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学“慧”说不——小学五年级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课设计

学“慧”说不
——小学五年级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课设计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民小学  314500  张佳怡  17816869971  306112601@qq.com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 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重点之一是人际交往。”其中提到能拒绝他人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的要求,学会化解冲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倡一致型沟通,即正视问题和压力,不仅考虑自己,又能关心他人,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环境,对问题做出恰当反应。本节课基于萨提亚的沟通理论模型,通过创设讨好型沟通模式的好好同学在人际交往深受困扰这一情境,引导学生作为好好的智囊团帮助好好正确应对同伴压力,学会拒绝的艺术。
课程设计遵循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四阶段,在暖身阶段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一味做“好好先生”的感受;在转换阶段,以好好同学的困扰为基础,分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不敢拒绝背后的心理原因,哪些场合需要拒绝,以及通过“拒绝放映室”这一环节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直观感受拒绝不当与智慧拒绝的差异;在团体工作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四步思考法帮助好好同学勇敢、智慧地拒绝;在团体结束阶段和拓展阶段,回归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拒绝经历,练习合理的拒绝方法,最终为建立积极平等、健康向上的友谊打下良好基础。
【活动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不敢拒绝背后的消极同伴压力,识别人际交往中哪些情况需要拒绝。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方法掌握四步智慧说“不”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获得内在感受与表达一致的积极体验,提高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守护好友谊。
【活动重难点】
重点:识别人际交往中需要拒绝的情况,敢于适时说“不”。
难点:掌握四步智慧地说“不”的方法。
【活动方法】
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准备】
课前小调查、自制音视频、多媒体课件
【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好好先生”好好好
教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心理课堂,在课前,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拒绝的课前小调查,感谢同学们的用心反馈。有一位五年级的同学最近也深受人际交往中不知如何拒绝的困扰,请大家听一听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帮帮他。
播放自制音频:大家好!我是五(2)班的好好。在朋友眼中,我是“好好先生”,因为面对朋友的请求,我总是“好、好。”可是有时候我并不想答应。对我来说,拒绝简直太难了,为此我感到很困扰。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
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好好同学,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叫做“好好先生”好好好,充分体验好好同学的内心感受。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面对任何请求都齐声回答“好、好、好”,并做“OK”手势。
PPT呈现请求:
1.今天的值日任务,你帮我吧!
2.你别跟小天玩了,跟我玩吧!
3.下午的数学练习,让我抄下答案吧!
4.这周六我的生日会,希望你能来!
5.我忘了今天的作业,你能告诉我吗?
6.周末,做完作业咱们一起去游泳吧!
分享与交流:当你说“好、好、好”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觉前3个情境我说“好、好、好”的时候感觉违心,不舒服;后3个情境我觉得能接受。
生2:我也差不多,但是第6个情境我有点犹豫不决,因为我自己周末有其他的安排。
教师:当别人提出让你为难的请求,你却硬着头皮答应,自己内心会感到不舒服。本节课邀请大家作为智囊团,帮助好好寻找说“不”的勇气,掌握拒绝的艺术,从而悦享交往。
【设计意图】基于课前调查创设情境,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验感,从而引出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不”字在心口难开
(一)内心小剧场
教师:在好好同学身上,最近又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困扰呢?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好好的困扰》。
视频内容:爸爸从小教育好好要与人为善,要和别人玩在一起,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就这样,凡是别人的请求,好好都说好。好朋友约他骑自行车去书店,他说好,其实,他知道交通法规定未满12周岁,不可以骑自行车上路;同桌看到好好有什么新文具就借走,用坏了才还给好好,好好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借了;班干部选举,小强叫好好投他一票,否则就不和好好玩,好好觉得小强很过分,但不敢拒绝。好好心里烦透了!
教师:心理学上将好好的沟通模式称作讨好型模式,见图1。请结合图片思考,好好为什么内心想拒绝但又不敢?请你来演一演好好内心的想法。

图1:讨好型模式
学生演绎。
生3:拒绝骑车的话,我担心好朋友因此不和我一起玩了,他可能还会说我是胆小鬼。
生4:不借文具同桌会不会认为我是小气鬼。
生5:很多人都投了小强,自己不投,也太不合群了。
教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如果拒绝了,朋友会不理我,同桌会和我生气,小强也不再搭理我。心理学上将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喜欢,害怕和同伴不同而受到排斥和孤立,而选择按照同伴的规则去思考或行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称之为同伴压力。同伴压力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面对一些负面的同伴压力,好好如果总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做事,一味地讨好,长期以往,可能会因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越来越不开心,朋友也会得寸进尺。

