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边界的挑战与对策(第二次投稿)

引言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而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好亲子关系边界。只有维持好亲子关系边界,才能使亲子双方都处于一个舒适、接纳的状态,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证有效的家庭教育。2021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要求家长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开展家庭教育、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等。这恰恰指出了中国当今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家长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来看待,没有把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作为家庭教育内容之一,不能很好地把控与孩子相处的边界等。基于此,本研究注重孩子的发展过程与独立人格的完成过程,聚焦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边界,从探讨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出发,对当下国内的亲子关系边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

(一)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

本研究聚焦亲子关系的心理关系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进行了解释,亲子关系边界是:根据孩子和家长的独立发展需要,在亲子之间的意识与时空层面建立的动态防线,身处防线两边各自领域中的个体均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

1.亲子关系的内涵

“亲子关系”一词最先被用于遗传学,指的是生物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但在教育学领域中的亲子关系常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1]。作为相互关系的亲子关系是随着父母同子女的成长而一同发展的,是一种人际关系。根据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解释,人际关系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所发展成的心理关系与心理距离。据此,在本研究中所要探讨的亲子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

 

2.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

既然亲子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那么亲子关系边界则是一种心理边界。基于现有研究心理边界的解释,本研究参考了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边界是“自我存在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生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主权距离和情感距离、自我意识和自我责任等”[2]。进一步可以认为,心理边界是基于自我存在需求下,对时空与意识层面进行的界限划分,其心理边界包括意识边界与时空边界。

第二种观点对心理边界的解释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心理活动限制线,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阈限值”——既能承受相应的刺激,又不出现异常反应的界线[3]。上述定义是据心理控制功能与心理反应的正常状态来对心理边界进行描述。此外,这种观点还认为这种心理活动限制线是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因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动态的、持续性的,所以心理防线应该是动态的、随着这个交互过程而变化的。

根据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本研究对亲子关系边界的内涵定义是:根据孩子和家长的独立发展需要,在亲子之间的意识与时空层面建立起来的动态防线,在防线两边各自领域中的个体均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亲子关系边界包括意识边界和时空边界:意识边界划分了亲子各自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自我责任与意识等——如家长不过度参与孩子的社交圈,且孩子也不会主动参与家长的社交圈;而时空边界划分了亲子的共处时间及各自的私人空间——如父母的上班时间与孩子上学时间不是亲子共处时间、孩子的卧室和家长的卧室是各自的私人空间。

(二)亲子关系边界的特征

本研究基于以Minuchin为首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父母掌控力量三阶段理论对亲子关系边界进行特征描述:

第一,界限的范围与界限的清楚程度出自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对家庭子系统的边界的维度划分维度[4]。在本研究探讨的亲子关系边界中,“界限的范围”指孩子与家长双方的自我功能及范围;“界限的清楚程度”指亲子关系边界的清晰或模糊,家长或孩子是否能互相参与或代替对方的角色。第二,发展心理学根据父母对孩子控制力量的变化,把控制分为三阶段: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孩子6岁之前处于父母控制阶段:大部分关于儿童的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孩子6岁至12岁处于共同控制阶段:,父母多数时候在指导、协助儿童完成自我决定,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孩子12岁后则是儿童控制阶段:儿童大多时候自己独立做抉择,与父母保持一定距离[5]

随控制阶段的发展,亲子关系边界在清晰程度与边界范围上呈现不同特征:孩子0-6岁时,因自我功能不完全,需要父母照顾生活,所以亲子关系边界模糊、儿童的界限范围较小;孩子6-12岁时,随着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亲子关系边界逐渐清晰、儿童的界限范围逐渐扩大;孩子12岁后,自我功能发展近乎完全,亲子关系边界清晰、儿童的界限范围近乎稳定。

(三)亲子关系边界的意义

第一,从生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意识到亲子关系边界则说明孩子可以区分自我与他人,这意味着孩子的心理结构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6]

第二,从独立人格发展的角度看,亲子关系边界保护了孩子与家长各自的私人场域——如各自的手机、卧室和日记等[7],以此提供了家长与学生保持或发展独立人格的空间。

第三,在亲子的主观感受上,亲子关系边界维持了双方的心理舒适感,任何一方跨过这个边界,那就至少会有一方感到抵触、焦虑或不适等负面情绪。

 

