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会赞美——二年级人际交往活动设计
作者:李淑蕾、刘盼盼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春晖实验学校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许商街道文汇路1778号
邮编:251600
联系人电话:李淑蕾17862915526,邮箱457772495@qq.com
课题情况: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年度青年自筹课题“五育并举视角下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QC035) 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本节课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现有素材进行心理活动课的设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掌握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恰当的赞美别人和赞美自己,感悟赞美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关键词:赞美;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设计
正文: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安德森(2002)在人际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积极或消极的人际交往体验不仅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对其人格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学情分析】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自我意识得到初步发展,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但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又是不成熟的,他们为人找想少,指责别人多,不仅忽略对别人的赞美和欣赏,而且喜欢“告状”或“打小报告”,这在阻碍同伴关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体人际交往障碍。
因此,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使用鼓励、肯定、赞美等积极语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收获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促进个体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培养个体开朗、自立的健康人格,促进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掌握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恰当的赞美别人和赞美自己。
3.情感目标:体会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带给自己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赞美的方法和技巧,从别人的赞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学难点: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和自己。
【活动方法】
活动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便利贴、背景音乐、角色扮演头饰
【活动对象】
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传递悄悄话——引出赞美
师: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今天的心理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传递悄悄话”。
游戏规则:
1.每组第一位同学从讲台上领取一张悄悄话小纸条。
2.记住纸条上的内容后,将纸条归还给老师。
3.老师发布开始口令后,各组第一位同学以耳语的形式将悄悄话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4.最后一位同学大声说出悄悄话的内容,看与纸条上的内容是否一致。
(各小组传递内容:①我是最棒的;②我能积极参与;③我能耐心倾听;④我能尊重他人;⑤我能主动分享)
师: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刚刚每个小组传递的内容都不一样,大家想不想知道全部的悄悄话内容。我们来齐读一下吧。
生:我是最棒的,我能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参与、耐心倾听、尊重他人、主动分享。
师:希望大家都能遵守我们的课堂公约,在今天的心理课堂上有所收获。
师:在刚刚的游戏中,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情绪饱满,积极投入,一只只耳朵伸得长长的,一双双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的你们真迷人!
师: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赞扬,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高兴。
师:是呀,赞美就像花一样,能够给别人带来芬芳,使对方感到愉悦,还能让我们自己感到开心,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会赞美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热身游戏“传递悄悄话”链接课堂公约,营造安全温馨的课堂氛围,同时通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表扬,引出赞美这一话题。
二、心理剧场——学习赞美
师:关于赞美,小动物们也想跟大家聊一聊。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哪位同学想来体验一下小獾、小狗、小猫和小刺猬的角色?
(学生分角色扮演四只小动物和旁白)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走进发生在这几只小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
(一)第一幕
清晨,森林里一只小獾正在学做木工。它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这时,小狗走到小獾身边,瞥了一眼,说:“地上这些破玩意是什么呀?你做的可真差劲!”小獾有些泄气,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小獾为什么伤心的哭了?
生1:因为小狗的语言是在批评和羞辱小獾,所以他伤心的哭了。
师:是啊,小狗的语言伤害了小獾。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刚上课传递悄悄话时,老师表扬了大家,当时你的心情时怎样的?
生:开心。
师:而此刻受到批评的小獾,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伤心。
师:同样都是对别人的评价,不同语言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
生2:不一样。赞美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批评则会使人受到伤害。
师: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怎样的眼光和语言来对待别人?
生:赞美。
师:没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给予别人多多的表扬和赞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是如何赞美小獾的吧。
设计意图:本剧场的故事来源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难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第一幕的分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二)第二幕
小獾还坐在地上哭泣,这时小猫跑了过来安慰它。“小獾你绝顶聪明,智慧过人,真是个天才,你做的小板凳世上无人能比。”
小獾听了之后擦了擦眼泪,睁大眼睛问小猫,“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说着,小猫坐到了一个小板凳上。结果,“咔嚓”一声,板凳裂了,小猫直接摔到了地上。
看着地上的小猫,小獾哭的更伤心了。
师:在第一幕中,小獾因为受到小狗的批评,伤心的哭了。在这一幕中,受到小猫表扬的小獾,为什么反而哭的更伤心了?
生3:因为小猫的表扬不是实际情况。
生4:小獾的小板凳不像小猫说的那样无人能比,小獾觉得小猫在骗自己。
师:从小猫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恰当的赞美不仅起不到赞美的作用,反而有可能给人造成伤害。所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真实。
师:除了真实之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赞美别人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幕,看看小刺猬是如何赞美小獾的吧。
设计意图:在常规的授课中,学生学习本课后,对他人的赞美总是存在夸大的成分。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本次授课中加入了教师原创的第二幕。通过小猫和小獾的对话,使学生认识到对别人的赞美要真实、符合实际情况。
(三)第三幕
这时,小刺猬走到了小獾身边,他拿起小板凳仔细的看了看,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
师:为什么小刺猬的赞美让小獾高兴极了?
生5:因为小刺猬说小獾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
师:一个比一个好,说明小刺猬的赞美怎么样?
生5:有对比,很具体。
师:所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除了真实,我们还要做到具体。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要说说,为什么小刺猬的赞美让小獾高兴极了?
