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孩子在家上学,家长先做好准备

近日,腾讯网发起了“在家上学,叛离还是回归”的问卷调查。作为一个在家上学,不 ,应是高中阶段还是在家自学的16岁211大学的大二男孩的母亲,在家上学十几年的亲历者和践行者,我认为,家长朋友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需要先做足如下准备:
一  教育理念技能的具备  首先,我们生活在乡村,孩子出生前,我和丈夫就分别是初中语文和生物教师,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接着我又完成了心理学的本科教育,考取了高中教师资格证,在孩子幼年时就对其进行生活教育,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和初中因其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很快,自制力强,实行了半天上学,半天在家的模式,孩子兴趣广泛,酷爱历史和自然科学,阅读面广,动手能力强,善于与人交流,喜欢动手,即使初中毕业考取高分,因年龄才10岁,我们不想因为分数而让其去县城寄宿,影响其成长发展,他在高中阶段完全在家自学也能考到600多分。有人认为,在家上学的父母不需要专业训练和教育技巧,完全靠着教育热情,多给与孩子生活和生命常识即可,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想法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在家教育并非学校教育的的反面,而是根据孩子特点而进行的有益补充,它 希望让孩子脱离模式化的教学环境,让每个人都更自由‘更本真地掌握知识,从而保存求职的天然欲望。’据我所知,现实生活中的在家上学,除了一些勉强算得上“成功”的例子,绝大部分均未实现“自由”“脱离模式化”的目标,更差劲的是,不少在家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机械、刻板、无效率。例如,十几年前,四川一位父亲还因“宁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书”的事件闹得家喻户晓,一时众说纷纭。最近有媒体报道,20岁的女儿连初中试卷都考不及格,而其父还坚称自己的教育非常成功。事件中的父亲以自学二胡、绘画、物理、化学、等经历为依据,为女儿设计了一份门类繁多‘浅尝辄止的课程表,更有甚者,他竟然要求女儿对不明所以的“生命磁场”进行研究。无论在家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需要遵循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必须始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逐渐掌握理论体系,最后通过实践检验,修正认识。事件之所以荒诞,不仅在于它漠视了学习的一般规律,还在于他为求速成而陷入神秘‘反智的泥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在家教育明明已经出现问题,可由于父母的虚荣心、或盲信在家教育由于学校教育,听任孩子在教育的教育下渐行渐远,甚至酿成诸如离家出走的悲剧,逃离只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回归的还应是教育本身。  
二   能够充分欣赏的亲子关系 这里的欣赏不单对于孩子闪光点的赞美,还有对其缺点的转化 。 每一个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的莫过于听到父母的鼓励与肯定。积极地正面肯定,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的正面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但是,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犯错并改错的过程,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足呢?我认为,家长如果老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 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向发展。发现孩子有负面性格时,我的做法是寻求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化缺点为优势。在孩子三岁办的时候,他说话有结结巴巴的现象,当时周围就有人认为小时候就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长大了就会很麻烦,并纷纷出主意,比如再结巴就打一下,或者严加训斥,知道改正为止。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认为,强力制止不恰当的行为,这种行为只能转移,不可能消失。于是,我是这样做的,和颜悦色地告诉他,说话重复两个字,是因为他很聪明,大脑想得很多,嘴巴有些跟不上思考的速度,爱因斯坦小时候就这样,长大了还成了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平时这样说话,和别人交谈还是有点不方便。我相信你平常努力纠正,慢慢就会好的。他点点头, 每当出现结巴现象的时候,我们装作不在意,他就努力再说一遍正确的,这样,经过半年时间就完全改好了,现在谈吐风趣,在大学里,第一年就加入了宣传部,工作做得还挺好。有时我们会谈起那段时光,再次强调它的自制力,聪明,自信,自我迅速改正的能力,这已成为他记忆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
三 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5岁上小学,小学和初中阶段又分别跳级,所以考上高中时年很小,成绩还是全县200多名。当时,鉴于他的天分与成绩,高中老师、亲戚朋友纷纷劝我们把他送到县城去寄宿,但我们拒绝了,原因只有一个,他当时10岁的年龄正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关键期,高中不急着上,这已经提前了好几年了。而交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不可重来,所以仅答应保留高中学籍,如果可以,仅去参加会考,拿毕业证,考大学可以慢慢来。其实,我这样做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成长期中的个体在6-12岁 的阶段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是能够扩大对世界的认识:是能够融入到团队中并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具体的价值体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在20世纪60 年代做了一个人际关系的研究,对14000名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研究。