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庭教育中的“锚”——父母同理心

家庭教育中的“锚”——父母同理心

        [摘要]

        家庭教育“得法”,才能培育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教育又是“法无定法”,贵在“锚定”。父母同理心正是保证家庭教育具有稳定性、充满力量感的锚。父母同理心是在亲子关系和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理解、接纳、共情、示范。父母同理心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如果父母缺乏同理心或同理心水平较低,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信任能力与表达爱的能力,较难与他人建立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感同身受、积极印象、同理心沟通、角色扮演等练习提高父母同理心。

        [关键词]家庭教育 同理心 镜像神经元 亲子沟通

        一、同理心

        (一)同理心内涵

        “同理心”一词最初用于美学领域,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菲舍尔1872年所创造,描述人在观察和了解艺术品时,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投射其中,被其感染,进而达到交融合一的现象。后来,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廉·狄尔泰借用来描述一个人进入他人内心世界,并了解他人情感和思想的心理过程。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E.B.蒂奇纳等都对同理心的内涵作了诠释,他们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都指出同理心是感知他人内心世界,并引发相同感受和作出一定回应的能力。本文在此略作小结: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能力。同理心不等同于同情心,同情心是可怜别人的遭遇,同理心则是体会和别人一样的感受,更多表现为共情。

        同理心是一种情绪智力、能力,其生理基础是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一群特殊神经细胞,最早是在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在实验中发现。实验证明在猴脑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因此,镜像神经元的功能是迅速理解他人意图、体验别人的情感,是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镜像神经元还被称为共情神经元,有些研究者大胆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同理心包含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认知同理心是指对他人情绪的感受和对情绪经历和行为的认知。具体过程是通过想象跳跃,视角转化,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上,理解其他人有不同的经验、喜好与世界观。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明,4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认知同理心。情绪同理心是指对他人情绪的认同而获得的情绪体验和反应,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感染,以及情绪回应。认知同理心和情绪同理心共同决定着同理心的性质、内容、强度和方式。有些诈骗犯,比如骗老人时,只是运用了认知同理心,理解老人的想法;打情感牌只是诈骗的手段,而从未在情绪情感上真正关心老人。

        (二)父母同理心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既养育着孩子,又是孩子接触世界的情感寄托,是孩子生命中极强大的力量。父母有能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父母也能撤回对孩子的情感,因此,孩子最终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否具有良好的同理心。父母同理心是在亲子关系、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理解、接纳、共情、示范等。父母同理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孩子身心成长规律,这样才能理解和感受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二是无条件接纳,父母做到这点,才能跟孩子共情;三是以身作则,父母的正面示范才能给予孩子模仿,形成积极经验。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指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同理心——也就是我们的同理心环境,对于我们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二、父母同理心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未来的情感发展状态之间具有因果联系,如果父母缺乏同理心或同理心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呈现如下特点:

        (一)忽略孩子的情绪。表现为父母不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各类情绪,尤其是孩子的烦恼、困惑、悲伤。如果孩子经常被冷落,会缺乏安定的依附关系,损害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的能力,而这正是情绪同理心的基石。对罪行最严重的暴力罪犯的研究表明,他们早期的成长经历中,情绪长期受到忽略。

        (二)不理解孩子的情绪。表现为父母缺乏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便想当然地评判孩子,或者自说自话自己的观点、看法。当孩子感到不被倾听,不被理解时,一种不被重视的愤怒感和渺小感便会油然而生。

        (三)否定、指责孩子的情绪。有情绪是每个人的本能,因此孩子表现出正面或负面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有些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于是便否定甚至指责孩子的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父母这种暴力消除情绪的行为方式反而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极度戒备,成年后虽然善于感知他人感受,但会常常情绪紧张、喜怒无常。

        (四)讽刺甚至在无意中羞辱孩子。羞辱感与愧疚感不一样,适度的愧疚感可以触发孩子的同理心痛苦和力求弥补的意愿,从而去关注并修复社会关系。而羞辱感会让孩子感到被拒绝、被排斥,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不配得到别人的关怀,从而割断与他人的情感相通;严重的会导致自我憎恨,嫉妒、猜忌和对他人的仇恨。因此,父母的羞辱很容易形成孩子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另外,父母同理心不足会形成共情较低的行为模式。孩子的大脑在持续反映他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周遭世界,他们会观察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困扰时的行为方式,并无意识地模仿,形成自己的行为经验。因此,孩子是家庭和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样子其实是家庭的样子,孩子的人格是他的成长环境塑造的结果。

        总之,如果父母的同理心意识不成熟、不充分或存在缺陷,那么孩子的安全感、信任能力与表达爱的能力就可能受到影响,适应能力、独立意识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处世态度,较难与他人建立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关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如何提高父母同理心

        (一)感同身受。调动自己与孩子的情绪保持同步,与孩子同喜同乐,这样同理心准确度最高。当看到孩子哭泣时,很多父母感到烦躁、焦虑、担心、恼怒,这就没有感同身受;只有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的悲伤,同时自己也感到难过,才是对孩子既有认知同理心,又有情感同理心。足够好的父母需要本能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并愿意去满足这种心理。

