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念】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语言的重构理论,他认为人会在面对重复的失败或惩罚时,感到无助和失去控制感。他强调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事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思维,人们可以克服这种无助感,重新获得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比尔·韦恩在《自我对话的力量》一书中提出积极的自我对话理论,认为人们脑海中的自我对话对实现人生目标有重要影响;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激励自己,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来说,这种积极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学习效率。
七年级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和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仍相对不足,可能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容易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和同伴的评价。又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快速变化,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可能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自我怀疑。
因而引导学生感受消极语言否定自己容易带来消极情绪,认识到积极自我对话的重要性,学习并尝试使用积极自我对话,进行积极语言的重构,从而实现自我重塑、增强自信,以更好地应对日后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是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消极否定的语言会影响情绪,带来消极情绪;
2.认知目标:了解消极否定语言会影响自我评价,认识到积极自我对话的重要性;
3.技能目标:学习并尝试运用积极自我对话,进行积极语言的重构,从而实现自我重塑、增强自信。
【活动方法】
游戏法、情景呈现法、活动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艺术渲染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准备】
彩泥每人一包,两种学习单、自我评分温度计道具、PPT 课件
【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巧捏“心”泥
引导语: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我们先一起来一次彩泥捏捏捏。
1.说明规则,学生在音乐声中活动。
游戏规则:
①用自己的双手捏彩泥,要求最后呈现的彩泥要有一定的棱角,限时 1 分钟。
②做好后,小组内评选出做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同学作品,并说清楚理由。
2.采访作品被评选上的学生感受:当同学这样评价时,你的感受?
生 1:我很开心,因为他们看到我作品的精彩之处。
生 2:他们说我一点也不会捏彩泥,我很伤心。
3.教师小结:我们会因为别人不同的评价语言而情绪起伏,不同的评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内心感受。
4.教师出示并板书课题:重塑“心”泥——积极自我对话辅导
设计意图:产生团体动力,让学生体会消极负面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二、转化阶段——看见“心”泥
(一)小丽的消极“心”泥
1.小丽的心声
引导语: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声音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情绪的体验。你的脑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说这句话,听到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怎么又没考好?这么简单的试卷,你都考不好,你怎么这么没用?!
你永远不可能学好语文了,你这辈子完了。
跟别人比,你简直太菜了!
(1)学生活动:请学生把彩泥放在手心,听教师读一段话,当听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的话时就捏一下彩泥。
(2)活动后,请学生看看手中的和身边同学的彩泥,思考:彩泥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如果这个彩泥就是我们自己,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生:完全变样了,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教师小结:这样消极否定的语言确实会让我们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让我们的内心受到影响。
2.小丽捏出的彩泥
引导语:批评否定的语言可能来自外界,也可能发自我们内心。其实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是一个叫小丽的同学她的心声。她内心的这个声音就像是一个批评家一样,一直在批评否定他。你看,这就是她听到这些声音后捏的彩泥(出示图片)。她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来听听看。
故事背景:原来,小丽也是七年级学生,这次期中考试,她没考好,今天语文试卷发下来,她才考了 63 分。今天上课她正走神,突然被数学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那时候觉得好尴尬。最近的课间,好朋友都找其他人玩,连续几天没找自己说话了。晚自习刚回到家,妈妈又说她很懒,学习不自觉。这次期中考,小丽又没考好,考了 63 分。今天上课正走神,却被数学老师叫起来回答。最近课间好朋友都找其他人玩。晚自习刚回到家,妈妈又说她懒、学习不自觉。
3.小丽的自我评分
如果有一个刻度表,能对自我满意度打分,0 分表示很不满意,10 分表示对自己很满意。小丽给自己打了 2 分。
教师提问:对于小丽的评分,你怎么想?
生 1:他认为自己很差劲,所以对自己评分很低。
生 2:我觉得她对自己评分不高,因为她题目做不出来,成绩又差,让父母失望……
(二)我的消极“心”泥
引导语:在你生活中有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你内心的批评家又是怎样跟你说的?
1.学生把自己的消极自我对话语言写在学习单上,时间 4 分钟。写完后,小组内分享。
2.教师提问:当听到内心的这些声音,你的感受?带给你什么影响?