30年后,研究者调集可靠的相关数据,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结果发现:在学校伙伴关系不好、功课在及格边缘的孩子,以后的心脏病、糖尿病的概率大大高于伙伴关系好的同学;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比伙伴关系好的同学多出几倍。后续许多相关研究也都表明,儿童少年时期的伙伴隔离,对其成年后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事实证明,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对我的孩子来说是相当有利的;我家就在初中校园里,初一的学生也仅比他大一两岁,加上老师们都是父母的同事,他从小因为聪明‘有礼貌’颇得大家喜爱。每天,听着铃声,父母上班,他在家或看书,或上网,或做小实验。下课了,他可以到班里玩耍,给学生讲题,在操场上和学生疯玩。他爸爸有时晚上值班也带上他,学生纪律还会好不少呢。周日学生从家里返校,故意早来几小时,来家里找他玩,加之教职工的孩子也有二十多,一放学就成群结队的到处游逛,这样虽然是在家自学,伙伴关系非常融洽,就这么在家半学半玩了5年,2015年15岁的他,如愿考上了一所211 大学,有人觉得遗憾,认为如果在校跟读,凭他的资质考个清华也有可能;,但是,他高中阶段一直在家自学,在大学里却能适应的很好,,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英语竞赛分获一二等奖,获得国家奖学金,成为高数老师的助手,给同学答疑,积极参加学生工作的等,也有人表示不可思议,认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下,大多数学生也不一定做到这些。每当这时,我们相视一笑,答案全隐在这5年的时光里。其实,家长只能提供给儿童家庭生活和相关经验,但是不能给孩子同龄人生活的认知和技能,与伙伴如何相处、合作、建立友谊等,只能从伙伴关系中获得。只要能达到个体成长在这个阶段的需要,那么选择“家”还是“学校”作为学习的场所都仅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之一。选择在家上学的家长们一定注意,学习可以慢慢来,但是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却不能等待,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想清楚。
四 在家上学,需提前理清孩子向上发展的通道 。不管逃离机械化的书山题海式的班级教育,还是是选择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都已成为日渐被人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在我国,根据21 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我国大陆“在家上学”的学生越有1.8万,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为主。“在家上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和选择,已经得到很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认可。美国、台湾等地都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法案或条例。在我国,虽然“在家上学”’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生活的选择,但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我的孩子虽然5岁上一年级,但是当时学籍管理在我们那里尚未严格,又是在乡村,有些领导除了表示有克制的惊讶之外,手续上并未刁难,所以能够顺利注册。孩子因为接受能力很快,小学初中在学校半天读书,平时检测、期中期末考试如期参加,成绩还能名列前茅。从三年级跳到六年级,学籍跟不上了,又办了一次,初中跳级时学籍又飞了,索性作为社会考生参加的中考,减了10分。因为中考分数高,县一中自动给注册了学籍,参加会考,取得毕业证,直到上大学,还算顺利平稳。不过,现在随着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只有学籍却不去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缺少学校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依然会有升学障碍。再就是,“在家上学”的孩子,往往无法获得与在校生同等的教育福利,这一点当时我们也没意识到,因为我们在农村,十几年前,此举既无先例,还被一些人认为疯狂,纯属摸着是石头过河,等到高考时才发现,按说像孩子这个年龄,完全可以走自主招生这条路上少年班的,但是好的“985”需要各项全国大奖赛的奖项的,这是基本的门槛,不然连初审都通不过,而我的孩子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最后以600多的超出一本线60分成绩上了一所211大学,而有的985大学自招是过一本线就可以上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这个问题,既需要制度跟进,例如制定条例,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搭建其余学校教育的桥梁,再就是使其在综合素质评价等环节与考试招生制度对接,又要家长与有关部门接洽,争取得到一些支持。2015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虽然存在着制度创新的空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对“在家上学”做出探索和规定,但在操作上并不容易。由于没有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经历,“在家上学”的孩子想要参加中考、高考时,学籍不完整导致这些孩子没有报考机会。在尚无明确的教育法规跟进的现实下,家长们还需要认真思考孩子的升学问题,融入社会问题,而不是单单一腔热情地走一步看一步,一定要制定“在家上学”的长远规划,并能根据情况及时修改。
总之,”在家上学”作为一种对公立教育的的单一模式的丰富和补充,有力地克服了大一统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是学习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育探索。作为家长,则要就孩子“在家上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并尝试着去解决,那么,就一定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