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成长的风帆 ----情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中谈到的案例信息,已征得来访者同意,并做出适当修改,隐藏来访者身份信息) 最近接待了一些来访者,他们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在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一至的答案: “你从小在谁身边长大?” “父母呀。” “你跟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还好吧。” “你小的时候,关于母亲(父亲),最温暖的记忆是什么?” “没有” 故事一 小A,高一了,是一个美丽的女生,她来找咨询师,是因为感觉不开心,内心弥漫着一种空虚和无意义感,常常用小刀割自己手臂。 孩子幻想,邻居家有一个很好的姐姐,常常带她在楼顶上玩,两个人一起养了一只流浪猫,姐姐会对她嘘寒问暖,生病了给她买药。当她和妈妈吵架了,在外地读大学的姐姐会飞到深圳来看她,把她搂在怀里。 乍一看,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似乎没有特别大的创伤,再细细问,在问到孩子关于父母温暖的记忆时,孩子脸上的笑容凝结了,想了好久,说:“没有!” 我再问,那关于父母的糟糕的记忆是什么,孩子歪着头,一点一点回忆:学会走路特别晚,第一次自己意识到走得很好时,兴奋到跑向了妈妈,打翻了鸡蛋汤,妈妈发火了;在家调皮,被关在阳台上不许进来,夏天的中午,好热好晒;感冒了,不给看医生,要自己熬过去;如果做错事,爸爸会打会骂,有时会被赶出家门;妈妈总说,你好丑。 爸爸妈妈应邀来访谈,两个人都很不理解,我们家从小都很和睦呀,没有重男轻女呀,没有虐待她呀,妈妈为她当了全职太太呀,怎么会这样? 我问:“那你们怎么样向孩子表达你们对她的喜欢的?怎么表达情感?” 夫妻俩面面相觑,妈妈想了半天,吞吞吐吐,说:“我们也不擅长表达什么,也不会说爱呀什么的,跟她讲道理比较多。” 故事二 小J来找我咨询的原因是,重度抑郁,被班上人孤立,从小就觉得生活没意思。 “关于父母温暖的记忆?”小J看着我,撇撇嘴,说,“没有”。 “我爸是化工厂的质检员,我妈是数学老师,他们都超理性,我们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规则、流程和道理。我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应该........;我感觉他们怎么都没有情感和情绪的?噢,有!有一次,我8岁吧,不小心把粥撒在我妈衣服上,她发火了,终于有表情了,我急忙按流程说了对不起,但是,她却没有按流程说没关系!我当时很愤怒。” “有一次去同学家做客,我才发现,别人家不是这样的喔,怎么说,是……有人情味的,我们家没有。” 当我告诉J的父亲,他的儿子有自杀念头的时候,他很冷静地说:"这个没有理由,我们从小都很爱他。” “怎么爱的?我们给他最好的物质条件,别人有什么,他都有,有什么事情,我们从不打他,只是跟他讲道理; 我们家常常一家三口出去旅行。当然,不能像爷爷奶奶那样溺爱,我们有些要求更严格一些,比如说:他小学上学只送过一个月,后来就自己坐公车去,反正也就5站路;男孩子嘛,撒娇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出现,不许哭;成绩要好,要独立,不要给父母惹麻烦。” 以上两个家庭:父母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也陪伴在孩子身边,都说很爱孩子,看起来孩子没有经历重大的创伤事件,是哪里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这样的家庭,没有“情感”,或者说,孩子感受不到与父母之间积极温暖的正向情感联接。 什么是“情感”? 第一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情感是:父母(抚养者)拥有自信、快乐、慈爱、保护、包容、理解、富有同情心、抱持等等品质,这些品质作用于孩子,孩子便拥有了积极正向的体验。情感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过程,一种体验。 第二层面,从微观层面(可操作层面)来看,情感的核心内容包括:亲子之间的目光注视,情感交流,身体的接触与抚摸,相互的语言表达,体态的调整,以及对肢体亲密或者靠近的维系,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参与孩子的生活等等。正是这些亲子之间的互动,让情感有了“可操作性”。 1963年到1993年期间,美国精神科医生亨利.马西博士和内森.塞恩伯格博士,做了一个惊人的研究,他们用母婴观察和纵向跟踪的研究方法,记录了76名个孩子30年的变化,揭露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充满了积极正向的情感,他们能准确地意识到如何与孩子联结,有大量良好的互动,就能促进孩子良好的情绪发展,这样的孩子能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他们30岁的时候展现了非常好的社会功能、能建立较好的亲密关系;如果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正向的情感,孩子则会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些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感到混乱,不知所措,难以确定他们是不是被爱着的,亲子之间缺乏情感的流动。