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向老师告我的状
女儿刚升入初中,每天放学接到女儿,她总归会把学校的大小事跟我说说:前面同桌又吵架了;最后一排谁考试偷看书了;今天打羽毛球有同学的眼睛被球拍打到了;某某老师头发剪了,没以前好看;中午吃饭本想再打碗汤,看见别的同学把没喝完的汤又倒回桶里,就没打;电工课做的门铃终于响了,但没开关,必须把电池抠出来才不响;换班主任了,张同学去问班主任“你有三十岁吗?”老师沮丧地说“我有那么老吗?”;学校门口小卖部五毛一包的面筋辣辣的很好吃;那家书报亭尽卖色色的动漫书,几个高年级的同学老是去买,她不会去的…….
每每听到这些,我都饶有兴趣,女儿在初中的学习生活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只要她肯讲,就说明过得很不错。但周三是一个让人期待和又让我们争吵的日子。每周三的数学、英语考试,当天下午基本都能知道分数了,所以,女儿一上车,我就等她说分数,若她吞吞吐吐,情况总归不好。今天也是这样:
“数学多少分?”
“考得不好…”
“那么多少?”
“没有进步…呃,还那样…”
“哪样?”我已经咬牙切齿了。
“哼,你又来了。今天数学老师都问我了,你这个成绩,***帮你辅导吗?我说我妈凶死了,自己也讲不清楚,还很凶!老师问我怎么凶了,我就如实说,你怎么对我不耐烦,还拍桌子,上次那张66分的考卷差点被你撕了,你讲得根本不清楚,我听都听不懂!呜,呜…….”她索性咧开嘴哭起来了,“呜呜,数学老师说…叫我跟你说…你这个当老师的不要只对自己的学生有耐心,对我….呜呜….对自己的女儿就没有耐心,你有耐心跟我讲一万遍吗?呜呜….”我听到这,心想:不就是想推卸吗?自己考得不好,找不到借口了吧?可从后视镜看她摘下眼镜,用袖管胡乱擦着脸,就忍住不说了,再说听到家丑外扬,我心虚地沉默了,一路无话开回家。说我凶,没有耐心?谁把“-8”抄成“+8”,把“(-4)3”算成“+64”,作业只要做完就开始看小说了,从来不在家大声朗读,每天晚上九点就准备睡觉了,每次汇报成绩总说还有谁比自己差,比自己好的都说不知道,心态这么好,我还骂不得了?预备年级已经接近尾声了,这还没预备好?初一、初二课程多了这还顾得过来?
郁闷地做着晚饭,除了还不知道的数学分数,还想着数学老师的那番话,我也纳闷自己对学生从没有过这样的急躁和不耐烦,怎么跟女儿多讲两句就按捺不住了?
孟子称“古者易子而教之”,一般来讲,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总是抱着殷切的期望,而孩子总归有难于满足家长愿望的方面,家长过高的期望就容易变成失望,一旦失望,爱之深、恨之切,难免“继之以怒”,从而引起亲子冲突,产生隔阂。孟子时代,私学还处于萌芽状态,有识之士意识到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局限性,遂有“易子而教”之举。而现今,家庭是私生活的据点,不像社会组织如学校那样一本正经,家长与子女间容易受感情支配,家规比较脆弱,说好的规矩难以坚持,小孩会钻空子。而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不屑一顾,过于关心子女的前途而忘记自己成长中也曾遇到过的烦恼。有几次和女儿冲突之时,她都拿“你小时候学的数学有这么难吗?”进行苍白的反击,我早忘了小时候学习的内容,不能忍受的不过是别人家的小孩怎么什么都知道?不能逃避的是同事关切的问候“女儿读书怎么样呀?”。或许,我更多的还有潜在的虚荣心吧,女儿小时候,对于别人的夸奖“好漂亮呀!”、“真聪明!”还真当回事了,难道女儿没有缺点、短板吗?再说,她的学习习惯还是不错的,每天回家就急着做作业,自己的东西一样一样理得整整齐齐,从来不丢三落四,就是不肯专研,不肯做教辅书。有空就拿个本子写小说,写完一本,看看太幼稚就撕了、扔了;虽说还在坚持学钢琴,但自从在音乐会看见别人拉小提琴后,又吵着学小提琴了;乒乓、羽毛球、网球、游泳都学过,每周都要打打,冬天也会去游泳,虽说不精,但她愿意尝试各种活动,应该也是一种乐观的品质吧?或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还没有发现自己可以坚持做的事,只有都去触摸后,她才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吧?想到这里,心里的火逐渐灭掉了,炒菜的火开得旺了些…….
