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棍棒底下多“伤女”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黛博拉.坦纳说过:“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关键的,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19 岁的艺术生小文气质优雅、身材高挑匀称,青春靓丽、光彩逼人的她应该有足够的资本自信。现实的情况却是她灰头灰脸、自卑异常,生活得一点也不开心。人人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小文说她家里的经更难念。她的父母都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对小文物质上的需求也是有求必应,但是小文生活得一点也不幸福。小文父母控制欲极强,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由父母说了算,让小文活得一点也不自在。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如果小文稍有反抗,父母非打即骂。前两天,就因为小文吃饭时无意中顶了句嘴,就惹怒了父母,两人将小文按在地上狠狠地用棍子打了一顿,更让小文受不了的是,都这么大了,妈妈还要扒开裤子暴打她的屁股,让她感到万分耻辱。小文说:“父亲脾气暴躁,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年幼时,有一次父母吵架,小文不满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就吼了父亲一声,结果父亲拿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吓得她大病一场。还有父亲脾气急,辅导作业缺乏耐心,经常会扭她的耳朵骂她傻,导致小文胆子非常小,从不敢主动问老师任何问题,做事情缩手缩脚。

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不仅影响到儿童智力发展、友谊发展、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还是青少年各种问题行为的根源。在父母长期的打压下,小文内心充满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敏感怯懦的她从不敢表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小文说,她很羡慕那些个性率直、想啥说啥的同学,在大学几年,就因为不喜欢表露内心,同学都觉得小文很虚伪,不愿意和她交往,在学校几乎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就连班主任也非常讨厌她,几年的大学生活很是压抑痛苦。即将踏入新的校园生活,敏感、自卑的小文对未来的校园生活一点也不乐观。

像小文父母一样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育儿观念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崇尚个性自由的西方也有一句 “闲了棒子,宠坏孩子”的育儿格言。其实这种养育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身体虐待,这种伤害会极大破坏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面对施与身体之伤的父母,孩子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信任和依赖一个常常会给他们身体带来痛苦和伤痕的成年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适应一个充满了突如其来危险和伤害的生活环境,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爱,去信任他人。

著名的心理专家朵拉陈说过,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块情感电池,只有这块电池里充满爱的能量我们才能对他人输出爱和滋养。然而,如果这电池中充满了生活的伤痛,那么我们能给予别人的,必然只能是怨恨和痛苦。21岁的小雪,现在正面临着这样的伤痛和困惑。和小文一样,小雪也有一个脾气专制暴躁、爱打骂人的父亲,只不过她的父亲还是一个没啥文化、重男轻女的男人。自小雪一出生,就饱受父亲的白眼,打骂更是家常便饭。父亲让小雪帮忙拿东西,找不到东西要打;作业写不好要打,家务活没做完要打。记忆最深的一次,小雪在商店买东西时,偷偷给自己买了个喜欢的玩具,多花了几块钱。父亲发现后狠狠地打她一顿,而且下手特别狠,把小雪全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害得那几天小雪在学校都不敢上厕所,担心同学会发现自己的伤痕。直到现在小雪一回想起当时被打的场景,仍会难过得伤心落泪。

在这种粗暴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小雪,不仅优柔寡断、胆小怯懦,而且还不敢与人交往。最让小雪痛苦的是,随着年岁渐增,日益苍老的父亲内心也渐渐变得柔弱起来,生活上也开始越来越关心小雪,经常性地电话或者前来县城看望独自在县城生活的小雪,仿佛想要去补偿女儿童年时缺失的爱。可是小雪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虽然明白父亲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可是从小受到的身体创伤却在她心灵上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伤在身上,痛在心里。因此,她内心深处非常排斥和反感父亲的接近,也想试着去爱父亲,却怎么也爱不起来,有时甚至想远远地逃离家庭。小雪之所以缺乏爱的能力,是因为她从小经历了太多来自父亲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内心的情感电池存了大量的创伤电量。既没有渠道释放爱的电量,也没有机会获得爱的电量。

美国精神科医生范德考克在《身体从未忘记》一书中写道:“儿童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也无法理解他们父母情绪的变化和行为与他们无关。儿童只能让自己适应他们所在的家庭,这样他们才能活下去”。孩子的天性是乐观向上、脆弱且不完美的、依赖性强的以及不成熟的。所以,幼年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不间断的滋养和爱护,才能充分发展每一项特质,成长为成熟的、健康的成年人。那种持有“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小树不修不直”等消极教养观念的父母,在严厉指责和修正孩子行为举止时,却很少关心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也许父母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却不能抹去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造成的事实上的伤害。对于孩子,任何时侯,父母的爱都是默默的陪伴、温柔的守护和坚定的支持,决不是打骂和斥责。无论孩子在哪里,只要他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和磨难,他才能信心满满地应对和跨越,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顺畅快乐。初为父母,面对懵懂无知、充满无数可变性的孩子,父母可能千头万绪、茫然无措,但是无论心存多少怒火和不满,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请不要动用武力和暴力,免得棍棒底下出“伤女”或“伤子”。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