尿布、洗澡、换衣服、哄睡觉等等任务往往非常自然的被女性接过,而且通常她们完成的非常好。即使有一部分男性试图分担责任,也会被家里的女性以“大男人这样太婆婆妈妈了”、“非常没有男子气概”这样的理由推拒回去。因此女性承担照顾宝宝的主要责任,既有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也符合当下的社会风俗。

        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由母亲承担照顾子女日常生活的责任,父亲承担教导子女为人处世的责任。《颜氏家训》、《温公家范》等家庭教育经典著作皆是由男性编著书写。自20世纪中期开始,工业化程度加深,我国提出了一句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此后女性意识渐渐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逐年攀升。男女共同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更是让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力差别、文化差别进一步降低。相比于男性,女性更愿意放弃事业发展回归家庭。并且如今的女性同样能以其优良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社会认知以及细腻的教育方式完成教导子女为人处世的任务。因此女性不仅承担了照顾子女日常生活的责任,也承担了教导子女为人处世的责任。

      (三)父亲角色功能脆弱

      深度社会分工背景下,智能设备和个性化服务正在快速发展。比如猿辅导、洪恩编程等各类学习型APP发挥了辅导孩子的功能。父亲花钱给孩子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送他们去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也就无需亲身陪伴孩子成长。有些小孩被爸爸惩罚时,口不择言地说“我不要你,我要妈妈”。这些语言在爸爸耳朵里就变成“孩子讨厌我,我不如妈妈”,因此为了避免亲子关系恶化,部分父亲选择回避与孩子互动。父亲的角色功能与母亲角色的情感陪伴功能不同,它很轻易就被替代、被物化以及被回避,这正是父亲角色功能脆弱的根源。

      (四)夫妻之间有隐藏的恨意 

      有些夫妻无法有效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状况,比如当孩子的学习或心理出现问题时,家长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问题出在谁身上。父亲指责母亲没有照顾好孩子,母亲指责父亲从未照顾过孩子。双方都委屈的想自己明明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许多,却从未得到对方的认可,因而心里都愤愤不平。然而这些矛盾并不足以造成离婚,为避免再次发生相似的冲突,男人以忙工作为由减少居家时间,女人以照顾孩子为由减少对男人的关注。表面上看,父亲越来越像工作狂,母亲越来越像超级妈妈,家庭分工十分合理。实际上,父亲离孩子越来越远,母亲离孩子越来越近,造成父亲被边缘化的局面。

      三、父爱回归的途径

      (一)主动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母亲是一份每天工作24小时且全年无休的职业。婴儿时期每隔约2个小时一次的喂奶,哄半夜哭醒的婴儿入睡,准备大量的婴儿衣物、床品,选择启蒙玩具,查看婴儿疫苗、婴儿营养保健品相关信息,这些任务通常都是由母亲完成。一般情况下,母亲并不会强烈要求父亲必须要参与完成这些任务。所以,父亲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对婴儿生活的细致观察,主动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如果父亲每天都能用爱照顾孩子,比如陪他说说话、给他换尿布、给他洗澡、拍拍他、抱抱他、背他玩、带他去打疫苗等等,这种整日接触会使父亲感到和婴儿越来越亲,感情便是在这种日积月累的陪伴中建立起来的。

      (二)创造震颤时刻

      孩子在经历高抛、荡秋千、旋转木马等失重动作时会产生一系列体验:接近危险、失去控制、恢复安全,精神分析学家巴特林称这样的时刻为震颤时刻。震颤时刻通常是由父亲创造的。当父亲把孩子抛到头顶,孩子在高处往下看时,会对父亲母亲形成不同的印象:爸爸的表情是淡定愉快的,代表他有力、可靠、自信;妈妈的表情是紧张担心的,代表她关注、照顾、呵护。同时,空中短暂的失控让孩子体会到了自由和无拘无束。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探索未知,并安全回归。孩子在震颤时刻中对未知领域产生了积极体验,有了想要探索的愿望,同时又理解了边界的所在。父亲创造震颤时刻的意义,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探索的契机,当他们遇到未知的困难时,做他们坚定稳固的后盾,鼓励他们去勇敢尝试。

        (三)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

      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的世界远非成年人想象中那般安全舒适。他们身体力量弱小、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生活中处处是不了解的危险,处处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他们的世界常常充满挫败、恐惧和焦虑。幸好,游戏可以作为模拟的现实世界帮助他们完成充分的探索和表达,成为他们自我疗愈的有效途径。当父亲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父亲的独特视角可以增加游戏的可玩度和有趣程度,给孩子提供许多新的经验或刺激,激活儿童的情绪情感,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