有次女儿的英语测验卷中有篇阅读文章说:发达国家的小孩更多地喜欢运动,因为他们有物质条件;而发展中国家的小孩更多愿意从事医务护理工作,因为还存在生存的危机。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你更喜欢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女儿回答:“医务工作,因为可以多赚钱。”这个问题被扣了一半的分。看到女儿的回答,虽然我也觉得很好笑,我什么时候让她感到生活的艰辛啦?怎么满脑子要赚钱?但她的回答也没有错吧,既然是发散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允许学生讲出自己的心声,当然作为老师的反应——这是拿不到台面上的一种理由。但我觉得从这个问题上又多了解了她一些,我没在她面前否定老师的批改,如果说“老师批得不对…”,会影响女儿对老师的认同,从而干扰老师的威信,对女儿在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有几次女儿回来都说班主任对班级吵闹的现象不管,不像别班的老师怎么怎么管理等,我都没有应和,只是开解她每个班的风格不一样,而她作为小队长也应主动站出来管理呀。
今天是母亲节,我故意带她到商场感染一下,孰料她根本没感觉,没任何表达。后来买了一个东西后,商店送了一张精美的贺卡,对她说,今天母亲节,给妈妈写点什么吧!她呵呵地接过来,没表态。吃饭时我递支笔给她,说:“写吧!我想要,现在还不晚。”她嬉皮笑脸地说,“我们之间不用这么做作了吧,我亲你一下吧。”凑过嘴亲了我一下,顺手又抹了嘴一把,完全不主动,想想是不是平时的吵闹淡化了我们的亲密呢?
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里叙说,“一个烦恼的妇人为孩子的的功课烦恼,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是第四十名,而班级只有40个学生”,而林先生开玩笑地开解她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不会再退步了,就好比爬山,孩子现在是在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而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这个说法给我们家长和教师怎样的启示呀: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孩子成长的过程?以什么样的比较观来思考孩子的进步或退步?无论是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表扬与批判是教育者惯用的教育手段,家长和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孩子竞赛,看谁表现好,若要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以其他同学作为榜样的方式来加以对比式评价,而这种横向比较的可能结果之一是越比越气馁,越比越觉得不如人,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干得再好,总可以找到比你更好的人来。而纵向比较的结果多半是越比越高兴,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和自己竞争,与自己竞争要比一味地去击败对手更有意义。为什么现在我们优秀的学子会投毒陷害自己同寝室的同学,嫉妒、不平衡?我们的教育疏忽了人性的善,是不是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引起的极端后果呢?想想每次我提到说某某的钢琴弹得很好,谁的功课进步啦,女儿都会生气地顶嘴,但只要我表扬她比上次进步了几名,她就喜笑颜开,这些细节都很重要。拿什么来爱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是漂亮的玩具、衣服,巧克力,而如今应该是欣赏和鼓励。
过多关注他人往往就会先输掉自己。我有个学生平时作业、测验都不错,但一旦大考,总是不如意,他说,他考试时会听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觉得别人已经做到后面了,心里很着急,严重打乱了自己的考试心态。与其说别人干扰了他,不如说他受到了横向比较的诅咒,我说万一是人家做不来,先做后面的呢?但不能全神贯注地考试,就已经输了。
有次在校门口等她出来时,听到两个家长非常激烈地抨击中国的教育,我本身也是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但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二宫殿。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和营养,让胎儿有组后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呼吸外面的空气;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失去童年和少年的快乐时光,在家长的要求和安排下奔波各种补习班,那等他们进入大学后,他们会疯狂地弥补年少时那些失去的玩耍,通宵玩游戏,而大都家长也是用“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后,奖励高级的电子产品”作为补偿,因为玩的总量是恒定的,但在需要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去“补觉”了,那我们社会的进步靠谁呢?
教育在不断改革中,如何找到更好更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学校和家庭都要努力,不能一味把责任推给学校。数学老师的话给了我警示,似乎让我有种悬崖勒马的后怕,我努力让自己和颜悦色地给她讲解。教育的秘密是“三分教,七分等”,如果没有耐心,不愿意等待,老师和家长就会把孩子看成是“问题儿童”,不从精神上善待孩子,不给孩子加油,总想像开车那样变道插队,前方的危险就多多了,“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尊重孩子的发展秩序,不抢道、不闯红灯,保护孩子得以安全的成长。想起龙应台的书《孩子,你慢慢来》,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