二、亲子关系边界所面临的挑战

亲子关系边界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由孩子对亲子关系边界的需求与家长想跨越亲子关系边界的倾向所产生的对抗,这两股力量都试图把亲子关系边界推向对方。而社会的发展、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的认知问题都加剧着两股力量之间的拉锯。

(一)社会发展对亲子关系边界所造成的影响

1.对孩子:私人空间的压缩

陌生人社会带来了安全房门的压力,人们对儿童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儿童愈发处于一个设计好的、安全的环境:学校、超市、游乐场等空间都离不开成人的监控......这种被规定的儿童文化反映出了成人对儿童的期望,而不是儿童自己的期望[8]。儿童在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需要一些自由、不被成人监控的空间,这些空间能让儿童进行天性的释放,从中发现、认知自我,从而为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基础。但是现在,儿童无时无刻不处于被管控的状态,供儿童与真正的自然接触的空间大幅度被压缩,儿童被放到特定的模具里进行雕刻,儿童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空间也被压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孩子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对清晰的亲子关系边界的需求则越发强烈。

2.对父母:社会安全感的降低与补偿性的参与孩子的生活

(1)陌生人社会下安全感的降低

中国在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在新的陌生环境中,诱拐、欺凌等事件常有报道,而儿童的天真单纯往往就是不法分子的突破口[9]。父母对社会的安全感降低,势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边界。家长会为了保障孩子的“绝对安全”,过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对此,家长常采取的保护手段有:偷看孩子的日记或手机以确保孩子没有和一些“坏孩子”交往、过度限制孩子的出行、过度夸大环境的危险性以灌输“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才是安全的”观念等。在陌生人社会下,家长以“安全”为由,以牺牲亲子关系边界为代价,换取孩子生存的安全指数上升。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身”大于“心”的亲子关系文化的国家——常见的表现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候大多是“吃饭没”、“身体怎么样”等有关生存的问候,而少有“今天心情怎么样”、“最近开心吗”等有关生活的问候。愈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家长愈会牺牲尽可能多的亲子关系边界以换取孩子的“绝对安全”。

(2)父母补偿性过度参与孩子生活

家长因过长的工作时长而缺少亲子共处时间,这会导致家长补偿性地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加班已是常态,他们的上班时间与部分下班时间都被工作所占据,所以他们拥有的工作外时间十分有限。在工作时,父母的亲子共处的需求与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得不到不满足的,那么父母脱离工作后就会补偿性地满足该方面的需求。

但是,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父母该需求的量是有限的——比如父母可以从日常与孩子的聊天中了解孩子当日的生活,但却不能在一次谈话中要求儿童讲述他一周、甚至一个月的生活,该需求的满足本应是量的积累。那么这些忙碌的家长们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了解孩子,就有可能突破亲子关系的边界去搜寻自己需要的“材料”——比如通过偷看孩子的日记了解孩子的生活。

(二)孩子安全感来源的变化

孩子安全感来源的发展影响着孩子对亲子关系边界的需求。随着孩子慢慢完善自我功能、形成独立人格,其需要的安全感的来源从父母慢慢转到了空间环境,而亲子关系边界能很好地为孩子营造私人场域。

1.婴幼儿期的安全感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抚养者。心理学对依恋[10]的解释是:孩子早期通过哭、笑、牙牙学语等方式与抚养者建立了情感纽带,这会使得抚养者精心照顾孩子。通过父母的照顾,孩子从父母那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

2.儿童期及之后的安全感

但随着孩子自我功能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所需的安全感也随之改变。第一,基于建构主义观点,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在主动建构着对环境的认知,孩子的私人领域——比如卧室、学习空间等,在建构时是少有父母参与的,当这些场域只存在那些已经被建构入该领域的人或事物时,孩子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舒适的;第二,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安全需求,即需要一个安全、有秩序、能免除恐慌的环境。根据以上两个观点,当不属于该场域的人或事物——比如父母,未经允许突然闯入时,就会让孩子觉得该场域的秩序受到破坏,从而引起恐慌,导致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当孩子逐渐具备自我功能,他的安全感需要从一个稳定且有秩序的环境中获取,这就使孩子对亲子关系边界的需求则更加明显。