        (四)维护母亲的权威

      当父亲试图建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时,往往从维护母亲创建的规则开始。当孩子想要比平时多吃一块雪糕时,父亲说:“妈妈说了,每天只能吃一块。多吃的话你的肚子会痛,我就要带你去看医生了。咱们玩点儿别的去吧。”孩子从父亲的语言中理解到,母亲的规则不只一个人执行,父亲也认同妈妈的规则。即使如父亲那样高大强壮、成熟勇敢,也是要遵守母亲设立的规则的。父亲协助维护母亲的权威,做家庭规律和秩序的代言人,以身作则发挥影响力,便能更顺利的融入家庭教育之中,赢得孩子的信任与认可。

        (五)帮助孩子度过俄狄浦斯期

      俄狄浦斯期一般指男孩“恋母”的时期,即男孩想要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时期。但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它还指代母婴关系由依赖到分离的转化过程中,孩子经历由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再到三元关系变化的时期。一元关系指人和自己的关系,刚出生时,婴儿觉得妈妈甚至全世界都必须服从自己。二元关系指的是母婴关系,稍长大一些,孩子会意识到妈妈并不会完全服从自己,但仍然有想要霸占母亲的愿望。三元关系指的是孩子和父亲、母亲的关系,在此阶段孩子才能分清自己和他人是两个主体,真正理解何为精神独立。

      父亲在孩子经历从二元关系转变成三元关系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相当重要。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渐渐发现,母亲不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而是存在另一个比他更高大、更勇敢、更智慧的人出现在他和母亲之间。父亲和母亲会在一旁商讨一些他听不懂的事情,母亲信任他超过信任自己。对孩子来说,他想要独占母亲,就要和父亲竞争。孩子会在这件事上体验嫉妒、愤怒、不服等情绪,直到孩子妥协,放弃独占母亲的想法,知晓自己和母亲是不同的个体,形成“我爱的人也会爱着别人”这样的意识,转而在同伴中寻求一个像父母二人一样具有牢固关系的异性。那么他就在社会化的里程碑上更进一步了。

        (六)正视孩子的攻击性

      除了互助、合作、分享等这类亲社会行为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抢夺喜欢的玩具、推搡他人、说脏话等等。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亲通常比母亲更擅长处理。父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从一个还没有定性的状态,成长为一个符合大家期待的社会人。父亲需要教导孩子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法律和规范,并做出适当反应。父亲的引导给儿童带来信心与方向,从而有效地约束攻击性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对父母的反抗,形成冲突和对峙的局面。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种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试图脱离父母的保护,建构独立人格的表现。家长必须适当允许孩子释放攻击性,并且不因此否定或报复孩子。在孩子心中,母亲的形象一般较为脆弱,承受不住他的攻击性,这使得孩子不敢反抗母亲,或者即便反抗,孩子也带有强烈的愧疚感。而孩子心中的父亲的形象却是坚强有力的,更能涵容孩子的攻击性。如果家长能够全然接纳孩子的攻击性,孩子就会收到一个信号,那就是他的攻击性是被允许的,他的独立要求是被支持的。

      (七)允许孩子超越自己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亲逐渐衰老,双方会经历家庭地位的转换。从前是父亲将孩子背在肩膀上,现在是孩子教父亲使用现代化设备。父亲需要直面和人生有关的真相,需要接纳生老病死,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失望,告别个人英雄主义。父亲需要真诚的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人生中遇到的问题,坚定的鼓励孩子去超越自己。即便孩子长大,社会能力超越父亲,父亲仍然会是孩子心中一个内在的支持者,给孩子力量去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在这种允许被超越的态度里,有一份欣赏,有一份肯定,更有一份尊重。

      哈佛大学父亲角色研究专家派克认为,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宽容、慈爱、合作等,这通常由母亲培养;二是独立性,如坚强、勇敢、责任等,这通常由父亲培养。所以,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由父母共同实施的,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平衡发展。当今社会,评价男人社会成就的标准应该不仅只是他在事业上多么成功,还应看到他在家庭中所做的贡献。男人所做的家庭教育,不只是一种责任,也是父子之间情感和思想的流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男人的父性功能的实现,是一个人走向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和幸福人生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刘思含,伍新春,王歆逸等.父母教养压力对教养投入的影响:配偶协同教养行为的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23,46(04):857-864.

[2]胡慎之.如果父爱缺席[M].天地出版社,2021.

 

作者姓名:汪雪娜

工作单位: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通讯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东旭贵园

邮编:476000

电话:17816131587

邮箱:17816131587@163.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