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控制,让孩子远行
王月林
摘要:控制型父母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见,背后既有成长经历的影响,也有教育观念的影响。主要行为和心理特点是包办、否定、指责、讽刺、威胁、道德绑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型教育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威,其结果却适得其反,往往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控制型父母 人格影响 界限
作者简介:长沙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长沙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老师,请你有话好好说》发表在201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11期。
昨天傍晚,我出去散步,刚好碰见陪着小孩补课回来的邻居小C。她一边开门,一边叮嘱孩子,“快点放下书包去洗个澡,洗澡以后先做家庭作业,然后抓紧时间练一个小时的琴,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她的话音未落,孩子掉头就往楼下跑去,并丢下一句话“我再也不想回这个家了。”小C与孩子的这种“战斗”我见过多次,每一次都是她败下阵来,屡败屡战的结果是读初中的孩子越来越“痛恨”她。
我很清楚,小C是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在生活中,像小C一样的父母随处可见,他们就像孩子的影子,无时无刻不让孩子感到压迫、窒息。
一.父母的强烈的控制欲从哪里来
1、自身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对未知的生活深感焦虑,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掌控欲。这种父母经常放大生活中的风险,当意识到小孩的成长可能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后,便不惜一切加以阻止,并从掌控小孩中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离婚,周春红生活失去了依托,她活着唯一意义就是将儿子牢牢地抓在手里,希望儿子绝对服从自己,以儿子成为“学霸”来成就自己的尊严。
2、自身成长经历形成的创伤后遗症。作为父母,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创伤如果不能弥合对孩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创伤很多来自家庭。如果父母认为自身的家庭环境过于宽松,往往会产生一种“我不能再像我父母那样教育你了”的“弥补”心态,从而对自己的小孩过于严苛;如果父母在控制型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也很有可能传承“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的”这种教育方式。
3、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不少的父母认为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给的,因此孩子也是自己的。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的口头禅往往就是“我是***(爸),听我的,”背后的潜台词是孩子成长道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决不允许跳出自己的“五指山”。
4、以爱之名充当孩子成长的操盘手。在独生子女或者双生子女占主流的当今社会里,父母普遍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经常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很少愿意给孩子选择或者试错的机会。这种父母往往会对自己的小孩说,“我们是你的父母,难道会害你不成”“你要怎么样”“你不要怎么样”。
二.控制型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1、包办代替,剥夺独立。魏永康曾经是轰动一时的“东方神童”。从小学到大学,为了“使他一心一意搞学习”,魏永康的母亲包办了他的生活,洗衣服、端饭、洗脸……2003年,读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却被中科院劝退,原因竟是生活不能自理。事情发生后,魏永康的母亲写下了一首打油诗:“好苗错移栽,未成栋梁材,土地贫缺肥,园丁无能耐,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魏永康的母亲并不是个例,不少父母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没有界限地付出,其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培养出连起码社会适应力都没有的“巨婴”。
2、惩罚恐吓,简单粗暴。前一段时间,我接待了一个高一的孩子小D。他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不错,父亲对自己也很关心。中考后,因为想放松一下,在家里玩手机的时间多了些,便遭到了父亲的严苛对待。他的父亲是博士毕业,工作十分体面,对外人温文尔雅,但是在家里对小D完全是另一幅面孔 ,稍不满意便阴沉着脸,大声呵斥,甚至拳打脚踢,小D经常感到战战兢兢,生怕什么地方做错了。控制型家长最希望孩子 “听话”,容不得孩子有半点意见,为了让孩子听自己摆布,经常会使用“狮吼功”和“棍棒炒肉”的教育方法。
3、吹毛求疵,指责否定。为了让孩子引以为戒,“置之死地而后生”,控制型的父母经常搬弄的“杀手锏”是对孩子的嘲讽蔑视:“蠢得像猪”“没用的家伙”“恨不得掐死你”。
4、经常比较,摧毁自信。张国荣歌曲《我》中有句歌词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歌词表达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控制欲强的父母口头上总是挂着“别人家的孩子”。2020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这些家长经常将自己的小孩与同龄人比较,而且这种比较往往是负面的。于是乎,很多孩子会将“别人家的孩子”看作成长路上的“对手”,在日复一日的比较中信心逐渐丧失。