(三)父母在认知上存在的问题

1.停滞于早期相处模式

部分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还停留在父母控制阶段,属于相处模式的停滞。在一位高中心理老师对家长不让锁房门的原因做调查时,有的家长不让锁房门是为了禁止孩子的独立主权:“房子都是我买的,他有什么资格甩脸色?”[11]

在孩子0-6岁时,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是父母控制,即父母为孩子做绝大多数选择[5],这是亲子早期的相处模式。但是,随着孩子自我功能的形成及发展,很多父母未能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换亲子相处模式,而是仍然以早期相处模式进行相处。正如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抱怨道:自己的孩子都这么大了还需要父母帮着做很多事。这看似是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实则是父母仍以早期相处模式与孩子相处,继而为孩子提供了可依赖的环境。孩子处于发展中,而孩子所需的亲子关系边界也在发展时,当父母的认知固着于早期的亲子关系边界时,当下的亲子关系边界就会被父母突破。

2.投射与自我修复

家长跨越亲子关系边界的原因可能是家长把“未完成的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想通过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愿望,继而对自己有遗憾的童年或其他时期进行自我修复。Z先生的孩子在物理考试中发挥失常,Z先生亲自做了试卷,结果分数比自己的孩子还高。Z先生还用心良苦地给孩子买教辅、指导等,但孩子却不领情[12]。首先,该家长似乎在以一个思维发展健全的成人身份对“当时物理成绩没这么好的自己”进行自我修复;此外,该家长的行为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学习空间被侵入,但家长却陷入了自我感动,进而形成了对亲子关系边界的挑战。

细品父母说的“一切均为了孩子”,在这现象背后其实是父母在自我修复,通过继续自己童年或者先前“未完成的事件”,以此来修复与自己的关系[13]。家长在孩子身上继续“未完成自我”,潜意识下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延申,这是跨越亲子关系边界的表现——家长尝试把自我意识“复制”到孩子身上,这明显跨越了亲子关系边界的意识边界。

3.家长的心理控制

家长的心理控制指家长不直接告知孩子期望,而是间接地操纵孩子的感受、思想,从而使孩子做出家长期望中的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则会面临家长的消极情绪或情感上的抛弃[14]。家长依据自己理想中的孩子的模样来培养孩子,很多时候甚至不顾孩子的反对,执意以“为你好”的借口对孩子进行控制。家长的心理控制行为,首先,跨越了亲子关系边界中的意识边界——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其次,这种行为往往还会以时空层面的控制为手段——比如当孩子做出违背家长意愿的行为时对孩子实行禁足,这明显突破了亲子关系边界中的时空边界。家长的高程度心理控制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均与父母心理控制程度均呈正相关[15]

三、亲子关系边界所面临挑战的改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的亲子关系边界所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在建构私人场域、安全教育、父母陪伴、自我暴露和教育学知识运用这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家长允许孩子建构私人场域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孩子的私人场域的稳定存在能给孩子安全感;从构建自我同一性的角度看,一个不受父母干预、可以自由与同伴交流的场域能促进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7]。本研究对此给出的对策是:第一,允许孩子拥有手机,让孩子在手机里进行私人场域的建构和同伴交流;第二,不随意进入孩子卧室,让孩子的空间私人场域保持完整,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安全感;第三,不翻看孩子的日记,让孩子拥有一个不被干扰的自省空间。

(二)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为了提升家长的安全感,从而让使家长不跨越亲子关系边界,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意识与行为上的安全教育:第一,家长在对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上,家长应尽量采用客观不偏激的观点来让孩子意识到外界存在着危险,切忌不可为了“药效”而肆意加大“药量”——通过夸大危险让孩子乖乖守在父母身旁;第二,家长可以训练孩子相应的安全技能——比如,家长警戒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后,扮演陌生人来敲门,用各种语言引诱孩子开门,通过多次练习与纠正,使孩子习得“不管陌生人说什么都不给陌生人开门”等。

