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准高三”,父母何去何从?

        进入高二下学期,被贴上“压力大”、“课业繁重”、“生活枯燥”等标签的高三便近在眼前,很多人也因此将高二下学期称作“准高三”,以凸显高二下学期在整个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为高三做准备的角度来看,高二下学期这几个月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准备期。毕竟心理状态、角色定位、支持系统等心理资源的建设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和积累如果等到真正进入高三才开始做调整,学生往往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势必会干扰到高三的复习备考

为了迎接高三这场“持久战”,家长可能是最早进入“备战状态”的人群。他们会关注孩子的各个方面,从孩子的饮食起居到学习再到社会活动。但从接触到的众多咨询案例中发现,有时候父母的“努力”对孩子的高三学习并未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发挥着“阻力”的作用,对学习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因此,“准高三”这堂课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家长同样需要。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作为家长,他们在孩子的“准高三”期间应做些什么呢?

一、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很多家长在帮助自己的孩子备战高三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界限不清的情况。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对于他们自己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未能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

界限不清表现为父母会过多地干预孩子自主范围内的事情,使孩子缺乏独立感和自主感。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产生阻抗抵触心理,影响到学习情绪。所谓自主范围内的事情,即指已经发展到青春期后期的学生们可以自主决定的事情,包括他们与同学的人际交往、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计划和目标、未来所选择的大学和专业等方面。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成人的经验支持,但另一方面更希望有足够的自主决定权。曾接触到的一个咨询案例中,来访学生满怀抱怨地说到,“马上高三了,我爸妈想让我更加专心地学习,所以总是希望我把时间尽量多地用在学习上,我也知道应该这样。可是他们也不至于要求我不要参加同学们的活动啊!”。

事实上,进入高二甚至高三的学生已经很好地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必须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出发,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努力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为孩子提供支持。因此,在准高三期间,父母首先要做的一个准备便是思考自己在孩子的学习路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究竟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搭在孩子肩上,为孩子提供推力的人,还是骑在孩子肩上,手里握着指挥棒,给孩子产生压力的人。如果是前者,请家长继续保持这样的亲子互动方式;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家长可能就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并努力将改变的过程在“准高三”期间完成。

二、努力培养平和心态

心态,是我们经常告诫高三学生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家长其实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会出现心态不和的情况,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期望,例如希望孩子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升、希望孩子的分数达到超出实际能力的水平、或者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期望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很多让孩子感到较大心理压力的言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例如在一些家庭中,当孩子在家时,整个家庭犹如进入备战状态,父母会停止家里面的一切应有的家庭活动,家庭的一切安排都必须围绕着孩子的学习进行,全家所有人都需要配合孩子,家庭气氛被弄得十分紧张压抑。也许孩子可以得到一时的安静环境,但时间一久,家庭这个环境便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沉重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许本来需要适当休息的孩子却发现似乎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是被家庭这个环境所认可的,从事其它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会带来愧疚感,学习也因此成为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不妨给自己,也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以一种更从容和自信的姿态参与孩子的学习。如果希望为孩子提供一点学习上的帮助,请记得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三、积极优化情绪状态

父母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感受到的父母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指向对象的差异,可以将家庭系统内父母表现出的情绪反应分为指向孩子的情绪和指向其他家庭成员的情绪。指向孩子的情绪直接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感受,因此父母的这类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直接和最深刻的。

进入高三后,学习往往会成为亲子之间最主要的互动话题,这一时期父母的情绪可能也会更多的指向孩子的学习。因此,在亲子之间本就缺少情感交流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更多的却是消极情绪反应(例如总是表现得过分担忧孩子的学习、经常抱怨孩子学习不努力、考得好时很高兴和考不好时很失望的起伏变化等),那么孩子的情绪状态往往也不会太好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想要的信任和接纳,会觉得父母似乎只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其它都不重要。

因此,在“准高三”期间,父母还应增强关注自我情绪的意识,尤其是指向孩子的情绪,努力优化自我情绪状态,做一个情绪积极并能给孩子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