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高中,迈向新的阶段,意味着孩子的独立之旅开始了,孩子所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生活节奏、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很多家长都表示很想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适应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体验:双手十指紧扣,然后现在再改变两只手指交叉的位置,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打破常规习惯的时候,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不适应。适应需要时间,一般来说,孩子会在一到两个个月的时间逐步适应好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一、高中孩子的心理特征
14到18岁是青春期中期,核心问题是身份认同,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们进入了心理断乳期。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孩子了,而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成年人。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将来的不久后要经历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将会对他产生长期的影响。——怎么度过这三年?要不要上大学?要上什么样的大学?
他们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过去,憧憬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很关注自己在父母老师、同龄人的眼中的样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能力?我可以做什么?过去的我如何?未来的我如何?正是这些思考,让我们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有的孩子感情变得内隐,内心世界活跃,有的孩子会产生迷茫、自我怀疑和痛苦,有的孩子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其实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家长需要适应孩子的这些变化。
二、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呢?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希望能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出于内在动机做一件事,通常是为了满足三种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对应的就是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三感。自主感(Autonomy)是三种里面最重要的,指的是人们需要感受到他们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胜任感 (Competence) 指的是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归属感 (Relatedness)指的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有一种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
高中生活开始之初,家长可以怎样帮助孩子提升这三感,助力高中生活的适应呢?
第一,提升自主感。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自我认同,提升孩子自主感也是发展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经典的研究:养老院里的老人在研究中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告知“护工会负责管理你的健康”,他们不论吃什么干什么陪护人员都会一一精细安排;而第二组就需要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些事情,一年半后查看两组老人的状态,看似不幸的第二组和什么要求都能被满足的第一组比起来,他们更快乐、更有活力、也更健康。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活着的比例比另一组高出一半。两组老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后者有自我选择的能力,能够自我决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能否自主选择对人生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高中学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外部的压力和奖励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要真正让孩子取得一定成就,父母还是要从内在动机着手。比起威逼利诱,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眼前的事,并鼓励他们自己做出决定。例如,在生活上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自己去准备所需的物品,尊重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以倾听的角色走进孩子,以好奇的口吻去了解孩子,以孩子信服的语言打动孩子。
孩子的自主性一旦形成,就能催化出对待事物本身的内在动机和追求挑战的意愿。而后,如果他们能够完全胜任这件事,并能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归属感,那么他们做这件事的自主性就会再度加强,推动他们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二感是胜任感。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有些知识虽然初中学过,但是没有掌握牢,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这就是“陡坡效应”。
对成绩的落差可以重视但不用焦虑,家长不妨引导孩子看到高中三年是耐力和持久的比拼,不是要跑得快而是要坚持。
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忍得住不批判和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进度。多使用“我相信你……”“我看到了你……有了很大的进步”的正性语言。
第三感是归属感。
归属感可以让孩子的心更安定——认同自己的学校,信任自己的老师和同伴是建立归属感的重要方面。请家长不妨问问自己和孩子,对于即将升入的高中,你和孩子都了解这所学校,都认同这所学校吗?也许一部分孩子是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可以肯定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但也可能有一部分孩子,是带着些许遗憾的,那作为家长更要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期待,尽快找到归属感。
比如,A生初中成绩不错,但是中考没有发挥好,上不了他最心仪的高中,有点失落。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失落的情绪。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消化这种情绪,等情绪平复后,家长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例如从这次的失利中吸取经验,化作未来三年的动力。
为了建立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家长自己要先认可学校和欣赏学校,比如安排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学校,或者和孩子一起通过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做好对学校的了解,尽可能地发掘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并和孩子讨论,家长对孩子学校的肯定,也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
对于第一次开始住宿生活的高中生,家长一定要提前锻炼好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如果孩子对家人有强烈的依恋,对人际有担心,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寄宿生活的适应和锻炼也是孩子成长的机会。相信孩子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家长可以选择通过:
一封家书;
一次亲子间的谈话;
一次有纪念意义的出行;
办一场标志性的聚会……来认可和鼓励孩子,祝贺他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孩子进入高中,意味着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一个向外走的过程,允许孩子有短暂的不适应,会遇见困难,会和父母抱怨。家长只要向孩子呈现敞开的状态,接纳孩子的情绪。他回来时,家是他温暖的港湾;在他离开家时,家长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也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和进步,相信孩子一定会安心地勇敢向前。
作者:周虹
工作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详细通讯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永发路3号雅居乐锦城花语集21-2205
邮编::50008
电话:13763374878
参考资料:
[1]朱海梅,让心理与学业同步成长——与家长谈初高中的过渡与衔接[M].《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7),p78.
[2][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等著,叶壮译,自驱型成长[M],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