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星期之前,有一对家长和我联系,说要做心理辅导。他们问我怎样让孩子更认真地学习,在家里骂也骂了,可是一点作用都不起。他们希望我帮他们做做孩子的心理工作,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问他们,孩子都上高二了,为什么还要骂孩子?他们回答我:就是想刺激刺激他,让他更用心地学习,把成绩提上去。我又问他们,如果不骂会怎样?会担心他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会不把我们的话放在心上。他们回答我。 这对家长的话,让我想起另一个女孩儿小A。小A在一次考试中,物理成绩很差。周末她母亲来校看她时,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她母亲也找到我,请我做她女儿的工作。小A 母亲愤愤地说:他们夫妻两人起早贪黑,辛苦挣钱,就是指望女儿能努力学习,不要过他们现在过的日子。我请她不要骂孩子,她说骂她就是刺激她,让她学习更用心一点。 这是两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心理辅导个案,现在想起,依然有很深的感触。这三位家长“关心”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辙。可是,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我都没有听从他们的安排去做他们孩子的工作,而是做起了他们的工作。作为父母,关注孩子,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无可厚非。但是,以责骂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成本太大了:不仅会磨灭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还极易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在沟通过后,这三位家长也感到需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要体谅孩子的辛苦,多支持和鼓励孩子。 一、后果影响 这些家长几乎都没有高中学习的经历,不能体会到孩子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因此会很轻易地给孩子提出对他们来说很容易达到的目标。有一个家长就要求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比前一次高一点,孩子考不到,就会被她责骂。孩子自己也觉得很无辜,因为每次试卷的难度并不一样,再加上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考试时的状态因素,都会导致成绩发生变化。他对他母亲讲,要看相对成绩,不能看绝对分数。但母亲对他的想法不以为然,依然要求他下一次考试分数要比上一次更高一点。如果这位母亲有高中学习经历的话,就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参照,换位思考,感受到孩子学习的不易,自然就不会武断地责骂孩子,怪孩子偷懒。在很多个个案中,孩子的积极沟通会被这些家长当成是不愿意努力的借口,责骂非但不减少,反而会变本加厉。如此所导致的后果,也是这些家长不曾料到的。 1. 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普遍较低。父母责骂孩子的话,都不是动听的,甚至是带有侮辱性的。这些责骂导致的一个最严重的后果是,孩子的自我评价较低。父母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他人。对于心理能量不够强大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责骂很容易被他们吸纳进去,渐进内化成为自我评价。有一个家长骂孩子是“猪”,孩子没声好气地回答他“你说我是猪,那我就是猪好了。”后来,只要父亲为成绩的事责骂他,他都先说“我就是猪啊,成绩不好是应该的啊。”在心理辅导中,我做过相关统计,这些孩子普遍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自卑心理。 2. 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机普遍较弱。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父母责骂的孩子,普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因为以责骂为方式的激发实际上是在攻击对方的自尊和尊严。当自尊和尊严都没有了的时候,一切努力的动力便没有了。所以,期望通过责骂来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有孩子在被父母责骂后,想通过努力学习不让父母失望。但是,努力是一个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以我所在的高中为例,基本上一个月考一次试,在过去一个月的努力,并不能很快在下一次考试中得到分数上涨的奖励。于是,有些家长便很失望,坚决认定孩子没有努力。努力得不到承认,还不如不努力。这是很多经常受到家长责骂的学生的心声。 3. 责骂严重伤害了亲子关系。 为学习责骂孩子,否定孩子,所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对亲子关系的破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来自父母的责骂,会像利剑一样刺进孩子的心脏,伤害孩子的感情。在我所经手的心理辅导个案中,有近九成的此类学生说很想离开父母,以后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出去打工,离家越远越好。离家远的本质,便是脱离父母对他们的控制。这些来访学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过属于自己的清静日子,才能成为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此种情形下的亲子关系就像一只碗一样,一旦破裂,便难以复原。 在交流中,当我把这些被责骂的孩子的共同特征告知家长们时,他们普遍都表现出了惊讶,说没有想过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承受着这样大的压力。平时,看到孩子不愿意沟通,不爱说话,他们还以为是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呢,殊不知是自己的责骂伤害了孩子,致使沟通不畅,亲子关系质量下降。 