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复学后,家长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摆脱手机成瘾

     据最新统计,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已相当普及。其中,娱乐软件用户是在线教育用户的3倍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学习为孩子们居家学习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混淆虚拟与现实,干脆在网上谈情说爱;对阻止自己沉迷手机游戏的父母恶语相加,甚至伴随极端行为。针对这些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家长采取强硬管控手机使用时间或直接没收手机等措施,一部分孩子选择开启“战斗”模式,情绪激动,喊打喊杀;一部分孩子选择开启“退避”模式,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有不少孩子表示,没有手机,就不回学校读书。由此可见,孩子们几乎很难平稳地度过手机戒断期。

一、青春期孩子手机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春期(11-12岁至15-16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身心发展突变的时期。这一阶段,孩子在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这样的状态让青春期少年儿童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青春期孩子有叛逆心理,但当青春期孩子疾风骤雨般的变化突然出现时,又往往难以接受,迫使孩子们自己消化这些不良情绪。

说起孩子们对手机上瘾的原因:一方面是手机上的游戏、短视频等本身就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光小孩上瘾,家长经常也会上瘾。心理学上将注意力分为两类,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即是我们主观上会注意到的事物,如过马路时,你会警惕地注意来往的车辆。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如孩子们从小会对彩色的动画更感兴趣,而非黑白的文字;社交媒体开发者设置用红色而不是蓝色来通知人们,这就是故意吸引人们的注意,也就是利用第二种自下而上的系统让我们为之沉迷。另一方面就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氛围,同伴交往情况等。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比拥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心理,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也有较强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者能较好地给予孩子所需陪伴,相反地多为溺爱型或专制型;同时,对手机不离手的父母更容易令孩子染上“手机病”,学习理论认为,手机成瘾或其他成瘾者的后代不仅可以从父母处学习成瘾的行为,并且趋向于模仿父母的成瘾模式,曾有一位中学生来访者提到:他开始习惯父母一下班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后,自己也就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二、青春期孩子手机戒断阶段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孩子对手机产生痴迷,从而无法抑制使用手机的冲动,形成危害身心健康的行为成瘾。手机成瘾会出现凸显行为、社交抚慰、成瘾耐受、戒断反应等病理性症状。其中戒断反应是行为成瘾的典型特征,比如无法使用手机导致害怕失去社会支持的联系、失去网络资讯的获得、失去智能手机的便利而引发的过度焦虑和恐惧,类似于无法使用成瘾物的不适感,又被称为脱瘾综合征。家长如果盲目地强制孩子对手机戒断,极大可能引起孩子产生极端行为。

戒断阶段不仅包括暂停使用手机后的初始期,还包括控制过度使用手机冲动的渴望期,以及失控后出现幻听、臆想等症状的爆发期。青春期的孩子在经历戒断阶段的不同时期,有对应不同的心理特征。

(一)初始期的信息超载

有些孩子在初始期并没有出现过激的行为,但当学业压力过大,出现情感、行为问题时,常常选择利用手机里的社交媒体、打游戏来逃脱现实,躲避超载的信息输入,进行自我疗愈(Self Medicate),以此来麻痹自己,获得短暂的快感。一旦突然停止这种手机“疗愈”行为,就会感到精神兴奋过后的疲惫不堪,甚至出现失眠、多梦等不良反应,醒后会有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

(二)渴望期的压迫感

部分孩子能顺利度过初始期,恢复正常运作信息的能力,能够自己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但当学习后出现休息的间隙,感觉到无聊空虚时,仍然会出现急切寻找手机、渴望重新获得手机的强迫感和压力,注意力无法集中,求而不得的焦虑、暴躁等情绪,给精神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产生抑郁性自伤或自杀行为。

(三)爆发期的极端行为

孩子度过了无法使用手机的恢复期和渴望期后,认知变得固执、偏执,行为怪异,为了获得手机对其他一切不管不顾,除了手机之外,对先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害怕错过任何手机里的资讯。伴有躯体症状,如视力下降、出现幻听、臆想等,完成学习等需要专注力的任务时,就感到头痛、肚子痛或频繁去厕所,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多动症或其他生理疾病引发的。其实不然,孩子为了再次获得手机的美好体验,就急需继续过度使用手机,一旦意识到无法立即满足,便会异常地焦躁不安,采取极端行为来应对内心的无力感。

三、建议

(一)有节奏地控制智能手机的使用

家长意识到青春期孩子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后,应注意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等心理特征,切忌“一刀切”的对策,应转“堵”为“疏”,帮助孩子一步步地调整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把它想象为肥胖症所需的节食,仍然需要吃饭一样,孩子可能仍然需要手机学习或适当的社交娱乐,我们的目标应是减少到更健康的使用水平。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例如,可以安排一天中特定的时间使用手机,或完成作业或一件事之后,用一定的手机使用时间奖励孩子。其次,约定在特定的时间禁止使用手机,比如吃饭、运动或亲子互动时间。最后,不要把手机带到床上,如果在睡前两小时内,屏幕的蓝光会影响睡眠质量,尽量用纸质书代替电子书,研究表明,这样不仅能睡得更好,还会记住更多读过的知识。

(二)引导建立和谐的现实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用智能手机作为“安全毯”来缓解焦虑、孤独或社交场合的尴尬,这只会成功地把自己与周围的人隔得更远。盯着手机会让孩子失去面对面的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减轻焦虑,提升情绪。加强孩子的支持系统,每周引导孩子为朋友和家人留出专门的时间。如果孩子比较害羞内向,尝试一些方法克服社交尴尬,在不依赖社交媒体或手机游戏的情况下帮助孩子交到长久知心的朋友,比如鼓励孩子加入运动队或兴趣俱乐部,报名参加志愿公益活动等,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从而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经历。

(三)培养孩子的负面情绪应对技巧

家庭教育大师萨提亚女士在大量个案积累中发现,家长对孩子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一般很有耐心,比如教孩子学走路,可以在一次次的摔倒中反复练习;但对于情绪的学习,家长们可能没有那么好耐性,让孩子受伤难过,感受疼痛,然后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出来。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可能是基于我们一个错误的认识: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所以,企图避免和压抑这些情绪。然而,情绪并没有对错之分,情绪只会带给我们感受,感受会有舒服,也会有不舒服,而感受到不舒服时,正是负面情绪在提醒孩子,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这样他才有机会学习应对和处理的方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家长引导孩子认识挫折的情绪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你努力不够或者其他客观因素。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会面对竞争,认识挫折的机会,当一个榜样出现时,可以让她观察后与家长一起探讨这个榜样到底好在哪里?他是如何做到的?挫折虽然不好受,但是通过吸取教训和经验,会令自己慢慢变得更好。在此期间,家长应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心理需求,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职责和挑剔。

(四)家长以身作则,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做一个好的榜样,孩子们有很强的模仿冲动,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智能手机使用很重要。当家长盯着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时,让孩子不要沉迷手机游戏是没有实效的,不要让智能手机分散了亲子互动的注意力。孩子出现自伤等极端行为时,它代表孩子内心储存了过多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只能变相攻击自己或他人。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孩子性格敏感脆弱,而是家长的态度过度严厉,并且毫无察觉,部分家长会认为温和的说教没效果,但不代表我们只能用激烈的批评和指责,我们也可以采用正向强化法。比如,当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按时间计划停止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那就在孩子完成的时候表扬他:你能遵守自己的约定真棒,自律性真强。当我们家长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而用正面鼓励比批评更有效时,为什么我们不优先使用这个方法呢?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