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庭教育呼唤父亲角色的回归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孩子最初的习惯都是在家庭里形成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它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保障了孩子健康成长。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父亲却逐渐“淡出”家庭教育,父教缺失屡见不鲜。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说“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因此,家庭教育亟需父亲角色的回归,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女性开始走入职场,双职工家庭成为社会主流。客观上,家庭要求父母双方共同照顾孩子;主观上,新时代的父亲也意识到应更多的投入到对孩子的教养中。由于种种原因,父教缺失现象仍然存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家庭由母亲主导孩子的教育,而由父亲主导孩子教育的不到两成。另有网络调查显示,60.7%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13%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40%的人则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父亲不知怎样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学校的各类家长会、亲子活动出勤率最高的是母亲,较少见到父亲的身影,造成了父亲与孩子沟通少,父子间存在隔阂;还有很多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不够合理。

二、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父亲角色

父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近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提醒着我们:爸爸对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也就是说,决定孩子未来“够不够自信?觉得自己够不够好?”的人,更多的是爸爸。那些较少与父亲接触、缺少父爱的孩子,不但在身高、体重和动作等生理发育上稍显缓慢,且在心理上也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自尊心不高,自制力较弱,多动等。具体来看,父亲在以下方面对孩子产生独特且重要的影响。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

柯尔伯格曾提出:性别角色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幼儿期是一个人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喜欢“模仿”,会不自觉地以父母为榜样。父母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上都有一定作用,但似乎父亲的作用更大一些。对男孩而言,父亲给予的是直接的榜样。男孩可以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发展出更多的男性行为,逐渐形成男子汉的气概。对女孩而言,在与父亲的相处中,能深化其对异性角色的认知,明确性别差异,即强化了自身性别意识,又能从父亲身上获得异性品质,习得与异性相处方法;还能获得与母亲那里不一样的安全感。所以,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

2、父亲是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展开对外部环境的探索,而父亲是儿童游戏的重要伙伴。游戏过程中,父亲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男性特有的雄性力量与品质如勇敢、独立、乐观等,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另一方面,父亲更倾向于与孩子进行肢体上的互动,选择具有一定冒险系数的户外运动,如打篮球、跑跳等。与母亲主导的亲子游戏不同,这些活动更加刺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孩子会以一种活跃和激动的状态进行,他们喜欢这样的游戏方式与亲子交往,慢慢的会表现出游戏带给他们的自信与快乐,学会坚强,勇于冒险。

3、父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催化剂

云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杨丽华指出: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相比,前者更聪明。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相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与女性不同,男性在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方面占优势。父亲大多喜欢和孩子玩运动性、技能性、智能性较强、异想天开的游戏,如侦探游戏、迷宫游戏等。这样的游戏能满足儿童对新异刺激的好奇,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情绪,从而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开拓精神,开发智力。另外,父亲的知识面一般较广,特别是在政治、军事等母亲较少关注的方面,因此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知识面会更为宽广,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强。

4、父亲守护孩子心理健康

新时代的父母们不但关注孩子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父亲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父亲角色缺失的孩子易产生“父爱缺乏综合症”,出现情绪不稳定、不善社交、沉默寡言等多种心理问题。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此症对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童患上此症的可能性是同龄女童的两倍。这可能是由于缺少成年男性的道德指引和行为规范,孩子往往缺乏自律意识。

三、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策略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高质量的父爱,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父亲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呢?

1、强化父亲角色意识,增加角色行为

作为父亲,要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积极从母亲背后走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家庭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只有明确了角色意识,父亲们才可能产生更多的角色行为,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父亲还要认识到自身性别所带有的独特力量,从而与母亲配合,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陪伴、见证孩子成长。

2、提高教育素质,给孩子高质量的爱

父亲并非孩子的天然教育者,再加上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多元、复杂, 父亲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走近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现实中,很多父亲确实忙,但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每天陪孩子玩一会儿。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父亲更应该学会倾听、关注孩子需求,了解孩子各方面状态。

3、家庭成员积极支持父亲参与教养

   “孩子他爸不知道怎么带孩子,所以我常说:算了,你别做了,我来做”,“你的教养方式不行,对孩子不好,要按照我的去做”……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妈妈。这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父亲教养投入水平有逐渐递增趋势,但实际教养行为却较低。因此,有专家提出了“母亲守门”的概念,指母亲支持、限制父亲参与到家务劳动和教养孩子活动中的态度与行为。母亲要相信父亲的教养能力,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支持父亲参与孩子事务;还要创造机会,给父亲提供较多机会参与教养。在父亲遇到问题时,母亲能一同去帮助解决。

参考文献

[1] 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46-47

[2] 何铁军,马丽萍.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宁夏教育,2015,(1):79-80

[3] 韩闯.爸爸,你在哪儿——浅析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2):52-54

[4] 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5] 虞积强.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回归.中国农村教育,2019,(9):38-39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