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运用契约式沟通,应对孩子手机依赖——五大原则与七个技巧

孩子的手机依赖问题困扰着广大家长,众多家庭呈现出如下局面:不提手机,母慈子孝,一提手机,鸡飞狗跳。不少中小学生已经出现手机成瘾,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亲子关系高度紧张。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手机依赖,预防手机成瘾,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更大背景上,当代父母较上一代父母面临更大养育挑战,这不仅体现在新时代孩子面临更多外部诱惑(如手机唾手可得,可以随时随地玩精彩刺激的游戏),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游戏成瘾),更体现在新时代孩子更追求自由与尊重,更注重维护自身权利,致使其叛逆行为也更普遍更严重。除了面临更大挑战,父母们还常遭遇如下困境:一管就叛逆,不管就放纵。那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呢?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1]在其著作《孩子:挑战》中指出:“父母应改变强权,建立基于自由与责任的新方式。不再强迫孩子顺从,而应该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守规则。”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本文推荐一种既尊重孩子的权利又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既让孩子享受自由又让孩子遵守规则的方法:契约式沟通。但在介绍契约式沟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应对孩子玩手机的两种常见方式。

第一种应对方式:完全不给孩子手机。如果孩子主动要求完全不要给自己手机,这种方式是可行的。然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因为家长完全不给孩子手机,往往并未征得孩子的同意。这常导致孩子格外叛逆,导致他们背地里报复性地玩,也更易上瘾。与之相反,在父母的强权下,有的孩子则变得过于顺从,唯唯诺诺,毫无逐渐。

第二种应对方式更常见,不妨称为“拉锯式”。即在给手机时拉锯一番;在孩子玩手机时,父母在焦虑的驱使下时不时走到孩子身边,或去敲孩子的房门,或一直坐在孩子身边,孩子则常感到父母的干扰,导致玩地很不痛快;在收手机时又经历一番拉锯,并常伴随矛盾的升级,出现言语攻击。

可见,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很大缺陷,导致父母们常面临“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的困境。为克服这一困境,本文推荐使用契约式沟通帮助孩子管理手机,即亲子双方先分别提出自己认为适宜的玩手机时长,然后互相妥协,确定一个双方都同意的玩手机时长或时间段,然后根据契约,父母在约定时间给孩子手机,孩子则在约定时间上交手机。然而,如何让亲子双方愿意签订契约,乐于履行契约,则需要家长们掌握契约式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其原则是基础,因此我们先讨论原则,再讨论技巧。

一、契约式沟通的原则

(一)改善亲子关系,打好沟通基础

有的父母采用了契约式沟通来处理孩子的手机依赖,但收效欠佳。究其原因,往往是亲子关系不良,孩子感到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父母经常指责孩子,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很少肯定鼓励孩子,因此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也不愿签订或履行契约。实际上,只有改善亲子关系,为沟通打好基础,才能发挥出契约式沟通的威力。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呢?下文的心法均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此外,笔者建议家长们可以去手机及游戏以外的领域改善亲子关系。比如和孩子一起运动,聚餐观影散步旅游,以及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如电视剧《小欢喜》中父亲通过和叛逆的儿子一起参加儿子热爱的赛车运动,逐渐敲开了与儿子沟通的心门)等等。

(二)深度共情,理解孩子

在孩子玩手机问题上,绝大多数家长都能理解孩子有玩手机的需要,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把手机给孩子玩的一个原因,但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手机,很晚才做甚至不做作业?孩子就不担心影响学习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加深对孩子的理解。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沉迷手机,很晚才做甚至不做作业?常见的原因是:孩子自制力差,懒惰,不愿意学习。那么,有其他原因吗?有更深层的原因吗?

我们可以通过共情来理解孩子。所谓共情,指的是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或经历,用他人的参考系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并给出回应的能力[2]。如何做到共情呢?我们可以思考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处境或经历,在大脑中调取相关经验,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理解他人。

比如针对孩子玩手机拖延作业的情况,我们可以回忆一些自身的类似经验:如我们玩手机拖延工作的经历。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呢?除环境因素(如手机的诱惑很大)外,往往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尤其是任务很难或我们不愿完成的时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常看到成绩越落后的同学,越沉迷手机。常常是因为他们学习基础太差,而学校采用统一教学内容及统一作业考试,学习同样的内容,基础差的同学遭遇了更大的困难,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借用自身相似处境去理解他人是一种有效的共情方法,但由于自身处境与他人处境常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为更深入共情他人,我们还可以区分自身处境和他人处境的差异,从而深入他人处境。而当我们真正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处境中,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可能比我们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比如,他们面临更大更直接的竞争压力,频繁的考试,不堪的成绩与排名就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时刻提醒着自己的落后与无能(相比之下,我们的办公室并不会张贴职员业绩评比排名);相对于成年人的任务,孩子的任务往往更缺少自主权(比如工作或多或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或多或少是我们喜欢,擅长或能接受的,而孩子则必须完成很多他们既不喜欢也不擅长,并且无法选择的任务);他们更容易遇到难度远高于自己能力的任务(尤其统一教学制度下学习基础差的孩子)等等。

