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学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以共情、积极的心理暗示为例

        心理学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以共情、积极的心理暗示为例
        摘要:心理学理论在家庭教育中有积极影响,本文聚焦共情和心理暗 示这两个关键点,结合现实的生活情境,分析了共情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并结合实例对家长如何通过共情和积极心理暗示引导孩子的成长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   共情  心理暗示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摇篮,也是对孩子毕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珍妮·艾里姆曾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虽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但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人生导师。在育儿这条道路上,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绞尽脑汁,但却未能走进孩子内心深处,部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亲子之间两败俱伤、无所适从。本文以大班孩子为对象,结合现实的生活情境谈谈心理学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以期能给父母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共情
情景再现:闺女不到4岁就开始学习舞蹈,到现在学习3年多了,也参加过大型的演出,但每次都是群舞,没有独自上台的机会,有次爸爸妈妈的单位开展“樱花之星”决赛,给闺女报了个节目,回去跟闺女说:“敢不敢独自上台啊,妈妈学校明天晚上有个演出,你敢独自跳舞蹈《吉祥》吗?”闺女犹豫说:“啊,不行,我不敢耶。”看见她的表情,一副想参加但是又害怕的心情,我顿时明白了,她是没有信心,需要帮助她克服她心理的那道障碍。妈妈接着说:“哦,妈妈知道了,宝宝其实是挺想参加的,但是呢有那么一点点害怕,怕自己做不好。”孩子接着说:“恩,是的。”她能感觉到,妈妈这时能够理解她。
这时妈妈做到了与孩子共情,即理解孩子的情绪,知道她当下在想什么,是什么感受。被别人理解是一件特别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他的情绪就会流动起来,当我们能够做到不带评判的倾听,去进入孩子的世界时,孩子就能感受到你的用心,他才会把自己的心交给你,愿意跟你一起分享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也只有他把心交给你,他才愿意“听你的话”。
“共情(empathy)”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也称为神入,又译作同感、同理心等。共情或共情状态,是指准确地、带有情绪色彩地觉察另一个人的内在参照系,就好像你就是他,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所以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他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举例:
孩子:“我不喜欢与那个小朋友玩,他好坏呀。”
“你怎么能这么说别人呢?”(否认了孩子的感受)
“不会吧,你们不是玩的挺好的吗?”(拒绝孩子的感受)
“好了,别生气了,用不着小题大做,写你的作业吧。”给出不合理的建议)
     “为什么你们会吵架?”(问题)                    
       从你的话里我感觉你好像很委屈、很气愤。(共情)
当孩子向家长诉说他个人的情绪感受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倾听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感觉到你在认真听说话,理解的意思。而前几种表达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会感到困惑或者愤怒,可想而知结果会是怎样。只有最后一种方式说出了孩子的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谈话才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并在交谈中帮助孩子理清情绪、解决问题。此时,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就是积极主动并且全神贯注地倾听,接受、理解并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当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扰或问题时,叙述的过程就是帮助他整理思路和感受的过程,这样他就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爱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和心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以家长自居,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共情能力的提高需要家长的理解与倾听,理解、倾听是沟通的前提。“你说什么他都不听”、“他根本不理你”、“无法走进孩子内心”是让很多家长头痛无比的问题。为什么孩子那么难以接近?问题出在家长还是孩子身上?
那如何培养共情呢?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回答来回应孩子的倾诉,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想法。诸如:你愿意给我讲讲你的想法吗?你的意思是?你的想法是.......共情时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走出自己的成人世界,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处境中来感受他(她)的喜怒哀乐,得到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二是巧妙借助躯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共情,如孩子伤心时一个温暖的拥抱,参赛场上激励的手势,不开心时一个无言的抚摸……这些躯体无声胜有声,会让孩子到父母懂自己,爱自己。
而面对孩子因为自信心不足,对于一个人上台表演恐惧时,妈妈可以先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拥抱,然后对孩子说:“确实是,妈妈一个人上台也会紧张,一个人独自在台上面对那么多人都会紧张,何况是宝宝呢?”“那爸爸会紧张吗?”孩子问。
“也会啊”妈妈说。
“那好吧,我试试。”孩子说。
“恩,相信自己,宝宝一定行的。你跳的那么好,一定没有问题的。还记得有句歌词吗,相信自己,噢,噢……”
孩子很开心,最后也跟着唱了起来。那晚演出孩子表现的非常棒,表演完后,她超级自信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我今天跳的不错,下次有机会我还想跳。”经过那次之后,孩子现在敢独自一人在任何场合表演了。
二、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反馈机制方法
     情景再现:乐乐的妈妈带着孩子去参加朋友聚会,家长们让小朋友们一起唱歌或跳舞助兴,其他几个同龄的小朋友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活动。可是轮到乐乐时,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内向的乐乐都不愿参加,乐乐妈妈又气又急,怒骂乐乐:“你看其他孩子多优秀, 再看看你,跟人家差了一大截,真没出息。”乐乐伤心地从酒店里跑了出来。
     其实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树立榜样时,往往不讲究方法和技巧,父母一味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较,,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既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又激发起孩子的愤怒和不满。
心理学上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也“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他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然后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这个实验充分说明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表扬。
心理暗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对于孩子来说,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孩子在意志、兴趣等方面发生变化。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给孩子带来对事物的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很容易使孩子对事物产生自卑、逆反心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可塑性很强,容易接受暗示,而心理暗示又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带来影响的,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注重给孩子积极正确的心理暗示。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此时正处在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水平都较低,因此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在教育中,孩子们会表现出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能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原本复杂的问题就能轻松地解决。积极的暗示,犹如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作为成人都要将一种积极心态、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牵引着孩子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之路前进。
拿游戏来举例,作为家长我们一直会为了玩游戏批评孩子。很多孩子喜欢玩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吃鸡等游戏,作为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游戏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游戏为什么好玩,因为他是一个能不断给予玩家正向反馈的过程,想象一下,你看着自己的经验值在游戏中与日俱增,昨天凑齐了一组英雄,今天又收了一个徒弟,成就感和荣誉感不断上升,而成就感和荣誉感的上升又会反过来让你不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游戏中,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沉迷其中。
孩子的自律和父母的打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应该从教育方法入手,采用正反馈的机制方法,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是孩子最爱戴、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家长对孩子有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如,孩子犯个错误就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会像……”等负面的话语,时间长了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家长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滋润孩子的心田,孩子将会更加自信、自爱、自强。
共情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培养孩子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孩子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让我们学会与孩子共情,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吧!
 
参考文献:
[1] 杨伟明培养共情型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2] 汪冠楠.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
[3] 叶慎花.儿童的立场——家庭教育的基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