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从家庭开始

        在物质生活富足和媒体信息发达的今天,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学校的日常心理课堂和心理咨询中,老师们就会有这样的发现:善于合作不叛逆的孩子常常是因为父母满足了其成长的心理需要,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当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或出现心理问题时,如果家长自身愿意改变和学习,孩子的问题常常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相反,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自身言行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而是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寻求技巧去改变孩子,却难有好的效果。因为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是一个家庭系统互动的结果,问题的改善通常需要整个家庭成员的改变来实现。例如,有些父母会跟孩子频繁地发生激烈的亲子冲突,其实这类父母首先最需要的是自身的学习和自我人格的成长,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并认识到积极情绪对孩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020年上半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居家生活和线上学习,亲子矛盾冲突频发,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更是被放大得清晰可见。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求助就发现不少学生积压了很多的负性情绪。复学后,很多学生结伴涌向心理辅导室找心理老师倾诉宣泄,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其实,年龄越小的孩子,由于阅历和认知的局限,受到家庭的影响就越大。疫情下长时间居家生活后学生心理问题剧增,越发凸显了家庭、父母自身教育方式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有一次在认识自我的心理课上,有个三年级的女孩说自己没有优点妈妈说自己只会闯祸,有个女孩说自己会创编舞蹈,但学习没有脑子。在亲子沟通的课堂上,不少学生谈到自己因为作业不会写、听不懂父母讲解的题目而被打骂。在有关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咨询中,老师们通常发现,很多亲子冲突的导火索都跟“学习”有关,如作业不会、考试分数低或退步、上辅导班压力大、沉迷玩手机不学习等。在我接触的小学生厌学个案中,大都存在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逼得太紧、家庭教育方式专制的因素;在一些父母比较软弱或是家庭成员教育方式不一致的家庭中,也有个别孩子会抓住父母过度关心自己学习这一要害,以用不上学的行为来威胁父母以达成某些目的。也有的父母以爱和保护的名义,长期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不利影响。例如,有个孩子在课间跟小伙伴玩耍奔跑时,摔跤擦破手部和脸部的皮,其父亲看到马上就觉得孩子这么笨不会保护自己,于是愤怒地打了孩子几巴掌直至流鼻血。

由此可见,我们会发现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充满了不自知的矛盾。理想层面希望孩子自信大方,现实中却抓住一切机会用挖苦和贬损的语言定性评价孩子,以致孩子抬不起头认为自己不行;理想层面希望孩子热爱学习,现实的行为却把孩子逼向厌学却还浑然不知;理想层面希望保护孩子,行动上却让愤怒掩盖了爱继续伤害孩子;理性层面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无效(例如,唠叨、打骂),现实中却不愿改变作出新的尝试而是继续保持使用这些方法。很多父母总是期待以固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来教育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而且还希望有出色的效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结果是越教、越管,孩子的问题就越突出,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孩子出生时如一张白纸,他们后来的很多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成人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出来的。儿童的学习对象,首先就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儿童没有接受正规的系统教育之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通过学习父母以及身边的人形成的,因此,如果父母的行为举止、言语措辞不雅或不正确,自然会让儿童习得类似的言行。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家庭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让儿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思想,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

张春信教授(1998)曾说:“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可见,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究其实质,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我们的家长在培养身心健康孩子的路上,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家长要真正地认识到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力。教育不只是教授知识,不是教师、学校单方面的事,教育是成就一个会生活、会交往、会学习、善调控情绪、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父母是孩子任期最长、接触最早的老师,家长的格局、人生观、价值观、认知水平等都会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例如,孩子随地或往车窗外扔垃圾,如果家长本身就不觉得这有问题,自然就不会去教育和纠正孩子的这个问题。如果家长的观念中认为孩子成绩考不到多少分、或考不进前几名就是问题,自然就会去干预孩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教不教、教什么,完全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正因为如此,所以要想孩子改变,家长要先改变和成长,唯有这样,家长才有可能给到孩子正确的影响力。