        (二)积极印象。父母对孩子的印象会在无形中让自己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因此,父母应对孩子饱有积极的、可塑的印象,避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父母的肯定信息会与孩子的正向情绪相呼应;而一旦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会形成刻板印象,从而不注视孩子眼睛,不倾听孩子心声,最终也“培养”了孩子的冷漠。认可孩子每天的努力,称赞孩子追求上进的点滴行为。同时,认识到孩子的难处,明白孩子克服阻碍自己实现理想的障碍是很困难的,让孩子感受到虽然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但父母依然不会因为他们的不足而指责,感受到父母的包容之心。父母可以多回想孩子令自己开心的经历,然后把正面感受带到与孩子沟通中。

        (三)同理心沟通。以下介绍“同理心沟通三步法”:第一步,倾听。强调两点,一是要听完,同理心沟通应避免不等孩子说完便打断孩子说话;二是倾听时去感受孩子的需求和情绪。亲子沟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弄懂孩子需求,孩子也没弄懂我们的需求,只有领会到孩子语言和情绪背后的需求,父母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需求。第二步,表述对孩子需求和情绪的理解。方法有三个,一是复述孩子讲过的话;二是用中性的、不带价值判断的语言把孩子的讲述转化为问题,重新讲给孩子听;三是如果孩子没有言语,只有悲伤、烦躁等情绪行为,父母可以协助孩子讲出自己的感觉、需求和内心感受。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听懂了、理解了。第三步,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后,提供积极建议和父母能给予的帮助。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积极建议能帮助孩子增强能力,快速成长;父母的适当帮助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积蓄心理能量。在此举例说明发挥父母同理心,与孩子共情的四个段位。

        孩子:“这几天我的两个好朋友不太理我,我不知道我做错什么了”。

        第一段位父母:“没什么,同学之间磕磕碰碰是正常的”。这表明父母听到了,但没在意,没感受到孩子的情绪。

        第二段位父母:“哦,你两个好朋友不理你了”。听进去了,并有关于事件部分的记忆,可以重复事件内容,但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第三段位父母:“你说朋友不理你可能是你做错了什么”。听懂了,能理解,但没有协助孩子表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第四段位父母:“你说可能是你做错了什么让朋友不理你,因此你感到委屈和难过。”“你看适当的时候可不可以和朋友沟通一下?”体会到孩子的情绪、情感,并建议用沟通的方式消除困惑和烦恼。

        父母与孩子同理心沟通时,语言把事件和感受描述越深刻,越能促使孩子产生强烈反应,越能增强和深化彼此表达同理心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理论的科学基础是米德的角色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父母同理心中的角色扮演是指设定一种情景,让父母通过想象转换角色,变成自己的孩子,塑造一个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场景;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体验在这种言行和情绪下的感受;然后评价自己的状态并与自己互动。角色扮演能能促进父母的情绪投入,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的状态,去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对孩子情绪和需求的准确感知,提高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能力。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践角色扮演:父母从孩子角度写下自己的不当言行——想象孩子面对这种言行的感受和想法——从孩子角度回应这种不当言行。

        (五)做情绪主人。当一个人的情绪强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种知觉几乎都临近失灵。根据脑科学的解释:大脑由里到外分为三层,第一层负责“反射”,第二层负责“情绪”,第三层负责“理智”;而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当情绪强烈时,大脑的第二层就占用了大量的能量,进而使得负责理智的大脑层因缺乏足够的能量而进入休眠状态。当父母对孩子产生强烈的生气、发怒、担忧、焦虑等情绪时,会让父母的情绪断裂,便很难或者不会产生同理心,从而忽略孩子的情绪。因此,父母需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感受力,情绪脑才能接收和模仿孩子微妙的情绪信号,从而以同理心相待。

        (六)勤于内省。父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便开始了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带来的结果是“做父母”比做其他工作更容易犯错,更具有养育不当的风险,因此父母需要经常反省,不断学习。内省可以帮助父母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自问来内省: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我理解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吗?我与孩子之间的误解源于什么?我做出怎样的改变可以让亲子关系更亲密?孩子觉得我是怎样的父母?通过不断自问自答,会与孩子在情感上慢慢合拍,感受到孩子的处境。

        父母拥有了同理心,就能给予孩子同理心陪伴,与孩子同理心互动;孩子才能在同理心环境中,习得父母的同理心行为,从而培养孩子同理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里夫金.同理心文明.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10月第1版.

[2] 罗曼·无兹纳里奇著,黄煜文 林力敏译.同理心.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月第1版.

[3] 丹尼尔·戈尔曼著,黄煜文 林力敏译.情商.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4] 亚瑟·乔拉米卡利著,耿沫译.共情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4月第1版.

[5] 马歇尔·卢森堡著,梁欣琢译.非暴力沟通实践篇.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