二、背后动机 2005年8月,我到现在供职的这所学校工作,每年都会辅导几则类似的个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状况呢?通过对诸多个案的分析比较,我看到了这些家长以责骂这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背后动机。 他们认为通过责骂可以激发孩子用心学习。他们普遍觉得他们的孩子脸皮比较厚,什么都不在乎,只有骂,才能让孩子们重视学习,投入学习。如果他们不采用这样的方式,他们的孩子就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不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就不会投入学习。有一个家长对我说,他把责骂当成一个用来激发孩子的手段,是在帮助孩子。我请他换个方式帮助孩子。他回答说不用,他家儿子心大,骂骂不要紧,反正过一会儿就会继续跟你嬉皮笑脸。听了这话,我很无语,他的儿子已经在我这里连续做了三次心理辅导,孩子表面上什么都无所谓,实际上,自我评价极低,对父亲也充满了厌恶感。 他们更觉得这个方法可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这是最根本的动机。在做家长心理辅导之前,我都会登记来访者的个人资料,从中获知这些家长的学历层次基本上都比较低,初中、小学为多,高中极少,大专往上的一个都没有。因为学历不高,所以从事的工作比较辛苦,不够稳定,薪水少,工作环境也不舒适。在工作中,他们见识了人世的冷暖,深切感受到学历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这些家长来说,他们有特别强烈的改变目前困境的愿望。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用功读书,取得好的学历,未来能获得一个环境比较舒适且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他们便会觉得人生无憾。正是由于内心强烈的不稳定感以及担心自己的遭遇在孩子身上重演,他们格外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的成绩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考上好大学、获得高学历的可能性降低,弥补自己人生遗憾、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此外,还有另两个动机。一是责骂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有些家长就很坦诚地说到:自己在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回家借着孩子的成绩,骂孩子一顿,就把气消了。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是最安全的发泄情绪的对象,因为不用担心被报复。二是推卸自身的责任。责骂孩子的家长,会在责骂中强调孩子主观上的努力程度不够,也会强调自己所为之付出的努力。他们希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羞愧感、对父母的歉疚感,从而达成推卸自己责任的目的。这后一个动机比较隐蔽,不易被觉察,但是在咨询过程中,这些家长还是意识到了这个动机的存在。 三、辅导建议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古有 “头悬梁锥刺股”、“囊虫映雪”,今日几乎如出一辙。孩子学习的成绩,除了与努力程度、智力水平、身心状态、试题难度等因素有关外,更与父母的态度有莫大的关系。为提升孩子的学习信心,为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那些以责骂为刺激孩子手段的家长,我通常会提出这样的辅导建议: 1. 向孩子道歉。尽管按照中国固有的伦理关系,由上辈向晚辈道歉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然而,出于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量,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道歉。道歉不仅能获得孩子的谅解,还能让孩子有信心和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当然,道歉是要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自我反思,没有对未来言行的修正,那么道歉只是道歉,不会产生任何实际作用。 2. 相信孩子。几乎所有孩子都想把书念好,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受到父母责骂的那些孩子同样如此。他们和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一样,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有让自己更好的规划,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多问多做来提高成绩,提升自己。作为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相信孩子,支持孩子,做孩子的得力助手。来自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是孩子努力向上的最好的动力来源。 3. 帮助孩子。在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问问孩子,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你需要我们的帮助吗?或者,给孩子烧上几盘家常菜,给孩子倒一点温开水,稍微抱一下孩子。这些简短而又温馨的言行,传达的是来自父母的暖暖爱意。只要那么一点点,都会让孩子倍感温暖,倍感力量。 4. 做好父母本职。父母的本职工作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不断进行自我成长,形成稳定的情绪和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父母恩爱、理性,家庭和睦、温暖,孩子就不会有后顾之忧,自然更能集中精力和时间用功学习,如此便更有机会取得好成绩。 小C是一名高二的女生,得了抑郁症休学回家了。她对我说,学习压力太大了,考试成绩不好,又经常被父母责骂,情绪特别低落。回家后,父母对她好得不得了,没有骂过她一句,也叫她不要过于关注学习,身体健康就好。“他们以前就这样对我,该多好啊!”小C在电话里对我说。是啊,以前就这样该多好啊!也幸好,他们及时地醒悟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