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生家长心理亚健康”例谈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嵊州中学 李铭 13857588553
[摘要] 本文从实际案例入手,探究当代中学生家长存在的一些心理亚健康状态,以及对孩子心理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案例五种类型:家长的原生家庭、家长的“内在小孩”、家长的文化情结、失范的家长行为、家长的无形焦虑。
[关键词]家长 心理 亚健康 原生家庭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奠基。父母是孩子乃至整个人生重要的依恋对象。“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如果在需要时,可以有一些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成人让其依托,就会对自己感到安全,从而自我感觉良好。所以,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反,如果家长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或基于亲子间的信任关系破裂,将对孩子心灵造成重大的伤害。因为成年人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在不经意中向孩子传递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那么要求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就成为“空中楼阁”。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特殊的成长经历,都有可能使得当代中学生家长出现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实际案例出发,来探讨家长的各类心理问题对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1、家长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子女成家并成为家长后,如果不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无形中就会将自己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并给自己子女带来新的困惑。
例1:小雯,16岁女生,自诉有两个很奇怪的症状。一是每到考试就会不停地流鼻涕,到医院却又查不出机体病变,考完试就自然不流了。另外,在家里怕所有带角的家具,但出了家门就没事了。为此家里不得不把所有带角的家具都换成圆的。
妈妈非常爱小雯,生活上百依百顺。平时妈妈还容不得爸爸对女儿有一点不好,认为有传宗接代思想的婆家人不爱小雯,所以经常吵架。据了解,小雯爸爸也很爱她,只是脾气比较急躁。
案例分析:小雯的症状来源于两次特殊事件:①在小学升初中前夕,她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那段时间父母破天荒十多天没吵架。从此,每到大考她就不停地流鼻涕。②小学阶段,一次爸爸妈妈又因为她的事吵架,爸爸吵不过就动了手,拿起一个小板凳砸得妈妈头破血流。从此,小雯从怕小板凳开始,逐渐发展到怕家里所有带角的家具……
其实,小雯不过是以自己的“症状”表达了对父母、家庭的不满和无奈,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小雯的妈妈。小雯妈妈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孩子,但对唯一的儿子却很温和。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女孩不被重视的种子,而且非常渴望母爱。这种从小缺失母爱的孩子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通常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冷漠,即由于自己没有感受过母爱,也就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最通常的母爱;二是过度补偿,即唯恐孩子重复自己的不幸而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全方位”的爱。小雯的母亲属于后者,也就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使她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与丈夫无谓的争吵,对孩子过度、扭曲的爱。
2、家长的“内在小孩”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一个“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溺爱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拼了命地对孩子好,好得失去理性,其实是在内心对自己好的一种表现,不是因为如何爱孩子,而是在补偿对自己的爱。
例2:A女士,医院大夫,为念高二的儿子求助。自诉孩子最近情绪抑郁,行为退缩,不愿意继续到学校念书。经过了解得知,该女士自出生就被多年未育的40多岁的养父母领养,深感成长的路上亲情缺失,就把自己满腔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我要把我没有享受到的都给儿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丈夫地位也排在孩子后面。
案例分析:这是众多辛苦的中国母亲之一,溺爱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机会的同时,也渐渐让他失去建设自己生活的能力,依赖、自卑、退缩、任性是其行为特征。从现象上看,A女士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这位溺爱孩子的妈妈就是在补偿幼年的自己。貌似爸爸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缺位的,其实他是被家庭忽视的,被妻子忽视的。所以,A女士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内在小孩”的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分清那份爱是谁的需要。
3、家长的文化情结
按照一般规律,当代90后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大都是60年代出生,70年代接受教育,80年代开始创业。可以说,在困难年代出生让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在文化大革命年代脱离了系统的正规教育,在改革开放年代初尝改革成果。于是,他们大都缺少教育但功成名就,并逐步在创业过程中形成鄙视知识又崇尚教育的文化情结。而这样的情结必然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
例3:B女士,某公司老板,因为念高一的儿子反复逃学上网、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而求助。该女士称自己和丈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各自在工作岗位上都算有些成就的人,不知家里怎么出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破罐子破摔,现在有时连家都不回了,还扬言读书没什么用,要求退学,想去打工挣钱,夫妻二人彻底被他打败了。
案例分析:B女士夫妻的成功无疑是低学历高成就的典型。父母的成功无形中向孩子传达了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家长自身教育的缺乏让他们产生补偿心理,从而带给孩子学习上的过高要求,直至压垮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导致破罐子破摔,在心理与行为上都选择逃离家庭。
4、失范的家长行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与他们平时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学习密不可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如果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加以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方式。
例4:小刚,男,初二学生,平时喜欢讲粗言秽语,生活习惯很不好,随地丢垃圾、随口吐痰,是寝室扣分的主要肇事者,同学都不大喜欢与其做朋友。班主任已私下跟他交流过多次,告诫其要多注意,可小刚就是改不了这些习惯。后来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见到了小刚的爸爸,才明白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案例分析:小刚的行为习惯无疑是从其父亲身上学习模仿而来。在小刚的思维里他是这样认为的:我爸爸都可以这样,我为什么就不可以? 其实,我们看看那些教育成功的家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父母是多么重视从小在细节中培养孩子的个性。有的家长可能会在孩子学习时自觉关掉电视电脑陪伴孩子一起读书;有的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的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将成就孩子的终生,作为家长一定不可忽视。
5、家长的无形焦虑
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如今“焦虑父母”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之中。作为中学生的家长,大致是40—50的年龄段,工作上正处事业巅峰、精力下降的纠结阶段,工作压力难免普遍较大;生活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生活阶段;生理上,更年期初期即将到来,精力体力精神各方面指标逐步下降。于是,焦虑父母难免形成焦虑家庭并诞生焦虑孩子。
例5:彤彤,高一女生,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情绪抑郁,周末不敢回家。怕听到父母的争吵、妈妈的叹息、爸爸的骂声,怕看到妈妈伤心、爸爸生气。自诉父母工作都很幸苦,自己也很体谅他们,但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与焦虑的眼神,就觉得很压抑。
案例分析:彤彤的压抑其实是在为父母的焦虑买单。父母看似在自我承担压力,但无辜的彤彤在无形中成为父母发泄不满的间接“出口”,惊恐的眼神、失落的心灵、无助的表情是那么令人痛惜。可见,直到上高中,仍有不少类似彤彤父母的家长无意乃至有意地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情绪恐吓”,给孩子的心灵蒙上灰尘,甚至带来人格伤疤。
因此,及时调整自我心理轨迹,为子女展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其实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