在30岁的回访时,他们的社会功能明显低于前面那部分孩子,在建立亲密关系方面遇到许多困难,大部分的人面临精神和心理方面问题的困扰。 接下来,我们再从更细致的角度来解读“情感”影响孩子发展的机制。 从依恋理论看“情感”缺乏对孩子的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迈克尔·拉特指出,分为两种: 剥夺(是由分离经历造成的)和缺乏(即在父母关系中缺乏活力成分)。 在小J的例子里,我们看到,他的父母就是缺乏活力的人,他们看上去都是“超级理性”的人,“没有什么情感和情绪”,这样的父母给人的感觉是冷漠的、拒绝的、没有回应的,小J说,从小就感没觉得他们爱自己,J也形成了回避型依恋模式,他想和人建立关系,却害怕被拒绝和被抛弃,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从初中开始,就没有朋友,内心孤独,低自尊。 小A的身上,也出现的同样的状况,虽然妈妈是全职太太,但是妈妈的功能更多是把她养大,缺乏情感的投入。所以,这个孩子用幻想来抵御现实:想像有一个姐姐会对她嘘寒问暖,关心、保护她,满足她内心对情感的渴望。 从自体心理学理论看“情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自体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镜映,与“情感”这个相呼应。 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渴望被看到、被欣赏的需要,被镜映的核心的感觉,是自己的主观经验在另一个人那里引起了相应的身心反应,被确认。比如:我悲伤他也难受,我愤怒他也感到替我抱不平。作为抚养者,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能给予适当的反应,孩子的就会感到被深深地理解和抚慰,发展出良好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 童年缺少镜映的孩子(因父母太忙,或自身有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给予反馈),会有自己不存在,或存在没有意义的空虚感(本文中两个孩子都出现了),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会倾向于抑郁、低自尊。有一些孩子在儿童期会通过多动、手淫等行为来与空虚感战斗;成年后,会用混乱的性行为、赌博或其他冲动行为来刺激自体,填补空虚的感觉与抑郁。 我们来看一下,小A母亲,当孩子第一次能飞奔的时候,内心是多么欢欣,然而,妈妈给出了一个错误的反应:愤怒,你打翻了汤!没有被赞赏,反而被责备,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孩子内心是多么失望和难过;童年时期常常被母亲说很丑,上了高中以后,尽管她被大家公认是班花,却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常常被父母打骂,从父母这面镜子里,照见的都是自己的不好,怎么会认为自己有价值? 如果说小A的父母是错误的反应的话,小J的父母对他则是没有反应,在孩子看来,家里一片情感贫瘠的沙漠,所以他从小就认为“生活没意思”,羡慕别人家有“人情味”的生活。面对没有感情和表情的父母,孩子非常愤怒又无力。 后记: 人们常常说爱,说陪伴,不带情感的爱和陪伴,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却无法带来真正的心的连接。了解“情感”在孩子成长中的意义,学会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可以尝试一下的这些方式: 1.作为一个抚养者,是温暖的、乐观的、慈爱的、可依赖的、共情的、温柔的、体贴的、自信的。 2.看见孩子的情绪,并尝试去理解,做出正确的、相应的反应。 3.当孩子小的时候,与孩子多一些身体的接触和充满感情的抚慰。 4.和孩子多一些玩耍,一起运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互动。 5.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到孩子幼年的生活中去。 6.用目光和语言、肢体接触表达你对孩子的喜爱。 7.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成为他的情绪的容器,并给他兜底,让他不怕。 我们每个人养育孩子的过程都不可能完美,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事件,孩子也会遭受挫折,但是,如果平时给孩子的积极正向的情感比较多,这些体验就能成为孩子在处理负面事件时的资源,保护孩子不被创伤或者不被严重创伤;没有积极的体验打底,所有父母的严厉、苛责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创伤,外部应激事件出现时,孩子就没有资源去抵抗和应付,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就象文中的小A和小J一样。 父母给孩子的积极正面的情感,以互动的方式在孩子内心内化,成千上万次的这样的美好体验,逐渐形成了孩子的人格基础,也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就像武汉心理医院的创伤科王牮主任说的那样: “父母给孩子的爱(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就像是水,孩子就像是船,水越多越深,就能把船托举得越高,走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