然而,共情到此并未结束。因为共情还需要给出回应。有时父母的一句理解,就能开启孩子的心门。比如,笔者曾经通过契约式沟通帮助过一个因孩子手机依赖深陷苦恼的家庭,后来他们回忆,最初打开孩子心扉的是父亲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父亲写道:你中考超长发挥,所以你的基础比其他同学差,我们知道你的压力比其他同学更大,你需要更多的时间通过手机获得放松,这是人之常情。

第二个问题:孩子就不担心影响学习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拖延工作,是否会感到焦虑和自责呢?将心比心,孩子也是如此。

虽然我们可以从认知层面推理出孩子也会感到焦虑和自责,但为何在感受层面,我们依然觉得孩子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学习,一点也不重视学习呢?这很可能是因为,共情需要主体意识到自身与他人之间存在差异,采用他人的标准去理解他人,并且不做评判。正如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3]所言,共情需要对他人“不做任何评价”,并且“要抛开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采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他人,就会导致对他人的理解发生偏差,并且做出不利反应。比如,在适当的玩手机时长上,双方往往存在差异。家长可能觉得玩半个小时就够了,但孩子觉得玩两个小时比较合适。当孩子玩了一小时后,家长便感到焦虑,而孩子可能需要三小时后,才感到焦虑。三小时后,孩子在焦虑和自责的驱使下,准备放下手机开始学习,此时若父母予以责备或讽刺(“呦呵,你还知道学习!”),孩子的逆反心理便会被激起,导致故意拖延,即使其原本准备开始学习。如果父母深度共情孩子,理解孩子其实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孩子也会感到内疚和焦虑,只是标准和我们存在差异。然后,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孩子,那么父母就更愿意鼓励孩子主动开始学习的行为,从而让孩子更愿意学习,并且改善亲子关系。

(三)权责对等,尊重平等

权责对等是契约式沟通的精髓。所谓权责对等,即个体既享受一定权利,又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当亲子双方均同意孩子玩两个小时的手机,在签订了契约之后,一方面,父母享有在约定时间到达后收回手机的权利,同时父母也承担给孩子手机,并且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不干扰孩子的责任。另一方面,孩子享有玩两个小时手机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约定时间到达后上交手机的责任。

不难看出,这样可以减少亲子双方在给手机和收手机时的拉锯和摩擦,还可以让父母在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中,不用一直担心孩子会玩过头,孩子也可以在不受干扰不用焦虑不用内疚的情况下,痛痛快快地玩,从而实现高质量娱乐,真正从玩手机中获得放松。不仅如此,让孩子享受玩手机的自由,又给予规则的限制,既要求孩子,也要求父母,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感受到双方的平等,同时也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而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亟需汲取的心理养料,亟需培养的心理品质。

(四)要求自己,以身示范

尽管绝大多数父母都认同契约式沟通的好处,很多父母依然很不放心,担心孩子不愿接受或履行契约。在帮助不少父母处理孩子手机依赖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除非亲子关系极度恶劣,孩子手机成瘾极为严重,只要父母改善亲子关系,深度共情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孩子玩手机的权利,那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愿意接受和履行手机使用契约的。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方法,即父母主动要求自己以及接纳鼓励孩子。我们先来讨论父母主动要求自己这种方法。

为什么父母需要主动要求自己呢?因为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学会尊重父母,学会承担责任,父母自己首先需要学会尊重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并不会因为我们讲了很多道理而改变,却会因为父母的以身示范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进步。

家长们可以如何要求自己呢?这有多种表现:第一,尊重孩子完全不接受契约式沟通这一方法的权利。第二,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理想的玩手机时长,即使在父母看来,这个时长非常离谱(比如一天玩12个小时)第三,主动妥协。比如父母最初提出孩子只能玩半个小时,孩子提出需要3个小时,那么父母可以主动妥协,将自己的条件放宽到1个小时。第四,签订契约后,在孩子索要手机时,要及时干脆地将手机交给孩子,不要拖延拉锯,也不要叮咛嘱咐。第五,在孩子玩手机时,不要去到孩子身边,不要去敲孩子的房门,更不要一直坐在孩子旁边。