生6:因为他的赞美很真诚。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他的赞美很真诚?
生6:因为小刺猬不像小猫一样看都没看就表扬,而是拿起小板凳仔细的看了看。
师:这说明小刺猬的赞美有什么?
生:有动作。
师:除了语言和动作之外,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外面还能从哪些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真诚呢?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生7:我认为需要微笑。
师:我们要给予别人积极的表情。
生8:我们要看着对方说话。
师:要给予对方热切的眼神。还有没有?
生9:我们的声音也要充满感情。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老师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在真诚赞美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五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心到、表情到、眼神到、动作到、声音到。心是有底气的,表情是有力的,眼神是热切的,动作是自然的,声音是充满感情的。
师:大家的朗读声音非常洪亮,也非常整齐,相信真诚赞美的这‘五到’也一定走到了大家的心中。下面,大家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所讲的赞美方法来赞美一下表演的几位小演员呢?
生10:我想赞美一下扮演小狗的同学。他刚才表演的时候声音非常洪亮,朗读也非常有感情,让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小狗和小獾对话的场景。
生11:我想赞美一下扮演小獾的同学。
师:我们可不可以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加上动作来表达赞美。
生11:(走到扮演小獾的同学身边)你刚才的表演声音洪亮,你的动作也非常恰当,通过你的表演,我感受到了小獾的伤心,我觉得你真是太棒了。(竖起了大拇指)
师:除了竖大拇指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生:握手。
师:我们可以相互握握手,也可以给伙伴一个真诚的拥抱。采访一下饰演小獾的这位同学,收到同学的赞美你有什么想跟对方说的?
生12:谢谢你的赞美,让我表演更加有动力了。
师:同学的赞美让我们的小演员更有表演的动力了,那小刺猬的赞美又给小獾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入第四幕。
设计意图:这一幕中小刺猬的赞美与第二幕中小猫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赞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恰当的赞美,符合二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逻辑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赞美他人的原则对角色扮演的小演员进行赞美,初步练习赞美的方法和技巧。
(四)第四幕
傍晚,小刺猬抱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他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小刺猬连忙拿出两个大苹果,对小獾说:“留下吧,这也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师:同学们,这一幕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呢?
生13:我想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14:赞美别人的时候,自己和别人都会收获开心。
师:正如大家所说的,真诚地赞美使小獾有了自信,也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看来,赞美他人不仅会让别人开心,也会让自己收获满满。
设计意图:通过此幕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赞美的作用,会给双方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赞美小红花——体验赞美
师:现在,也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请大家寻找小组内成员的优点,用我们刚刚所讲的赞美方式相互夸赞,并写到赞美小红花上吧。
小组内学生相互赞美,部分学生在班级内分享。
生15:A同学,你非常大方、开朗、乐于助人,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得到过你的帮助,你就是班级中最美的田螺姑娘。
生16:B同学,你的皮肤真白、眼睛真大,你长得真好看。
生17:C同学,你的学习成绩真好,每次作业都是A+。而且你的字也很漂亮,还是我们班的书写小达人呢。
生18:D同学,你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地人,每天早上到学校门口,都会很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
师:老师想问一下刚刚收到别人赞美的几位同学,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9:收到别人的赞美,我感觉很开心。
生20:我觉得很开心,因为通过别人的赞美,我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我原来没发现的优点。
师:通过别人的赞美,我们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发现了一些被自己忽略的优点。那么大家能不能试着赞美一下自己呢?大家可以把赞美自己的话写到赞美小红花的最中间。
学生进行自我赞美,完成后进行班级分享。
生21: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经常给其他同学讲题,解决大家在学习上的困难。
生22:我坚持运动,身体一直很强壮,还在运动会上拿到了第一名。
生23:我热爱学习,不仅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师:通过各位同学的分享,老师感受到了大家赞美别人的热情,也体会到了大家对自己的浓浓爱意。下面就请大家把自己的赞美小红花贴到黑板上,让我们的教室开满赞美之花吧。(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赞美,学生练习和掌握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恰当的赞美别人。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赞美能够加强个体的自我认识,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赞美,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四、请让我来赞美你——传递赞美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学生分享感悟。
生24:我知道了赞美能够让别人和自己都很开心。
生25:我学会了赞美别人的方法。
生26:接受别人的赞美也能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赞美的方法,也认识到了赞美的魅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声,把这份赞美继续传递出去。
课下请找一位你想赞美的人(父母、老师、医生、清洁工人、社区保安……),观察对方值得赞美的地方,每天赞美他/她,持续两周,看看对方的反应,以及与自己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更多的生活情境中尝试赞美他人。
【活动反思】
教学素材选择上,本节课所利用的心理剧本素材出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重新编排,引导学生一步步的了解赞美的方法,并认识到赞美的作用。为引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中穿插了大量的练习:首先是在心理剧场中引导学生对小演员的表演进行赞美,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赞美;之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赞美,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赞美的方法;在相互赞美的基础上,引出自我赞美这一话题,通过学生的自我赞美既扩宽了赞美的对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课后作业请让我来赞美你,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赞美的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总之,多角度、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学书语文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