第二,家长要敢于面对和接纳孩子的现状。家长不接纳孩子什么,孩子就很大可能会对你隐藏什么。如果你无法接纳孩子成绩不好,那孩子就很大可能会因为怕父母骂、怕父母打、怕父母伤心难过等,而在成绩不理想时想办法回避父母或撒谎。因此,身为父母亲,要觉察和降低自己的批判和指责,接纳孩子。父母需要意识到自身是有局限的,没有哪种教育理论认为孩子一定应该是什么样子,一定得考多少分,一定得任何时候都符合父母的期待,因为客观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差异、接受孩子的各种问题,父母就更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心,从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自己。相反,如果家长无法接纳和容忍孩子的错误、缺点、分数低,就会让孩子对家长关起心门,报喜不报忧。这样的话,家长就像是掩耳盗铃,眼不见耳不闻心不烦,但自然也帮不到孩子。更往深处和远处看,也意味着孩子可能在难过、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丧失向父母诉说和求助的能力。就像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那样,剧中的孩子对成人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显然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只有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现状,才有可能真正帮到孩子。

第三,父母要努力做到“三有”。一做到心中有准备,家长的学习要走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前面,提前学习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调整家庭教育策略,例如,孩子升入五六年级后,就会不愿意继续被家长高控制了,家长觉察到孩子反抗、不那么听话时,应开始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二做到眼中有光,永远看见孩子的优点和希望,例如即使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我发现他很会关心孝敬父母,很热爱劳动,主动挖掘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兴趣特长,帮助他找到学习之外的自信支点。三做到口中有德,增强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和增加对口头语言的觉察,对孩子多说积极温暖、有力量有希望的话,少说让人丧气、没希望的话。父母努力做到这三有,就能在家庭教育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舒心,孩子也会乐成长。

 第四,家庭教育的重心要回归生活。家长要认识到孩子要先养的好,重视培养孩子生存和交往的技能和坚强的意志,发展出学习所必需的底层能力,然后才能教得好。养什么呢?养健康的身体(合理饮食、睡眠充足、充分的运动)、养生活自理能力(自信心与责任感)、养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分享、化解冲突等)。因为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习得的成功经验和坚强意志力,是可以迁移运动到知识学习上的。例如,孩子学习生活自理、做家务等,开始的时候动作笨拙、速度慢,但是随着他不断练习,就会越做越好,从而培养出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责任感和价值感,将来他还会把这份自信和克服困难的经验迁移运用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而且生活自理能力强、善与人交往、热爱运动的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常会有较强的心理复原力。因此,家长对孩子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保护有度,懂得适时放手。家长太强势了,孩子自然就弱了;家长太能干了,孩子自然就不会干了。

 第五,为孩子提供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更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孩子快乐生活的基础。有力的家庭支持能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的时候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因此,父母要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和谐、安全的家庭,从而增进孩子的安全感。即使是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也要提升自身的人格成熟水平,理性处理成年人的事情,不阻止孩子继续享有另一方父母的关爱。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就把矛头指向学校和社会,其实,家庭是对未成年孩子影响最大的一股外力,如果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那么不管外面遇到多大的风浪,他都会知道有家可回。因此,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要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出发。

第六,必要时主动大方地寻求专业帮助
    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已被大众广泛认可和接受,因此如果您的孩子或家庭给自己带来了烦恼,那么也不必感叹或内疚自己之前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也不必愧疚是自身的安全感和幸福度不够才导致孩子的问题,及时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家庭教育指导,能有效帮助您和您家庭掌握专业和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烦恼,会帮助您和家庭获得成长。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问题的制造者,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是智慧的家长不会害怕问题,而是会善于去不断学习和陪伴孩子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因此,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家庭开始,家长们不必害怕孩子遇到问题,而是要想办法去陪着孩子去解决问题、战胜问题。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上进好学的孩子,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家长和孩子共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