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长与孩子联手,趣味应对拖延“怪兽”

        家长与孩子联手,趣味应对拖延“怪兽”
  •                 徐冰沁   三明市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   365000

  • 【摘要】拖延是如今诸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行为,不到期限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于是日复明日,从而影响了学业。而家长应对孩子的拖延,往往以催促和责骂为主,如此不仅效果不佳,更有可能加剧孩子的拖延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趣味的形式,与孩子共同应对拖延。
    【关键词】家长、应对、拖延
    一、认识与接纳拖延“怪兽”的普遍性
        应对拖延,应从认识和接纳开始。在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有许多家长反映,自己孩子做事拖拉,每天晚上作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周末作业总是留到周天晚上完成,甚至第二到学校后再赶作业,因此家长们对此表示着急和担心。家长们往往觉察到,似乎只有自己的孩子如此,别人家的孩子似乎都那么自律,所以对孩子的拖延现象焦虑着急,过分指责。其实不然,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学业拖延行为。成年人的我们亦如此,上级布置的任务,总是到了最后期限才逼迫自己完成;每天晚上都想早点睡觉,却总是拖到12点……因此家长要意识到,拖延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不只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所以家长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焦虑和减少对孩子的催促。
    二、了解孩子拖延的原因
    1.时间观念尚未形成
        如果孩子处于7岁以前,那么不是孩子有意拖延,而是孩子还未形成较好的时间观念,此时的孩子由于年龄尚小,完成任务时一般由老师和家长安排和督促。所以孩子的拖延行为,可能是他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或怎么做。若家长见此着急且催促,那么孩子的时间观念会难以形成,还会养成“催一下,动一下”的习惯。
    2.自我效能感偏低
        家长不妨审视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容易与拖延“怪兽”相遇?很多时候是遇到相对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时,拖延“怪兽”便会上门寻你。当我们面对困难的任务时,心中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担心自身能力不足,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从而采取拖延机制面对。孩子亦如此,当孩子觉得学习、做作业是一件较难完成的任务时,他们就会用拖延来暂时逃避学不好、做不好的结果。
    3.动机不足
        动机不足也会引发学业拖延行为。例如很多孩子会把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完成,把不喜欢的科目作业留在最后完成。孩子们回家会先玩游戏、看电视后再学习,也是因为他们对游戏和电视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而对待学习、和做作业孩子们会觉得“是父母和老师要我学和做,为了避免他们的批评我才去做”,因此就会对学业产生拖延行为。
    4.亲子关系不佳
        研究表明,冷淡、疏离、充满敌意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害怕犯错,对学习成绩不佳更加敏感和恐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业拖延的产生[1]。同时许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拖延,往往认为是只是孩子的问题,则采取催促和责骂的方式予以面对,希望孩子能改善拖延的习惯,但如此往复,孩子的拖延行为会更加严重。除此以外,家长生活中也可能存在拖延行为,家长的拖延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逐渐养成拖延的行为习惯。
    5.情绪状态不佳
        当孩子处于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时,拖延行为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此时孩子可能会缺乏心理能量去完成学业任务,倘若此时家长没能觉察孩子的情绪,反而去催促,会使孩子的情绪状态更加消极,所以通常孩子往往先处理和安抚自己的消极情绪后,再完成学业任务。
    三、与孩子联手,趣味应对拖延“怪兽”
        面对孩子的拖延,许多家长除了催促往往都是束手无策,但孩子除了催一步,走一步以外,还有可能会在催促和责怪下,完全放弃他的学业。想要孩子自行发生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那么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努力,通过与孩子合作,共同应对拖延“怪兽”。
    1.将拖延“怪兽”形象、具体化
