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良好亲子关系培育的四点建议
屠园中(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小学,嘉兴平湖 314201)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家庭不够重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只有在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父母才会思考家庭的应对,才会去寻求帮助。遵循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改进对策,有利于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孩子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亲子关系;培育;建议
作者简介:屠园中(1969.7-),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小学(浙江 平湖 314201),本科,校长,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联系电话:13736865988 邮箱:phtyzh@163.com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练,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家庭不够重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一些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适时地进行疏导;一些父母面对孩子年龄的增大,不能及时地调整教育方法,造成亲子之间的对抗,致使孩子患上心理疾病或走向极端。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家庭,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才会思考家庭的应对,也才会去请求帮助。
一般来说,亲子关系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变化特征,从幼儿阶段的亲密和谐,到小学阶段的相互妥协,再到中学阶段的矛盾激化,每一个阶段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素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改进对策,不仅能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还能使父母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力量。文章结合四个案例的解析,提出良好亲子关系培育的四点建议。
一、孩子的心理问题,要尽早与孩子沟通化解
【案例】幼儿园老师发现N女孩有点异常:下课了,一个人坐在座位上;课堂上不愿举手,老师叫她发言,脸总是涨得红红的,不说话。其实,这是孩子托儿所时的一件事造成的:由于比较调皮,阿姨居然将她关在空房内半天,回到家父母也批评了他。此后,女孩变得胆小了,想不到事过一年还是这样。怎么办呢?幼儿园老师告诉N女孩父母,要慢慢来,不要着急,尽量多抽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多找找孩子的优点。N女孩父母这才开始重视,他们了解到:孩子不是不想发言,是怕讲错了老师惩罚或同学嘲笑。他们想到孩子最拿手的是跳绳项目,于是请求老师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由于跳绳对于幼儿来说很难,但是女孩却很熟练,这次N女孩收获了满满的成功。就这样,女孩很快树立的信心,慢慢地,女孩在其他方面也能积极参与了。到了小学,N女孩成为了一名很优秀的学生。
【分析】N女孩是幼儿园的学生,刚入学就出现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问题。这个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对于托儿所时期发生的事件处理不当,不仅没有及时开导孩子,还批评孩子,导致孩子从此胆怯和自卑;二是,父母因为工作忙,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缺乏对孩子的照顾和关心,导致这种胆怯和自卑心理无法消退;三是,父母对于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没有采取任何疏导措施。幸运的是,幼儿园老师及时地发现了孩子的心理问题,指导家长进行与孩子交流沟通,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采用的“跳绳”表演的方法,让孩子重新树立了自信心。
【建议】从孩子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前后,亲子关系属于亲密和谐期。这个阶段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学业压力小,大部分重要决定均由父母做出,孩子对父母有较强的依恋性和依赖性,很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而父母也对孩子关爱备至,亲子间的关系特别好。这个阶段一般不会爆发亲子之间的冲突,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关心照顾不够,容易导致孩子孤僻、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问题。因此,建议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如果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疏导,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父母的重要决定,要适时向孩子征求建议
【案例】班主任发现一向学习认真、表现优秀的女孩子Q,升入四年级以来总是请假,且作业经常不做,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个孩子的异常变化,引起了班主任的重视。在家访中,孩子的父母告诉班主任:三年级开始就不懂事了,现在家里有了二宝更不懂事。班主任发现Q孩子异常变化的原因:正是她父母生了二宝。其实自从去年她妈妈怀孕起,Q孩子就已经开始有变化了,现在确认是个男孩,Q孩子更是认为爸爸妈妈再也不宠爱自己了,就自暴自弃了。于是班主任找到Q孩子,进行了耐心地开导。班主任还再次进行了家访,并要求父母:绝对不能再讲“男孩好”“不懂事”这类的话,并对Q孩子要向以前一样照顾好、关心好。在老师和父母的关心下,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Q孩子的心理问题终于得到了疏导。
【分析】Q女孩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出现了焦虑的心理问题。这个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Q女孩原本是家里的独生女,自从妈妈怀了二宝后,就担心父母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了,于是产生了焦虑;二是,伴随着二宝的出生,且二宝还是男孩,Q女孩认为,父母肯定为更爱弟弟,于是产生了抵触情绪;三是,面对女孩的抵触,父母不仅没有及时疏导,还责怪女孩不懂事,使女孩更坚信了自己的担忧,于是开始自暴自弃。虽然在班主任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Q女孩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疏导,但这却给女孩造成了心理阴影,或许会影响她一生。
