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长请认真和孩子谈“性”事

家长请认真和孩子谈“性”事
厦门市集美区杏南中学陈尊
     “老师,我是不是怀孕了”,这位来咨询的女生用这句话做了开场白,我一惊,坐正收了下神,镇定的问她“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怀孕了呢?”“前天大课间,我急着去洗手间,在楼梯转角和一个男生撞了下头,我好像吃到了他的口沫,今天我的肚子有点痛了”。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我赶紧给她普及了一下相关知识。从交谈中我也了解到她会这样想,是她母亲以前警告她,不能和男生亲嘴呀,或吃到男生口水,不然肚子会大起来。
类似例子在我们城乡结合部学校以及农村校,经常能遇到。我能体会到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更为这位女生的遭遇感到一点痛心。曾几何时,我们也曾为“自己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而难过不已;为不小心“碰了异性的手会不会怀孕”而异常焦虑;为自己抓了蚯蚓玩,自己小鸡鸡会大起来而害怕。很多人一直到长大成人,还信以为真。我们自己也是不正确性知识的受害者。前些年,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应该是到了社会关心、学校开展、家长重视的局面了啊!而且,现在传媒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有很多,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错误的认识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担忧,都会尽量回避这个话题,或者简单敷衍了事,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播种下不正确的性知识。再加上学校性教育多采取单向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播性生理、性卫生知识,不关注效果和个体的实际感受。学生没办法获得自己迫切需要的知识,只好另寻它途,比如上网,性知识就更加碎片化和真伪难辨了。
在众多教育途径中,家庭是实施性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家长是是实施性教育的最佳人选之一,家庭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专家闵乐夫总结家庭性教育具有三大优势:安全信任度高、早期性教育持续性强、灵活性强。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家长却不愿意好好和孩子谈谈“性”事。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对性比较忌讳,所以家长羞于启齿。其实,在性禁忌较严的古代,也有很多性教育方式,像传统的闹洞房习俗,本来是教育新郎新娘的,孩子置身其中, 闹洞房时出现的性现象,客观上也对他们起到教育。又如明代的“秘戏钱”,铸有不同姿势的男女裸体交合图。当时这种钱币有两种,一种为中间方孔,作为货币在民间流通;另一种为中间圆孔,作为贵族内部的一种馈赠品。还有古时女子出嫁的“压箱底”——性教育图册。性教育的需求,也能冲破强大的文化禁忌;二是担心孩子过早接触这块知识,适得其反,很多家长认为对性问题“无知乃纯洁”,有些家长更是自动化的将“性”与“淫”、“恶”联系在一起,怕给孩子讲性知识会引起孩子性冲动,让孩子学坏。三是很多家长自身性知识就缺乏。有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家长性知识是较模糊的,不准确的。导致一旦被孩子问到性问题, 不是哄骗, 就是避而不答, 或者严加呵斥。
比起一些家长的沉默,把错误的观念和知识告诉孩子更可怕。众多研究和心理案例表明,成年后的性心理问题、障碍,和成年前的不正确性知识有关。家长们,是时候认真和孩子谈“性”事了。
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对于孩子问的问题,如果你不清楚,请向孩子承认并告诉他们你会查清楚。孩子不会因此而不尊重你。切勿胡乱搪塞,有时候错误的知识比没有知识更可怕!更不可斥责,这样会把孩子向你求助的路堵死。像最近爆出的某小学教师猥亵学生案中:有家长回忆,有时发现孩子闹着下体疼,以为是发炎了,就给孩子洗洗。还有家长训斥孩子,肚子疼是因为凉水喝多了。事件的最终暴露,还是因其在女生座位上“猥亵”女生时,被一个外班男生发现。这是比较特殊的例子。孩子们一些正常的性疑问被家长这样对待的事,就不胜枚举了。
其次,不要用错误知识“恐吓”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怕孩子早恋或发生性行为,常恐吓孩子说你要是被人“碰了”,你的人生就完蛋了,你就不干净之类的话。在咨询中也接待过这样的案例,孩子被“欺负”了,家长也是打落牙往肚里咽,而不选择报警,这样孩子将长期活在阴影里。相信这不在少数。其实,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应该告诉孩子这不是她的错,更应该激起孩子心中的正能量,揭发坏人恶行。为遏制孩子的手淫行为,很多家长也会告诉孩子“一滴精,十滴血”,本来无甚危害的手淫,成了孩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泛化到恐惧遗精。
第三:性知识也是较专业的学问,家长自身要加强学习。正确的性知识是良好性教育的前提。如果家长都对这些知识一知半解,或对一些错误的性知识缺乏鉴别力,谈何让孩子获得正确认识。担心孩子被不良性知识毒害,家长更应该做孩子的防火墙,提前去过滤性知识。而且,作为成年人,能有更多的渠道获得性知识、认识和鉴别能力也更强。只有加强学习,面对孩子这方面问题时,才不会不知所措。
最后:要给孩子打正确的“预防针”。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等事情发生后再亡羊补牢。要在变化发生之前告诉孩子,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情绪变化或其它一些事情感到不安和害怕。比如在做一些相关身体检查前,告诉孩子相应细节,避免孩子感到难堪;提前告诉孩子他们即将到来的身体、心理变化,去除他们的担忧;有人对他们做些令人不舒服的举动或不端行为,自己要懂得去向别人求助和倾诉,始终强调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这都是坏人的错,以免孩子产生不必要的自罪感,去除孩子的心理负担。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