(三)父母需积少成多地陪伴孩子

家长首先应该明白,对孩子的陪伴与了解应该是日常行为,而不是补偿性“暴食”行为。忙于工作的家长该如何保持与孩子的日常交流呢?第一,将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任务化。家长可以尝试把与孩子交流当作一项任务,规定每日交流时长,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每次工作计划中;第二,采用留言式的交流。对于工作实在太忙、回家时孩子已经入睡的家长,可以采用留言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比如在家设置一块留言白板,或者使用平板电脑、学习机等文档功能。孩子可以在上面与家长分享生活,而家长也可以对孩子的留言进行回复。

(四)孩子适当对父母进行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即对他人袒露自己的心声、想法等,若恰当使用可拉近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在家长想要跨过亲子关系边界来满足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时,若孩子主动向家长展露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法,就能遏制住家长想跨越红线的倾向。第一,当家长已经被动得到了一些满足后,他们就有可能思考自己是否还需要通过主动跨越边界的方式来获得满足;第二,孩子还可以在交谈中,根据对输出内容的把控——比如拒绝讨论某些问题,以此在交谈中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亲子关系边界的位置,从而使家长能够意识到亲子关系边界的存在。

(五)家长学习运用与教育相关的知识

家长不仅需要根据控制三阶段理论理论来把握亲子关系边界,还需要提升元认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监控自己有无越界行为。第一,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来把握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家长可以根据控制三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0-6岁——父母控制阶段,父母决定孩子大部分选择;6-12岁——共同控制阶段,父母监督指导孩子自己做出大部分选择;12岁以后——儿童控制阶段,这时候大多数选择都应该让儿童自己做出[18]。在因阶段进行的教育中,需要遵循的准则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所以父母都应该铭记于心的。第二,提升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对自身认知的计划、监控与调节的能力。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对自己问“为什么”,以此来认识自身的思想及自身行为背后的思想——比如家长下意识地对孩子的某种行为而生气时,就需要问问自己:“孩子真的错了吗?是我的什么观念认为孩子是错的?我的观念一定是正确吗?”,以此深挖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加了解自己。良好的元认知能力能够使家察觉到自己的投射与自我修复、心理控制,以此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降低对孩子的心理控制程度。

参考文献:

[1] 孟育群.关于亲子关系的几个问题[J].教育论丛,1993(02):11-15.

[2] 曾仁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7-20.DOI:10.19406/j.cnki.cqkjxyxbskb.2014.10.007.

[3] 白晓君. 员工心理边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9.

[4] 葛虹宇. 高中生亲子心理边界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厄内斯·特哈特曼.《噩梦—噩梦的心理与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朱秀凌.控制与协商:手机对青少年“私人场域”的建构与入侵——基于中学生家庭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01):48-54.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5.01.009.

[8] 黄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3):21-26.

[9] 何颖.陌生人社会儿童之善的限度——以《心中的“110”》为例[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9,57(09):32-34.

[10] 刘金花,邓赐平.《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1] 古采凤.孩子的房门应不应该反锁?——浅谈中学亲子关系边界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0):73-74.

[12] 肖玉浩.做有边界意识的家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0):1.

[13] 王晓明.边界清晰——营造健康亲子关系[J].大众心理学,2016(10):33-34.

[14] Kerig, P. K. (2005). Revisiting the construct of boundary dissolution: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 5(2/3), 5-42.

[15] 蒲睿,戴丽帆,罗鹏,汪俊华,李曦,张江萍.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6):863-866.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7.

[16] 钱如俊.亲子关系需要适当的心理边界[J].中华家教,2019(Z1):124-125.

[17] Jacobvitz D, Hazen N, Curran M, et al. Observations of early triadic family interactions: Boundary disturbances in the family predict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middle childhood[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4, 16(3): 577-592.

[18]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The Connotation,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oundary in Family Education

Abstract:The boundar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a dynamic defense line set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level of time-space, and it is based on the need for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parents and child. Parent and child who stays in their own area that divided by this boundary stays in a peace mind. The degrees of clarity and limit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hange with children growing up. The existence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oundary is meaningful to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comfor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t present, the challeng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oundary is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ldren's needs for the boundary and parents' needs to cross the boundary,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hase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ense of security and the problems of parents' cognition are all aggravating this challenge. This study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maintain the boundar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that intensified challenges: parents allow children to construct private fields, parents to provide safet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parents to accompany children, children to properly self-exposure to parents, and parents to actively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education.

Key word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oundary; psychological boundary; family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