        首先给拖延“怪兽”形象化,让孩子简单画出在孩子心中拖延“怪兽”的形象。接着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探讨和分析拖延“怪兽”什么时候会出现、它拥有什么技能、会如何对付自己、自己会受到哪些攻击等,将它们写在怪兽旁边,其实就是让孩子分析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拖延、拖延的时长、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有时让孩子们直面和分析问题,他们可能会逃避和敷衍,如果以绘画的形式,将拖延形象化、具体化,他们反而能够更能投射自己的真实状态,以更好意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拖延现象的发生。
    2.以“打怪”模式设立目标计划
        游戏比学习和工作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们很有趣,打怪时会搜寻自己的技能,发现自己技能不够会努力获取,胜利时会收获游戏奖励和提升段位从而获得成就感。所以我们就将孩子画的拖延“怪兽”,当作它们要打的怪,针对刚刚写下的怪兽出现的情况、它拥有的技能等,列出自己将采取什么技能来应对它们,同时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来获取这些技能。其实也就是让孩子写下应对拖延的计划与方法。
    3.设置“盲盒”奖励机制
        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盲盒非常吸引现在的孩子,家长不妨也利用盲盒,来激发孩子来应对拖延“怪兽”。可以让孩子写下他想做的事、他想拥有的物品,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和筛选后,放进盲盒里。家长也可以自己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盲盒当做惊喜。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当孩子找到了应对拖延的方法时,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打开盲盒,并带着孩子去实现它。
    4.记录和回忆战胜拖延的“高光”时刻
        拖延不是时刻都在发生,每个人都有不拖延的时候,这就是焦点解决技术中的“例外”事件。例外事件可以给予孩子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回忆生活中曾经出现不拖延的情况,当时他是怎么做的,才及时的完成了任务呢?这样孩子就会从过去的成功事件中找到经验。除此以外,在学习和生活中,当孩子出现了不拖延的情况时,也要邀请孩子及时记录此刻他的方法和体验,并给予庆祝,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
    5.适当放手,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控制欲较强,例如对孩子说“今晚10点要把作业做完”,如此会造成孩子自己没有时间观念,总是按照家长说的要求去完成任务。所以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尝试着做时间的主人。例如每晚问问孩子,今天晚上打算怎么安排时间呢?如果孩子的安排不够合理,家长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也可以让孩子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
    6.邀请孩子监督自己
        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那孩子会自然的减少拖延行为。所以家长在监督孩子是否出现拖延行为时,也可以邀请孩子来监督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出现了拖延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增加亲自互动的机会,也会让孩子有被家长尊重的感觉。
    四、拖延这个“怪兽”可能并不坏——换个角度看拖延
    1.适当拖延可触发灵感
         在紧凑的时间安排中,人可能无法停下来感受生活,而生活和环境中的事物,往往能触发人的灵感。所以当孩子感到某道题做不出来时、写作文找不到灵感时、学习遇到瓶颈时,不妨给努力学习的自己按下暂停键,让孩子感受当下的状态,关注内心,尝试着稍微“拖延”一下当下任务,说不定能够有不一样的灵感出现。
    2.适当拖延可缓解焦虑
          当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想继续加班或做家务。所以当孩子放学回到家,他可能先看看手机、电视,或者运动一会儿才会去做作业,因为在学校一天的时间里,他已经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和规则带来的束缚感,所以此时的拖延,是给孩子们一个缓解焦虑的缓冲期。那么家长要试着按下心中催促的暂停键,和放下焦虑的心情,与孩子共情。例如和孩子说“学习了一天很辛苦吧,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呢?”或者询问孩子此时想做什么,陪他一起感受拖延缓解焦虑的体验。相信此时的拖延,会给孩子之后的学习奠定较好的情绪基础,让他更好的投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22(25):44-47.
    [2]怎么做才能不拖延?不如问问那个打游戏从不拖延的自己[J].心理与健康,2022(8):82-83.
    [3]生活实践与中学生学业拖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228-234.
    [4]换个视角看拖延——如何驯服拖延这匹烈马[J].心理与健康,2022(8):52-53.

     

    通讯地址:福建省三明市碧桂园245栋1003号   

    邮编:365000

    联系电话:15259809176

    邮箱:357354768@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