5、期待过高,过分施压。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还有一个结论, “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在功利化教育生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目前教育的剧场效应十分严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层层加码,孩子成为家长按自己意愿“雕琢”的对象,负担愈来愈重,天性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6、自以为是,过于偏执。“你知道什么?我未必不比你更清楚?” “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 “你还小,必须听我的”,这是部分家长经常教训孩子的口头禅。控制型的家长往往是偏执型的家长,听不进孩子的意见。有时候明知不对,为了维护所谓的权威形象,也不愿意向孩子低头。其实对错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站在孩子立场还是父母立场,如果一味站在父母立场思考和处理问题,孩子永远是错的一方,也是被控制的一方。
7、界限不清,侵占空间。控制型的父母无时无处紧盯着孩子,小孩没有独立自由的空间。我一个朋友的孩子15岁,近段时间经常将门反锁起来做作业,要我给他支支招。细细追问,原来是孩子的妈妈不放心青春期的孩子,多次从孩子的日记里窥探隐私,并且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孩子提出反对意见,妈妈就会反驳,“小孩子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房子是我和你爸买的,进出未必还要你的允许啊。”
8、营造悲情,道德绑架。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经常会以孝道来绑架他们。孩子稍有不从,父母便以“不孝”来进行“控诉”,甚至在情绪上表现得极度伤心失望。《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就是如此。她给孩子灌输的是前夫的不负责任和自己的生活不易:“你以为他真的爱你,他真的在乎你,他要真的在乎你,他就根本不会跟我离婚,他就不会抛下我们母子。”朱朝阳被母亲的悲情紧紧地俘获。在这种道德施压的家庭中,因为不想背上“白眼狼”的道德标签,孩子对父母的控制毫无还手之力,就只能被父母绑架。即使偶尔跳出父母的手掌心,他们也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他们往往会认为“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尊重”。
三.父母控制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控制型父母主要通过包办、否定、指责、讽刺、威胁、道德绑架等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威。这种被绑架的爱在孩子身上产生巨大的负性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孩子的生命中持续体现,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1、讨好型人格。在父母“听话”训诫中长大的孩子,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生怕拒绝会引起对方的嫌弃、失望、不满。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卑微的讨好会导致完全丧失自我,虽然不情愿,也会委屈自己。这种人不仅不会被人喜欢,还往往会被人欺负。
2、依赖型人格。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将控制型的父母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日常生活中,明月的妈妈表现出极致地控制,导致她产生了选择恐惧症,连买冰激淋、点菜、买衣服都十分纠结。父母太强势,孩子一定会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啃老族”“妈宝男”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会过分顺从别人的想法,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一旦失去帮助,往往会感到无助、绝望。
3、自卑型人格。由于在父母掌控的环境中长大,这种人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能力弱,无论面对工作还是社交,缺乏决断力,经常表现出紧张、逃避。
4、控制型人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可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等到孩子自己也成为了父母,他也可能会跟着学会这种习惯,容易对自己的下一代产生控制欲。
5、对抗型人格。小时候,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实现所谓最终的胜利,一些孩子与父母对抗成为了心里的执念,只不过有的对抗方式较为激烈,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有的对抗方式较为迂回,形成对父母深深的嫉恨。2020年9月,湖北武汉江夏区一名14岁男生因为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身亡,这是极端的案例。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源头。人的对抗型人格一旦形成,当他们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很有可能采取报复手段解决面对的挫折。
6、抑郁型人格。控制型父母对孩子严苛的要求和过度控制,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和负性情绪。如果负性情绪无处表达,将出现很高的患焦虑、抑郁的风险。这些积攒的情绪有可能发泄到自己身上产生内隐行为问题:社交退缩、上瘾行为或是羞愧、焦虑,也有可能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引发外显行为问题:暴力或犯罪行为。
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作为父母,爱孩子,就请后退一些,再后退一些,守住你和另一个生命体之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