【建议】孩子在小学阶段,亲子关系属于相互妥协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性增强, 反抗情绪也增强,总希望能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也喜欢了解父母的事情;而在父母眼里,孩子还小、不懂事的,不需要知道父母的事情。这个阶段的大多决定,虽然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做出的,但是由于父母和孩子都会妥协,因此亲子关系总体还算比较良好。但是,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不注意对孩子的沟通和引导,也会出现亲子之间的对抗。因此,建议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做出决定前,要适时向孩子征求意见,特别是生二宝三宝、购买房子、父母离婚等重大事项,都要让孩子事先知道。只有让孩子事先知道,并参与父母的决定,孩子才能理解、尊重父母的决定,也就不会出现重大的心理问题。
三、父母的快乐艰辛,要学会同孩子一起分享
【案例】L男孩头脑聪明,小学阶段成绩优秀,进入了一所优秀的民办初中。但是进入初中后,学习却不努力,学业成绩也不够理想。可是八年级下学期开始,他却进步神速。这是怎么回事情呢?事情还得从上个学期说起。L男孩的父母是菜市场海鲜摊的老板,文化程度不高,可以特别有钱。2021年下学期,父母知道L男孩成绩差后,打了他,并引发了感冒发热。于是,L男孩请假,整天在家玩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2个多月居然花8万多元。L男孩父母急了,请求老师帮忙。班主任知道,L男孩父母挣的都是辛苦钱,每天早上三点起床批发海鲜,很晚才能回。于是班主任建议L男孩父母:利用寒假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辛苦。就这样,L男孩跟父母学习了20多天的卖鱼生意。春节后返校,L男孩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分析】L男孩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初一开始起就爱上了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滑。父母责罚孩子,孩子利用疫情期间发烧学生可以居家的规定,更是游戏成瘾,厌学逃学。这个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认为L男孩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平时自觉不需要管教,而孩子对于进入民办初中的表现,了解不及时;二是,父母发现孩子成绩差后,没有去分析原因,而是粗暴地体罚孩子,造成了孩子的对抗情绪,从原本只是喜欢网络游戏,变成了游戏成瘾的心理问题。好在,班主任及时支招,家长积极配合,通过“跟父母学生意”的办法,使孩子转移了注意力,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把精力放回到了学习上。
【建议】孩子在初中阶段,亲子关系属于矛盾激化初期。初中阶段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的增强,很多决定孩子都想自己做出。他们已经懂事,所以对于父母的唠叨,已经开始感到厌烦,对于父母的决定有时已经不太愿意妥协。这个阶段,父母如果放任自流,容易造成孩子误入歧途,如果简单粗暴,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激化。因此,建议初中阶段的父母,不要反复唠叨,也不要粗暴责罚,更不能放任自流,要学会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成就和辛苦,让孩子在了解父母的喜悦和艰辛中,学会感恩父母,学会理解父母。
四、孩子未来的事情,要一起和孩子商量决定
【案例】高中三年级的Z男孩,原本是一个听父母话、学习成绩优秀孩子。他爱好体育,尤其喜欢篮球,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但是,可惜的是男孩与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导致厌学、逃学。冲突的缘由是关于Z男孩今后的就业问题。Z孩子父母认为:警察是公务员,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收入高、工作稳定,且有一位优秀的警察舅舅,Z男孩如果做了警察,舅舅可以帮助指导。Z男孩却认为:自己不喜欢警察工作,自己喜欢做体育工作,且自己的工作,也不需要本人帮助,要靠自己努力。就这样从高二起,男孩和父母,都不肯妥协。刚开始,男孩还会听听父母的唠叨,后来干脆就作业也不做了。到了高三,男孩学校也不去了,目的就是让自己考不到警察学校。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父母还是妥协了。可是,Z男孩虽然能回到学校上课了,但是学习大不如前了。
【分析】Z男孩是高三的孩子,从高二年级选课开始起,就在未来择业方面与父母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且父母和孩子都不妥协,导致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Z男孩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规划孩子的未来就业;二是,当遇到孩子不同意时,父母没有通过沟通的方式说服孩子,且十分强势要求孩子执行;三是,当孩子开始反抗时,父母没有及时关注,及时化解矛盾,导致矛盾激化。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强势型家庭。当初只要父母和孩子多沟通,做一下妥协,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虽然父母最终妥协,Z男孩回到了学校,但是孩子的学习却大不如前了。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悔之晚矣。
【建议】孩子在高中阶段,亲子关系也属于矛盾激化期。高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显著发展,独立性显著增强,他们想自己做出决定,且对于父母的干预不太愿意妥协。而对于孩子的变化,不少父母在心理上往往缺乏准备, 误认为不孝,感到伤心,继而责怪孩子。这个阶段,父母必须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关于孩子未来的事情,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如果发生矛盾要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亲子矛盾激化。因此,建议高中阶段的父母,孩子未来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孩子择校、择业、交友等事项,父母都不能包办代替,而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共同做出决定,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如果孩子的决定没有原则问题,父母应该尊重理解孩子,并可作必要的妥协。
总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影响重大,需引起广大家庭和学校的重视。亲子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亲情关系,不仅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家庭要素的变故而变化,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机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编著.马春华,薛松奎译.儿童与青少年情感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苏莉莉.亲子关系巧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6):36-38.
[4]刘瑶.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