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不说话的女儿

引  言:

这是一个单眼皮,说话柔柔的,一笑就用手指捂住嘴的小姑娘。长长的眼睫毛遮住了躲闪的眼神。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句细语似乎都藏着忧伤。她自己走进了我的咨询室。不同之前埋怨父母的学生,她平静地诉说着父母对她的不信任和责备,末了总要加一句:“都是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他们才这样对我的。”然后一声浅笑,用三根手指轻捂住嘴,眼神飘忽飘忽。交流沟通在她家里似乎是不存在,每一次面对父母,她用沉默应对,任由他们训斥、指责,不反抗、不吵不闹,不提任何要求。就像一般父母看到的不听话、无计可施的孩子的那种样子。我希望她哭出来,但是没有,这种可怕的沉默习惯地长在了她的心里。

她是家中独子,父母是工薪族,但是为了她的学习,在学校附近买了二手房。父母关系和谐,工作积极努力。在同学看来她是个好相处的人,常能听见欢声笑语。可是跟父母在一起相处,却成了她最害怕的事。

今年复学以来,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因为家庭问题来咨询的学生逐渐增多,尤其是亲子关系、亲子沟通问题。我们在各种报道上也看到了很多令人遗憾的悲剧。4月13日,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在被老师“踢出”群聊后跳楼身亡;5月6日,西安市一小学生,留下“我干什么都不行”和“对不起妈妈,这是我的决定”两句遗言后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而这些事件的背后除了学生背负的较大学业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亲子沟通不畅问题。

亲子沟通是一种重要的亲子互动形式,其与个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关系密切,尤其在青春期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助于预防与干预青少年出现的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角色获取能力,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观念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上经常和父母产生不一致,如果没有亲子间的及时沟通,就会增加亲子间的分歧和矛盾,影响亲子关系。但现实生活中,亲子沟通又是一个难题,随着学生的成长,亲子沟通的障碍也在加剧。结合学校宏志教育课题的开展,我们对我校高中生家庭亲子沟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协助家长与学生共同面对和调整亲子沟通中的问题。

一、高中阶段不良亲子沟通的表现

1.亲子沟通的内容单一乏味

前不久,一位因为与女儿沟通不畅的母亲坐在我的咨询室里哭诉,她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已经尽我最大所能去关心她、理解她,说我不跟她沟通,怎么可能?我已经很注意这个情况了,没有办法说话的时候我就给她发微信,就是希望跟她好好交流,你看,我发了这么多的消息。母亲把她们的微信给我看,果然,满满的文字中能看的出母亲的忧心忡忡。当我仔仔细细的看完所有,发现这几十条消息里,只看到了两个字——“学习”,而这位母亲却一直认为自己在很好的跟女儿进行沟通。

我们对本校高一学生562人进行了关于亲子沟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的内容比较集中,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学业成绩(34.16%),其次就是沟通一些家庭琐事或新闻事件(23.13%)等。而对这个年龄段一些敏感的话题如:恋爱、性、交友、兴趣爱好等很少提到。这种以“学习”为主题的交流,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自己只是他们满足自我愿望或炫耀的工具,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沟通不畅。

2.亲子沟通的时间有限

高中阶段,就我校走读生而言,平时早上六点左右起床上学,中午可以在学校吃食堂,如果回家吃饭,到上学大概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下午放学,部分学生又要上晚自习,晚自习结束后回家已是十点多,与父母的交流往往就简单说两句话而己。周末学生通常要去辅导班。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和家长沟通的时间。住校的学生和父母沟通的时间就更少。所以,大约75%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在饭桌上进行的,父母很少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旅行或者亲子游戏等。如果父母工作繁忙,沟通的时间就更没办法保证。

3.管理者式的亲子沟通表达方式

“你必须立刻去道歉”、“不可以!”、“现在是你错了,说你两句不行吗?”、“你除了玩游戏,还有什么能耐!”、“你不要学习了,反正你也学不好!”、“你这个衣服实在是太难看了!”、“我儿子不行,挺自卑的,非常没有自信!”、“你再这样我就要动手了!”

以上的语句是我们在调查中,高中生罗列出来的家长表达方式。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使用了大量的评价、警告、指令、命令、批判、说教的语句。即使是面对即将成人的高中生,依然有很多父母认为如果你要想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他你现在不接受他的哪些行为。因此父母会依赖于“不接受”的语言,认为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方法。“他们经常对我说,我有多坏,我的想法有多愚蠢。如果他们已经认为我又坏又蠢,我或许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这些事情了。”孩子常常会成为父母口中的那种人,除此之外,不接受的语言会令孩子感到厌烦,他们往往选择沉默,隐藏情绪,认为把问题留给自己要更好。

二、高中阶段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1.父母过高的期望值

调查中发现,高中阶段大约80%的父母希望孩子考上大学,甚至是名牌或者重点大学,几乎没有父母希望孩子考上专科职业类学校,宁愿补习一年甚至几年,也要孩子考上大学。并且认为孩子之所以考得不好,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努力不够,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超过了子女的实际情况,且不自知。一些父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除了学习,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足一提,成绩差的孩子很难得到肯定的评价。父母对子女期望值高,常常伴随着对子女干涉过多,要求过严,使子女无法忍受。

2.现代媒体对亲子沟通的阻碍

手机、网络对亲子沟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孩子通过电子媒体获得信息,接受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调查发现,46%的学生每日会用到手机,每日使用时长超过4小时的学生约有5.3%。现代父母子女相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中互动休闲时光往往被人手一部手机取代。无声无息,甚至住在一起的家人需要通过媒体进行无声交流。约37%的学生表示,与父母在一起娱乐时依然使用手机。同时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远离手机,另一方面是自己对手机等媒体的无法自制。38.7%的家庭中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使用手机。现代媒体越来越多的占据了亲子沟通的时间,增加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时空距离。

