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慎用“好孩子”标签
胡慧娟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摘要: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做出或说出一些“出格”的言行时,家长往往会用“好孩子”标签约束孩子。笔者认为长久使用该标签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削弱自我价值感,阻碍自我概念形成;忽视孩子感受,压制个性发展;弱化内部动机,减缓行动效率。那么,家长可尝试通过由内而外释放爱意、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及时而具体的赞美等方式降低“好孩子”标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每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自由且快乐地生长。
关键词:好孩子;家庭教育;自我价值感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可能相较其他职业的母亲关于“如何养育孩子”有更多的觉察与反思。例如,在他还是婴儿时,我会更少地束缚他的双手双脚,因为我知道他需要用双手双脚感知这个世界;在他成长到一岁左右时,我会更多地鼓励他自主进食,因为我知道这在为发展他独立的自我人格奠定基础;在他两岁左右时,我不会强迫他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因为我知道首先要让他充分感受到“拥有”,他才会主动分享,等等。
因此,在家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所惯用的一些“爱的语言”,尤其与我的认知有较大出入的,我会比较敏感。尤其,孩子近三岁了,正处于发展自我意识的第一个关键期,具体表现在他会通过自己“出格”的言行表明“我长大了”,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表现,也正是他释放真实自我的过程,但家人常用“你要做一个好孩子,要听话”类似这样的紧箍咒来规范孩子的言行。
“好孩子”标签对孩子的成长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家长如何做才能降低“好孩子”标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呢?由此,引发我的一些思考。
一、“好孩子”标签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削弱自我价值感,阻碍自我概念形成
当被扣上“好孩子”标签时,小孩做出或说出符合大人期待的言行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做这件事或说这句话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不过,他们会得到大人赞赏的目光,孩子的自我感受会比较良好,继而强化孩子“要听大人话”、“做一个好孩子”的信念,相反地,当孩子做出或说出“另类”的言行时,大人会抛出“好孩子”的对立面“坏孩子”以“恐吓”孩子,诸如“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坏孩子不会这么做”等等,于小孩而言,即使他们有不好的情绪出现,但他们仍会被动地立马收敛“不适宜”言行,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很大部分建立在大人的评价之上,即人为塑造的一个虚无缥缈的“好孩子”框架之上,而不是良好的自我概念之上。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孩子在婴儿后期(2-3岁),正是发展自主感的时期,即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家人需要按照社会要求,履行规范儿童行为的义务,同时,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利用“好孩子”标签确实可以约束孩子言行,但一直使用,真的不会阻碍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吗?
尤其到了幼儿期(3-6、7岁),正是发展主动感的时期,儿童会有更多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丰富的表现出现,如果大人一昧地讥笑或指责孩子这些“非好孩子”言行,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降低主动感,会让儿童在考虑种种言行时产生愧疚感。也即,这类儿童认为自己只能生活在“好孩子”的条条框框中,不得跳脱出来,一旦脱离框架之外便会产生较大的内疚感。
到了青少年期(12-18岁),是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即认清“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好孩子”标签的光环之下,孩子会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于别人如何看待我,别人认可我,我就是好的,别人不认可我,我就是没有价值的,至于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个人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的感受如何”,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看别人眼光”行事,别人有赞许、有认可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因此,当这样的孩子,一次成绩考差了,他们会担心父母、老师失望;一次人际冲突,他们怀疑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这样的孩子,也许让父母、老师很放心,也会让同学感受到他们的待人真诚,但是,他们的自我真实感受呢?
青少年期又被称为自我意识觉醒时期,也许在此之前,孩子按照“好孩子”标准行事,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不好的个人感受,但是,到了该阶段,他们心里开始意识到“我即将成人,我有权利决定关于自己的一切”,由此,会陷入到自我意志与他人意志的强烈冲突之中,但是,他们之前习惯化了的行事风格是不可以跳出“好孩子”框架之外,就此阶段,可能会让其产生比较强烈的情绪困扰。
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我三结构理论,如果一个人的本我能量一直被压抑,超我能量远超本我能量,自我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时,身心状况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利用“好孩子”标签来约束孩子言行,就个人身心发展角度而言,不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更不利于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
(二)忽视孩子感受,压制个性发展
当孩子做出或说出一些大人无法理解的言行时,如果大人立马冠以“好孩子”光环,孩子会停止正在做的“错事”,转而按照大人要求的方向去纠正,而大人的要求往往是刻板的、更多停留于大人所固化的认知层面中,如此,千家万户培养的孩童可以说是标准化的,那么,这样的孩子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但却缺少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个性部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潜力,个体的目标是要实现自身的潜能和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美好的信念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在为实现各自的潜能而努力着、拼搏着,期间,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走上一条岔道,说不定在走岔道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原来地面洒水了这么湿滑,下次我不能把水随意洒出来了”、“原来妈妈的口红是这样转出来、再这样转进去的”,在一次次试错中,孩子会通过亲身体验经验到很多“道理”,而这些“道理”正是赋予孩子五颜六色个性的颜料。
此外,每个人都是发展中的人,且个体存在差异性,有些孩子智力发育较早,成绩自然好些,但不擅长运动,只要上体育课,便有些体力跟不上;有些孩子智力发育稍晚,学习自然吃力些,但很擅长各种运动,在体育课上得心应手。因此,孩子之间并无可比性,当孩子在学习上或运动上,或其他方面,不如其他孩子时,如果大人仍将其与别人进行比较,通过言行指责或冷落孩子并没有达到“好孩子”的标准,可想而知,孩子会有哪些心理感受呢?
