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需,父母之爱
——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微信推送上看到这样一道选择题:有几个孩子,他们各有特长,如果让你以喜欢的程度排列,你会怎么排?
A男生,生于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在省级重点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入选申奥形象大使,5岁学习钢琴,8岁学习书法,均师从名师,获奖无数,后就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借此题目,我在部分家长群体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除了第三位男生让家长比较头疼,其他几位都很受欢迎,甚至觉得自家孩子能这么优秀该多好。
来认识一下这五个孩子吧!第一位是卢刚,留美博士。因为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被同窗好友获得,卢刚开枪射杀了与此相关的3位教授和副校长以及同窗,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当场开枪自尽。强烈而压抑的情绪,不堪重压,无法平衡,最终采取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和他人!第二位是马加爵,大学期间由于打牌发生口角,杀害同寝室的同学。第三位是韩寒,日后在文学和赛车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第四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乖孩子,但最后选择跳楼自杀。第五位是李天一,此人不赘述。
除了韩寒,其他四个孩子很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好孩子,可还是发生了各种悲剧。这里我们不仔细分析每一位孩子的心理问题,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能从其家庭教育中找到症结。当然这几个只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成绩优秀的孩子都这样,也并不是所有有问题的家庭教育都会出现如此极端的结果。但这样的个案在生活中其实也不少,只是结果没有那么极端而已。判断一个孩子优秀与否,有很多的维度,但现实中更多的家长以成绩论英雄。也许只有在问题发生以后才会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和荣誉重要的多,但往往为时已晚。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一味地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忙着给孩子补习功课,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完成。甚至常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比较,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最终发生毁灭性的结果。
常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他还要跟我对着干?为什么我苦口婆心跟他讲道理,他却听不进去?为什么跟他讲过好几次,他就是不长记性?为什么我明明在安慰她,她却还说我不了解她?为什么我尽力为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还有诸多抱怨?……毫无疑问,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怎样的爱是孩子需要的,这是需要我们家长去思考的。家长有这些困惑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你认为是对他好,但你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过了么?孩子通过各种任性的表现来表达不满,这并不是对家长的一种挑衅,而是内心的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反馈。很多孩子行为问题或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经常有家长咨询,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我该怎么说服他?我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或者小说,我要怎么纠正他?我的孩子已经跟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了,我要如何阻止他?……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只是表象,强制去让孩子改变不如试着去了解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读懂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修复亲子关系,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然后才能让改变一点点发生。那么,如何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心理?最根本的是我们家长思维模式从对与错的评判性思维向探求性思维转变:孩子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我要如何应对?评判思维向探求思维转变,是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纳与理解、肯定与鼓励、尊重与信任、无条件的爱!下面我们来逐一进行简单的解读。
一、被理解与接纳的需求
理解与接纳,心理学叫共情、同理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我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只在晒太阳的小猫咪,禁不住对妈妈说:妈妈,这个猫咪好可爱啊!妈妈却马上回应孩子:今天作业这么多,还不赶紧回家写作业!妈妈的这种反应就不是同理心,没有接纳和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想法,带给孩子是命令和指责。如果妈妈都是这样的回应模式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会感觉很焦虑,甚至反感。如果孩子经常得到妈妈类似的反应,他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性格也往往冷漠,孤僻,不喜欢交际,喜欢将事情埋在心里。
心理学中有个南风效应,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非常用力地吹,企图把衣服吹跑,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慢慢暖和了,开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就是“南风效应”。家庭教育同样需要关注和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接纳?孩子跟你分享她看到了可爱的猫咪的时候,妈妈只需要简单地回应“妈妈也看到了,真可爱呀!”重复了孩子话语中的跟情感有关的词“可爱”,孩子会因为被妈妈的了解和认可而感到温暖和幸福。这种孩子的性格一般比较健康,快乐、坦率。
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和理解,不仅能让孩子保持活力,还能建立较好的沟通能力,培养较好的人际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亲近;而经常感觉不被理解或者被否定的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容易向外界寻找支持,在一部分的个案中表现为容易早恋或者混迹于江湖。
二、被肯定与鼓励的需求
我在心理咨询室接触过很多来访的家长,总是在说孩子的各种问题,问起孩子的优点,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恰恰就是孩子问题行为的一个因素,家长对问题和消极面关注过多,孩子就很可能朝着问题的方向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在一所小学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从学校选了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然后将一份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一年后,教授又来到这所小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心理测验真的这么准么?事实上名单中的学生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既然是随机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心理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因为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老师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些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些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这个实验衍生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期望效应,也就是说当你赋予自己或他人期望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往往就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从孩子两三岁开始,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他当天表现比较好的地方说出来表扬,比如自己穿衣服、帮大人做家务、整理玩具、与小伙伴分享等,称之为“好行为日记”,并将此作一种睡前功课坚持了下来。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教育方式,无需耳提面命,不用苦口婆心,只需用心关注一下孩子每天的言行,孩子就会朝着你所肯定的、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肯定和鼓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与欣赏,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之,则易产生自卑、厌学等心理。
三、被尊重与信任的需求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超限效应”,源于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一大笔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三番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不能“揪住不放”,应就事论事,不翻旧账。还有许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家长一味的要求,只会让孩子更加沮丧。尊重他的能力,知足常乐,未尝不是什么坏事。
被尊重和信任的孩子,能建立较好的自尊,也能尊重别人;而经常感觉不被尊重内心感受的孩子,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四、获得无条件的爱的需求
我之前看过一个调查,在满分十分的前提下,妈妈和孩子相互打分。基本上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给妈妈打了满分,而妈妈们则打出了5-8分不等的分数。在父母的眼中,没有完美的孩子,但在孩子的眼中,每一个父母都是完美的。
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考了多少分。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压抑自己,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每个孩子都在不断的成长中,而哪个父母又是生来就会当父母的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做父母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