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家教心主张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庭环境与幼儿助人行为的相关研究

   家庭环境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家庭环境的背景下,幼儿助人行为则会有不同的表现。幼儿会模仿在其他人身上所观察到的行为,而父母是儿童早接触到的成人,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儿童看到父母帮助别人,则可能积极仿效去帮助其他幼儿。[]可见,父母的助人行为是幼儿的榜样。虽然,不同的家庭环境都遵循着相同的机制对幼儿助人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其效果确实千差万别的。

一、助人行为的概述

有关助人行为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关于助人行为的界定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大概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助人行为是指无私的关心或帮助他人,以期改善他人不利处境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助人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他人摆脱困境,不求任何回报。但是,在现在社会中存在另一种现象,有人会主动帮助他人,但是他们想要获得相应的报酬。所以,另一种是上述行为也纳入的助人行为的概念之中。

助人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其道德发展及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指标。幼儿期是培养助人行为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助人行为不仅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今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本文比较赞同第一种观点,所以本文主要论述有关无私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助人行为。

二、家庭环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

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而在客观因素中,家庭环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子关系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在幼儿发展影响的中介,因此,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状况。[]在家庭中,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完成的。幼儿的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父母的指导与要求中实现的,早期的亲子经验在幼儿社会化发展中起着奠定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幼儿交往与活动的方式会影响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对幼儿的行为采取支持或爱护的行为,将有利于幼儿助人和利他行为的形成。霍夫曼明确指出,父母对儿童的爱有助于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芦咏莉等人的研究也已经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利他行为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同时,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来说,安全依恋的儿童比其他类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同情心影响着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幼儿只有在相应的同情心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助人行为的良好习惯。而亲子关系是幼儿形成与发展同情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同情心的形成,与此同时,对幼儿社会认知及幼儿心理形成也同样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幼儿社会认知、幼儿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教养方式也影响着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所谓家庭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与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是对教养行为的概括,是家庭环境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不同方向的研究,不同教养方式对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的表现是不同的。

在民主型家庭中,幼儿会获得民主、宽松、平等的成长环境,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与心理空间。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会形成积极乐观、助人及形成考虑他人的需要的习惯,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家中参加一些常规性的有益于家庭成员的活动,这种从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他人幸福的自发关心,更有利于形成助人感和利他倾向。专制型家庭父母对幼儿的要求会过于严格与苛刻,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易形成恐惧和逆反心理,很难使幼儿形成同情心、移情等良好的心理,更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在溺爱型与放纵型的家庭中,家长过多的满足幼儿的要求,过分保护幼儿,使幼儿形成了娇惯任性的性格,缺乏相应的责任心。而责任心是幼儿助人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三)家庭结构及氛围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有些研究表明,单亲结构家庭中的幼儿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弱。而在对离异家庭子女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良,其根本原因也是由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而造成的。[]在主干家庭结构中,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差距,所以往往会使幼儿不知所措,使幼儿对社会行为的概念产生混乱模糊,这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而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一致,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助人行为。

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大多数研究主要从父母关系及亲子关系入手。家庭氛围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倾向。

家庭的亲密度及矛盾性可以有效的说明家庭氛围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在矛盾性高的家庭中,幼儿的亲社会水平越低。在充满矛盾的家庭中,父母很少关心对方,很少会互相帮助,而且他们关心幼儿的时间相对较少,幼儿也会从中模仿,会出现大量的行为问题,特别是攻击性行为。[]所以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而在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父母及亲子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对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幼儿助人行为的策略

家庭环境在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中起着促进和制约的作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助人行为的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树立榜样作用

好模仿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特点,幼儿通过模仿认识世界,并获得身心的发展。所以,幼儿助人行为也是在一定的模仿条件下形成与发展。培养幼儿的助人行为,家长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家长要掌握幼儿期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通过亲子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认识周围的世界,并在游戏中模仿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父母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从游戏中了解幼儿的需求,了解幼儿的兴趣、特长等。而幼儿也会从亲子游戏中获得安全感,父母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极易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所以家长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助人行为的教育。

总之,父母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进行助人行为的相关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助人行为的榜样,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发展幼儿的共情能力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家庭氛围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可以发展幼儿的共情能力,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家长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论何时父母都应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同时,多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相互理解,父母应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学会替别人着想。主动关心其他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幼儿。即使是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不应在幼儿面前表现出来,不要在幼儿面前发生争吵,减少家庭矛盾的出现频率。总之,要为幼儿营造温馨且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

同时,家长也应让幼儿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幼儿主动关心他人。家长可以根据幼儿故事或游戏等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帮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性。发展幼儿的共情能力,激发幼儿的助人动机,从而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强化幼儿助人行为

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同时还要及时的强化幼儿已有的助人行为。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家庭环境。与幼儿共同协商有关幼儿的事情,尊重幼儿的选择,接纳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尝试。同时家长要与幼儿多交流,参与到幼儿的一些日常活动中,为幼儿的助人行为做好榜样,并且还可以通过助人行为的榜样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移情能力。

幼儿天生就有被表扬的渴望,所以他们会无意识的去模仿被表扬的事,从而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因此,当幼儿产生助人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的给予表扬,并向幼儿说明他因何事而得到表扬,从而强化幼儿的助人行为。

总之,家庭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期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为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及家庭氛围都会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家长要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 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221.

[] 吴航编著.家庭教育学基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1.

[] 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223.

[] 吴航编著.家庭教育学基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4-85.

[] 李幼穗.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 [J].学前教育研究,2013(2)43-47.

[]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04.

[] 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226-227.

[] 杜春霞.家庭环境与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0)46.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Sun Xue,Wang Xiaokang

Abstract:Helping behavior is part of the prosocial behavior, is the result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In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helping behavior, family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helping behavior from the concept of helping behavio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amily environment\'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from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mily parenting style, family atmosphere and family structure four aspects, and proposed the infant cultivation tactics of helping behavior on the basic of the above factors .

 

Keyword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renting style;Family structure; Helping behavior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