(五)接纳鼓励,激发动力

相信家长们能感受到,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求是不容易的。比如,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担心,会忍不住又在孩子玩手机时去到孩子身边。改变自己是困难的,短时间内获得很大改变更是如此。同样,如果我们共情孩子,我们也能理解,孩子接受和履行契约、改变自己也是困难的,短时间内获得很大改变也更加困难。因此孩子细微的小进步都值得鼓励,孩子短时间内改变很小的现状需要接纳。不仅如此,只有鼓励小进步,孩子才更有动力和信心去做出更大的改变。而如果我们不接纳现状,采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就会漠视和贬低孩子的小进步,并且会指责孩子,导致孩子更不愿意改变,也更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或者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被激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比如,笔者发现一个常见的情况,即在约定上交时间到达后,当父母要求收回手机时,孩子拖延,不愿意马上上交,有的孩子甚至需要父母三番五次催促之后,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上交手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有进步吗?

乍看之下,孩子似乎完全没有进步。但是只要我们放弃自己的高标准,就能发现这种情况下,孩子其实有不少小进步和小亮点。比如孩子愿意签订契约,孩子最后上交了手机,并且比之前拉锯更少,孩子玩手机时长比之前更少更可控了。

如果父母采用自己的高标准,批评孩子言而无信,孩子因未履行契约而产生的道德焦虑就会荡然无存,并且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转而开始辩护自己或攻击父母。相反,如果父母接纳现状,看到孩子的小进步,给予孩子鼓励,孩子就更愿意主动履行契约,更乐意与父母合作,不断积累小进步,最终在一段时间之后,满足父母的高标准,实现大的改变。

实际上,要看到小进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下面我们按照进步的顺序罗列一下,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都值得鼓励。

没日没夜地玩,毫无内疚焦虑,手机从不给父母——有一瞬间感到内疚和焦虑,有一次想到应该减少玩手机时长——有一次放下手机,开始运动或者跟父母说了一句话——有一次放下手机,开始学习,尽管很晚才开始学习,并且非常不专心——愿意听父母讲通过契约来管理手机,但予以拒绝——同意了,但在约定时间不上交手机——在约定时间上交了手机

然而,这实际上也是理想状态,因为任何改变都会有反复,有时孩子因心情不好或其他原因可能又会回到老路上甚至比之前更糟糕,这时父母不要着急,不要批评,可以询问一下原因,接受反复的现状。

除了对待孩子,我们对待契约式沟通这种方法以及任何方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用很高的标准评价一种方法的效果,我们就会觉得这种方法没有什么效果,然后转而去寻求另一种方法,最终发现很多方法都有道理,但都没有什么用。然而,如果我们看到一种方法带来的小进步,我们就会更愿意使用,并不断优化这种方法,从而发现这种方法越来越有效。

二、契约式沟通的技巧

除了原则,契约式沟通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因为魔鬼藏在细节里,有时,对于一种有效的方法,即使遵循了基本原则,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忽略了细节问题,也可能收效不佳。

根据笔者经验,通过契约式沟通管理手机的技巧有如下几点:①父母需要打好关系基础,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以商量的口吻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允许孩子拒绝。②孩子可以统计一下自己的玩手机时长及内容,分析哪些是需要玩的,哪些是不必玩的。③契约需要详细具体,比如父母在孩子玩手机时不能去到孩子身边,不能敲孩子房门;父母可以在约定时间5分钟前给孩子提醒时间等。④在签订契约时,为了增加仪式感和约束力,可以采用纸质,准备两份,签上双方名字,并且张贴在醒目处。(当然,如果孩子反对,就不要强迫)⑤父母可以提前计划孩子玩手机那段时间中,自己可以做的事,如做家务、购物、户外活动等,避免自己忍不住又去打扰孩子。⑥在收回手机时,如果孩子拖延,父母一定要注意语气态度,不要指责孩子。⑦前三次可以作为试验,以最终确定玩手机时长及其他条件。

三、总结

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契约式沟通来处理孩子的手机依赖,但要真正发挥契约式沟通的威力,则要求家长们首先遵循契约式沟通的基本原则,改善亲子关系,深度共情孩子,主动要求自己,尊重孩子权利,接纳和鼓励孩子,并且在具体操作上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实际上不仅在孩子手机依赖上,在夫妻关系等众多人际关系上均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希望这种方法能给大家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带来一点点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 孩子:挑战[M]. 天地出版社, 2020.

[2]BELLET P S, MALONEY M J.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as an interviewing skill in medicine [J]. Jama, 1991, 266(13): 1831-2.

[3]卡尔·罗杰斯. 论人的成长(第二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9.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