另外,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谁的附属品。纪伯伦在《致孩子》诗中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作为家长,不应该将“好孩子”标签简单往孩子身上一贴,好比贴了这样的标签后,孩子就会按照你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任务的确完成得丝毫不差,却也变成了完成家长想法的机器。这样的孩子,得到家长几分爱?又得到几分自由?
因此,如果家长善用“好孩子”标签管理孩子言行,很容易让孩子在“犯错”时第一时间想到自己“坏”的部分,影响其继续探索的兴趣,不仅忽视了孩子“此时此地”的真实感受,也让其流失掉很多发展个性部分的机会。
(三)弱化内部动机,减缓行动效率
“好孩子”属于一种人为创造的概念,它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或许是有些大人认为小孩是没有规矩的、不懂事的、能力低下的……为此,大人提出各种不成文的“好孩子”标准来监督和控制孩子言行发展的走向,让其按照一套套标准规范行事。就此看来,这更偏向于是一种通过外部评价来控制个人言行的机制。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内驱力理论,他认为人有三大驱动力,分别是自我提高驱动力、附属驱动力、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驱动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例如,学生追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或较高的排列名次;附属驱动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迎合家长设定的“好孩子”形象即属于附属驱动力;认知驱动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它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内部动机。
一般而言,儿童早期,附属驱动力最为突出,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驱动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家长的依附,青年期,认知驱动力和自我提高驱动力成为学生的主要动机。[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29。]由此可见,维持一个人前行的最好动机最主要的是内部动机,并结合一部分外部动机。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始终贯彻“好孩子”这样的外部评价机制,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在儿童早期发展很好,因为他还可以“为你所控”,他也“心甘情愿”成为家长口中的“好孩子”,殊不知,家长也在慢慢渗透孩子的自我评价机制为外部评价机制,待到孩子长大,当需要他完成一些事务时,第一时间启动的是“我要为家人努力”、“我要满足家人的期待”……可是,当他发现自己一直达不到家人的要求和期望时,继而会陷入自由散漫、茫然无助的境遇中,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因此,在“好孩子”标签下长大的孩子更多的靠外部动机维持学习与生活,当他缺少外部评价或久久不能达到外在施予的要求时,孩子一般很难完成学业或生活上的具体事务。
二、家长如何做才能降低“好孩子”标签的负面影响
(一)由内而外释放爱意
从现在开始,真正爱自己的孩子!爱他,并不是因为他优异的成绩、出众的长相、懂礼貌地与长辈打招呼……更因为,他,仅仅是你的孩子。因此,学会爱他的全部,包括调皮的他、写作业拖拉的他、成绩考差的他、与同学闹矛盾的他、不能按时起床的他……这就是你的孩子,时而让你放心,时而让你烦心,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仅此而已。
请记得一定要把他当做一个和你一样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学会尊重他、倾听他。当他“犯错”时,孩子的内心原本就不好受,作为家长,如果能多一些“允许”的力量,“允许”不一定每一次都“正确”,孩子定能感受到家人爱他的温度,也会让他更有底气重新爬起来继续“战斗”,毕竟,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放手,孩子才有机会慢慢长大。当然,爱孩子并不是一味的迁就与溺爱,但是,首先做到真正爱孩子本就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
(二)温和且坚定的态度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信大部分家长都能回忆起“熊孩子”制造的某些令自己情绪“爆炸”的经历。或许,我们会使出惯用的“好孩子”紧箍咒想瞬间“制服”这只“小怪兽”,但是,请慎用;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尝试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自我觉察当下的情绪是否适合与孩子对话,如果不适合,请再做几组深呼吸,如果调适好了,不妨试着用温和且坚定的态度直接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但你这样爬上餐桌是不可以的”,如果孩子反抗,可以再重复几次上述话语。如此温和且坚定的态度,相比“好孩子”标签,并不会让孩子产生“我爬上餐桌,说明我是个坏孩子”的想法,从而破坏其自我价值感,相反地,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爱我的”,同时,了解到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通过这件事探索到的规则也会内化到孩子自己的一套标准中,从而指引其更好地生存。
(三)及时而具体的赞美
在日常中,面对孩子一些“出格”的言行,如果这些言行无伤大雅,那么,可以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探索,保证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发展空间,尤其,看到孩子表现出的值得继续保持的行为,可给予及时而具体的赞美,例如,“妈妈刚看到你把玩具收拾地整整齐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宽敞整洁的客厅里做游戏啦!”,如此抓住良机及时强化,后续便会出现更多类似行为;如果这些“出格”的言行还没有触及到“底线”,也即不需要立马制止的言行,例如,孩子在吃饭时,故意把饭米粒洒在桌上时,家人可直接忽视孩子这一行为,因为你会发现他的这个行为背后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如果大人无视,孩子也就缺少了继续做下去的动机,如此便可减少这类“出格”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规范孩子的言行需要就事论事,尽量减少使用“好孩子”标签去道德绑架孩子的言行,少让孩子体会到“我没有达到家人的要求,我不是一个好孩子”以破坏自我价值感。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让孩子自由且快乐地成长,相信这也是所有家长所期冀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29。
作者联系方式:胡慧娟,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江苏南京高淳镇兴路185号,211300,18118810072,11980472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