图2:同伴压力
(二)交往心界限
教师:真正的朋友之间并不是一味地讨好与迁就,而是有界限的。
1.PPT出示《好好的困扰》视频中的3个情境,请大家分析好好同学在交往过程中,对方提出的请求合理吗?为什么?
生6:不合理,情境1违背了交通法;情境2同桌用坏别人的新文具是不对的;情境3这种拉票威胁行为也是不应该的。
2.头脑风暴: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请求需要拒绝?哪些请求是可以答应的?
当________________时候,我应该/要/会拒绝。
当________________时候,我可以答应。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交往有界限,当他人提出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或我们不愿意的要求时,要勇敢拒绝。反之,当别人提出正确合理的且你也喜欢的请求或者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是可以答应的。
(三)拒绝放映室
教师:拒绝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方法。请欣赏同学们带来的情景剧《拒绝是门艺术》。
情景一:小杰请小彬把作业借给自己“参考”。小彬生气地拒绝:“你怎么总要抄作业,这都第几次了,我不借!”小杰也骂道:“小气鬼!亏我当你是最好的朋友!”小彬不由地火冒三丈:“明明是你自己不肯动脑,总想偷懒,我就不借!”
情景二:欣欣走过来说:“苗苗,这道题我不会,你可以借我抄一下吗?”苗苗真诚地对欣欣说:“对不起,欣欣,我不能借你抄。如果被老师发现了,我俩都会挨批评,而且抄作业是不对的。我知道你很着急,我可以来教教你,你看行吗?”
交流与分享。
1.猜一猜他们各自的友谊走向分别会怎么样?
生7:第一个情境中,他们的友谊可能会破裂;而第二个情境中,他们的友谊应该还是会继续的。 
2.你更喜欢哪种拒绝方式?好在哪里? 
生8:我更喜欢第二种拒绝方式,因为对方很真诚,也说明了理由,还给予了相应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内心小剧场、交往心界限、拒绝放映室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明确不敢拒绝背后的原因、需要拒绝的场景以及拒绝不当与智慧拒绝的差异。
三、团体工作阶段:四步思考“慧”说不
(一)说“不”四步曲
教师:通过拒绝放映室,我们发现拒绝本身不会导致友情破裂,不当的拒绝方式才会导致冲突升级、友谊破裂。在拒绝别人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思考——
说“不”四步曲:
第一步:想想别人要让你去做什么。
第二步:判断:这件事是否正确?你是否愿意做?
第三步:面对不正确或者是现在不愿意做的事情,用礼貌坚定的语气说“不”(表明立场、态度诚恳坚定)。
第四步:说出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原因,也可给出可行的建议。
(二)拒绝训练营
教师:当拒绝的时候,我们要态度诚恳,表明态度,说明理由,表达理解,可站在对方角度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建议。这样既遵从自己的内心,又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帮助好好同学吧!
PPT出示情境:
情境1:书店之约
情境2:文具风波
情境3:投票风云
任务要求:小组根据抽取情境,结合“拒绝的艺术”能量卡进行讨论。将最适合的拒绝方式写在能量卡上,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练习与展示。

图3:“拒绝的艺术”能量卡
交流、演绎与分享。
组1:对不起,我不能和你骑车去书店,因为我们还没满12周岁,骑自行车上路有点危险,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和你一起乘公交车去。
组2:对不起,我不太想借给你文具,因为之前多次出现过损坏的情况,如果你实在要用,我可以借给你,但请你用完之后,立刻还给我。
组3:对不起,我不能这会儿给你答复,因为班委会选举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拉票是不对的,请你理解。
教师:当我们智慧地说不时,提要求者和拒绝者内心感受和想法分别是什么?
生9:作为提要求者,当对方真诚表达并说出理由或者建议时,我感觉是能接受的,也会去反思自己是不是这件事确实做错了。
生10:当我能勇敢说不的时候,感觉内心挺舒服的,好朋友的友谊不是建立在一味地说“好”之上的。
学生评选最佳拒绝小组。
教师:拒绝本身并不难,该说“不”时就说“不”;拒绝本身无对错,勇敢表达是关键;拒绝粗暴须谨慎,动情晓理才和谐。希望同学们日后既能勇敢表达自己,又能用智慧守护好友谊边界!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说“不”四步曲,并通过拒绝训练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反复练习如何智慧地拒绝,让学生获得内在感受与表达一致的积极体验。
四、团体结束阶段:智慧说“不”护友谊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过往,思考那些自己成功说“不”的经历,或者没有将“不”说出口的经历,并分析为什么没有说“不”,如果再次遇到你会怎么做呢?
生11:之前朋友让我对着说话结巴的同学喊“小结巴”,还说我不喊就是胆小鬼,现在想想我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指出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生12:上次我因为要去看望生病的奶奶而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我的朋友表示很理解,并且约了下次咱们再一起玩。我觉得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的朋友会表示理解的。
师生共同点评与交流。
教师:恭喜大家帮助好好同学学“慧”说不。为感谢大家帮助,老师再赠予你们一张“友谊不翻船”能量卡。当遇到朋友提出请求,但你想拒绝的时候,可以拿出来使用哦!

图4:“友谊不翻船”能量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过往以及畅想未来关于拒绝的经历,针对一次具体的拒绝过程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拒绝方式,将课程所学延展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
【活动反思】
本节课立足学情,创设情境,一例到底,虽然主人公“好好”是虚拟人物,但实际上“好好”身上的困扰来源于课前小调查也就是学生真实生活。课程将同伴压力和萨提亚沟通模式巧妙融合到深受学生喜爱的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一致性沟通模式表演恰当的拒绝方式,增强学生代入感,激发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既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委婉拒绝,又懂得关注他人和情景的需要,让拒绝更易让他人接受,切实解决了学生不敢拒绝、不善拒绝的日常困惑。
在“拒绝的艺术”能量卡中,涵盖了“表明立场、讲明理由、提出建议、态度真诚”这四部分,教师需澄清并不是每一次拒绝都要按照这四点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根据具体场景灵活应答,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拒绝时的非语言动作,从而学会委婉、恰当、灵活地拒绝。

附:
课前小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开启人际交往过程中关于拒绝这一主题的心理课,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简要地写一写哦!仅作上课前期调查使用,请放心填写!

1.同学们,你们觉得在生活和学习中,哪些事情是应该拒绝的?
                                                                       
2.请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你比较难开口去拒绝别人的,请写一写当时的场景以及你的心情。
                                                                       
3.你有过被拒绝的经历吗?如果有请写下当时的场景;如果没有,请想一想,你认为什么样的拒绝你更容易接受?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