3.父母认知结构的传统型与狭隘性

父母对孩子的看法的理解程度较低,不善于倾听与共情。由于年龄和时代的差异,父母的认知结构中对于子女的观点认知存在盲区,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很好的同化孩子的认知结构,难以接受新的思维方式与新观念,父母的自我更新能力还不够。并且他们对学业及成绩的过分关注,使其忽略了孩子除了学习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认为只有学业的成功才是人生的成功。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父母缺乏对某些知识的回应能力,如:性教育知识、恋爱问题等.只有8%左右的父母会跟孩子交流性知识,父母的避讳状况,难以满足出于青春期子女对相关问题获取认知的需要。

4.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

问卷调查中,约30%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缺少关注和理解。如同引言中的那个女生,她希望父母能跟她聊聊什么是友谊,怎么结交朋友,而不是只听到父母对她没有努力学习的抱怨和指责。对于高中生来说,儿时父母角色主要是对他们的保护和控制,成为高中生后,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需要及时转变角色,放下身段去倾听孩子的需求,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才能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使亲子沟通顺畅。

5.子女在弱势环境下的消极回应

由于家庭地位、家庭资源的拥有情况,高中生在亲子沟通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我们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沟通中采用消极的行为和风格,大多数学生会采用顺从(32.2%)、回避(22.77%)、拒绝(15%)、争吵(18.3%)、冷漠疏远(11.73%)的沟通风格。虽然这些举动与表现不利于沟通,但能起到一定的对内自我保护,对外力争平等沟通形式的作用。

三、高中阶段亲子沟通的建议

想让亲子沟通良好、有效,首先需要了解当下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2015年百度知道相关问题排行榜前五名分别是:TA是不是喜欢我?射手座男生/女生花心吗?男朋友小气怎么办?喜欢朋友的男友/女友怎么办?中学生恋爱会影响成绩吗?所以除了成绩、学业之外,中学生可能更想跟父母聊一聊“青春期”,这正是他们的成长烦恼。

我校所倡导和主张的高中宏志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人格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教育和爱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我们尝试通过开展丰富的家校互动和家长学校培训,为家长和学生构建相互了解的平台,增加沟通的契机,使家长明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一个教育核心,真正的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促进亲子沟通的有效开展。

1.父母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交流方式

父母要重视亲子沟通,意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积极创造适宜的亲子沟通环境。父母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成绩只是某一方面能力的体现,成绩的不好不代表其他方面的不足。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青春期知识,学会倾听,管理好自身情绪,不随意打骂孩子。多关注孩子的思想状态,加强心理引导。及时发现子女的兴趣点,通过亲子沟通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面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学校专职心理老师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校园网,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在班级的QQ群和微信群中定期推送相关知识和时下最热的教育实践、新闻,由班主任带领家长一起学习、讨论。很多家长表示,学校推送的教育知识专业、及时,有助于他们了解当下最新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自我的思考,增加了与孩子交流的话题。

2.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及亲子互动

家长学校讲座和小团体的家长培训课程相结合。我校宏志讲坛系列之一——家长学校,以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青春期知识为讲授内容,定期开展,让家长了解高中阶段孩子的变化和需求,合理自身对孩子的期望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施教。如:邀请母亲一起参加的女生青春期教育、高一入境教育、高考家长心理调适等专题讲座。开展团体家长培训课程,通过招募有共同沟通问题的家长为成员(10人以内),开展系列团体培训活动,以指导父母现阶段如何对子女进行教育。同时辅以亲子互动活动,如成人仪式、亲子运动会、百日誓师等,邀请父母与子女共同参与,增加父母与子女交流沟通的机会。

引言中女生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是家校合作的成果,通过与家长反复的沟通,由学校心理教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他们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最终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女生也开始试着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3.学生普及感恩教育,学会理解父母

亲子沟通不是单向的要求父母对子女做到理解,同样也需要子女对父母的理解。尤其是高中生,在即将踏入成人行列时,需要了解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父母们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年迈的父母,还要照顾正在读书的子女,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子女。他们会尽己所能的为孩子创造优良的环境,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家庭责任。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不把自己当成只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对象,要把自己看作是有一定的能力,可以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个人,尽可能的给父母排忧解难,为对方着想,平时的沟通交流中主动一点。关心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脑力与体力帮助,当与父母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学会宽容、理解,并积极寻找沟通与协调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

这部分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心理校本课程入手,设计专门主题——亲子交往,为学生普及亲子沟通的知识,形成良好亲子沟通的意识。二是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全校范围每年举行“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立正扬善,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身体力行,开展“宏志生在行动”志愿行动。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倡导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如去父母工作的单位实习、去博物馆当一天讲解员、走进社区照顾孤老等,让学生通过行动去感悟生活的不易,学会珍惜所有。

 

 

参考文献

[1]杜青芬.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教育,2008.

[2]袁桂平,刘春志.青少年亲子沟通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06-0052-02.

[3]方晓义,林丹华,孙莉等.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教育与发展.2004,20(1):18-22.

[4]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特点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9(2):121-127

[5]杨晓莉,邹江.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J].2005,3(3):39-43.

[6]汪光附.我国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综述[J].青年研究.2006,10-33-04.

[7]周宇峰,胡春霞. (2012). 亲子沟通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研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会科学版), (04):84-87.

[8]中小学生亲子沟通方式调查研究[J]. 陈敏丽,凌霄.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03)

[9]论萨提亚沟通模型在青春期亲子沟通中的应用[J]. 宋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