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我们与焦虑的对话

皆有焦虑

从来,焦虑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的成长故事中,只要我们在,焦虑就一直存在,焦虑能提醒我们专注,给予我们动力,减少我们出错,也可以助力我们成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升级转型期,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大环境无形中提醒着我们:焦虑已逐渐成为了最普遍、最正常的现象。

曾有人告诉过我:“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可见焦虑是无处不在,却又合理存在,换句话说我们是社会集体“焦虑症候群”,人人皆有焦虑。身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更是无法置身事外。

我自己是一位二孩妈妈,我承认我时常会存在焦虑情绪。每当我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状态时,我会有些愕然,但很快会意识到其本身并不可怕,我更会有一丝安慰,因为我能觉察到我的焦虑,我能接纳焦虑的合理存在,下一步我知道我该与焦虑好好对话了。

    

觉察焦虑

   日常会有这样的一些画面:

   当我连续5分钟是独自发表,孩子没有回应时,是我焦虑了;

   当我催促孩子改变某个行为,孩子越催越慢时,是我焦虑了;

   当我为孩子安排好一天计划,孩子无动于衷时,是我焦虑了;

   其实我们期望任何改变的背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在孩子没有朝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启动改变时,我们会不经意间说话声调上扬、心跳加促、对孩子指手画脚,甚至面红耳赤、摩拳擦掌,有时还会伴随食欲或睡眠改变、注意力障碍、易激惹、精力减退等等。曾有家长说,“那一刻,真想手撕孩子的心都有了,别家的孩子总能做好,为何偏偏就自己的恨铁不成钢!”是的,此时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看到了自己的焦虑”。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接纳焦虑

邀请大家思考这样的画面:

如果孩子上课走神老是注意不集中时,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校老是违反纪律屡教不改,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的是外攻性的行为问题,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回到家里不爱说话躲在房间,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凡是重大考试都会发挥失常,您会怎么办?

    对于以上情况,很多时候我们着急管控孩子的行为,我们总是焦虑地急于教给孩子生活的道理、正确的做法,却忘记了面对孩子的情绪。试想一下,在一个只讲道理的家庭中,往往是我们讲赢了,孩子却受挫了,我们“赢了孩子”并不代表“赢得孩子”,孩子习得的沟通模式或是“沉默”或是“爆发”,今后他在面对人际交往、社会适应问题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记得一些家长在跟孩子谈话时,认为“我很懂孩子,我把自己都说得感动了,也把他感动了。”但是,为什么谈完了一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为什么没有用呢?曾经我们习惯扮演孩子的旁观者、控制者、挑战者,然而我们对孩子的阻力越大反抗力便越大,问题的反弹情况也越发严重。正如现在热点的孩子使用手机问题上,很多孩子陷入过度迷恋手机,家长越是强加管束,越是严重破坏了亲子关系,导致孩子的叛逆期延长,可见手机问题只是表层,真正问题是亲子互动模式。

    其实,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对家长而言只是一次错误事件,但对孩子个人而言则是一次心理危机事件,这时他会产生后悔、内疚、恐惧等复杂的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可能会走极端。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先处理他们的负面情绪,给予人文关怀,待情绪稳定后再来说批评教育,恰当的教育化危机为生机,可以创造春风化雨般的神奇。

    因此,在心理辅导上,我们往往会强化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接纳。作为家长,要接纳孩子只是孩子,接纳孩子问题的出现,接纳自己对孩子问题的焦虑。我们认为,没有接纳,就没有有效改变的可能。

如何才能更好地接纳呢?如果说默念三遍“亲生的”无效的话,我们不妨培养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学会把问题和行为区分对待。事实上,每一位孩子都有一定的问题行为,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问题孩子。看懂孩子的背后需要,理解他的感受,并把行为和人区分看待,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传达给孩子信号——“尽管我不赞同你做的这个行为,但依然接纳、尊重和爱着你这个人。”因此,策略上,我们建议家长在管控孩子行为时要先关注其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过理论,我们可以很好的解释孩子行为问题的原因,并接纳之。如果孩子频繁出现外攻性行为,会否是在获取安全的需求?还是说他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受到了挑战?准确关注其心理需求,才能准确定位出教育方向,避免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人说,“孩子的叛逆是家长忽视孩子精神层次的需求造成的。”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当我们看到了焦虑,看到焦虑背后的心理需要时,便能顺其自然地接纳焦虑,带着焦虑与孩子的成长前行,这种状态便是最佳的。在这,分享一个小提示:当你在教育孩子时,发现自己或孩子激动愤怒时,请学会冷却,停下来不对事,好好倾听不着急说话。或者尝试空间分离(自然地暂停对话,走到另一个房间去),让身体和情绪放松,默数呼吸,做做蝴蝶拍放松操,让心理从事件中抽离,待双方平静下来再谈。换句话说,接纳便是按下暂停键,停一停、缓一缓,从而理清解决的思绪。

与焦虑对话

过去我们对孩子的需要是吃饱、穿暖、生理上不生病就好,但现在标准不同了,当代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得以前所未有的最大化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有更多关注、更多关爱、更多尊重、更多参与。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应该主动培养新型的关系,我们要开始扮演孩子的陪伴者、共情者、支持者,以下我想分享一些“与焦虑对话”的沟通套路:

1、多表达“我向信息”:从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你一定可以的!”“你的能力不会比别人差!”到“我想你可以尝试怎么做?”、“我愿意陪同你一起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拉近距离?”(理由:“我向信息”让人更易于接受,没有强迫感。)

2、多表达共情、同理: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然后向孩子表达出来你的理解,而不是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事物。告诉孩子“我感受到了你的情绪,我和你的情绪待在一起”,不去评判。(理由:孩子感到了被理解,情绪得到了释放,就能迅速恢复理智。)

3、多寻找例外的资源:帮助孩子寻找曾经或当下的闪光点。“在什么情况下你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问题你会显得没有那么糟?这时候有哪些不同情况发生了?当时你是如何做到的?”(理由:相信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孩子的积极潜能。)

4、多借助一致性沟通:“陈述事件——表达感受——解释感受——提出希望”。如,“当我看到你做作业那么马虎时,我很担忧,因为已经提醒你很多次了,你却越来越马虎,我希望以后你能慢慢改掉坏习惯。”(理由:解释自己的感受,将无效沟通转化为有理有效。)

以上是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说对了,孩子感到安全,可以讲出担心与困难,家长的焦虑可以渐降;若说不对,孩子觉得难受,宁愿沉默和伪装自己,家长的焦虑自然升级。然而,家长还应知道,比语言更重要的是关系,在问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最先维系的仍是亲子关系,关系大于方法!在我看来,当孩子觉得我们是支持,而不是压力,他的成长道路有话可说、有路可退、有家可回;当我们觉得孩子是陪伴,而不是挑战,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能彼此温暖,彼此照顾,共同面对困难。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孩子们值得我们持续去焦虑、去努力。往后余生,我们一起慢慢修练吧!与大家共勉!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