生 1:那次我考试没考好,被家长说了。当时我感觉自己怎么这么笨,太丢人了。晚上就睡得不太好,想起来还有点想哭。
生 2:有一次家庭聚餐,亲戚笑我不如妹妹厉害。觉得有点尴尬,想到什么都比不过妹妹,很垃圾……当时就变得很沮丧,以后不想参加聚会。
3.教师小结:在内在批评家这种语言攻击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评分都会逐渐降低。这些批评否定的声音会让我们变得沮丧甚至自卑,看来每个同学内心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批评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消极否定的语言会影响自我评价,并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有过消
极自我对话,经历过自我否定,明白自我批评否定的普遍性,唤起消极否定对话带来的情
绪感受。
三、工作阶段——重塑“心”泥
(一)学习积极语言重构——小丽的积极自我对话
引导语:其实,小丽内心还有一个隐约的声音,想要对抗“内在批评者”,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声音放大,清晰地告诉小丽。接下来我们每个同学就是那么隐约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发起反击,来守卫小丽。
1.出示小丽的内心批评语言,学生小组讨论反击语言。
2.邀请小丽扮演者、内在批评扮演者,请其他学生发起语言反击,来守卫小丽。
学生进行积极语言反击,并写关键词板贴。
生 1:考不好只是暂时的,一次考不好并不代表永远。
生 2:语文不好,但是数学和美术好。
生 3:这次考不好,会让我知道哪些地方薄弱,以后好好复习就会进步。
3.采访小丽扮演者: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心情指数有变化吗?可以上升到哪里?
4.教师小结:大家在做的就是语言的重构,用积极的语言帮助小丽进行自我对话。
5.观察板贴,师生合作,总结积极自我对话的语言模式规律虽然,(不足)但是(优势、潜能、背后成长的价值)
(二)运用积极自我对话——我的“心”泥我来捏
引导语: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个隐约的声音,让我们用帮助小丽的方法,也来帮帮自己。
1.学生在学习单上尝试积极语言的重构。提示:如果需要补充,可借助黑板上帮小丽的语言。
2.学生重塑“心”泥
①在原来彩泥基础上进行重塑。
②一个重构语言的句子兑换一次捏的机会。
③根据次数,在卡纸上重塑彩泥,往你想要变成的形状捏。
④重塑结束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a 你的彩泥发生了哪些变化?现在的它有什么特点?
b 是什么样的积极语言,让它有了这样的变化?
3.请学生展示重塑的“心”泥并分享交流
生 1:彩泥变得更加圆润,虽然上面还有疤痕,但它会让我更加有力量。我告诉它,虽然这次我没考好,但是下次会会根据自己薄弱的地方重点复习,一定会进步。
生 2:彩泥现在是我喜欢的方形,很有棱角。虽然我有些地方不如妹妹,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优点,我动手能力好,家里很多东西坏了都是我修好的。
4.教师小结:每个人都能重塑自己,这种力量可以语言中获得。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演练,学生了解通过重塑语言可以调整自我对话模式,学习并总结积极语言的重构方式,并尝试运用积极语言进行自我对话,进一步体会积极语言进行自我对话能提升自我评价。
四、结束阶段——赋能“心”泥
1.出示句子:我们可能被言语打击,也可以用言语治愈自己。
2.教师总结:我们很容易用消极语言否定自己,当我们感到沮丧难过时,我们要及时察觉,想想内心此时是不是在否定自己?学会重构语言,用积极语言自我对话进行自我肯定,从而重塑内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教师赠语,为学生心理赋能,升华情感,结束课堂。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彩泥为媒介,通过“心”泥这一核心主题,有机串联整堂课程,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入体验与感悟,掌握积极自我对话的实用技巧。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主动运用语言的力量,通过重构表达方式来开展积极的自我对话,进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满意度。
课程伊始的捏彩泥环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团体动力,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评价语言对情绪的影响。随后,通过倾听小丽的自我否定语言、观察她的“心”泥,逐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审视自己的消极“心”泥,唤起他们对过往自我否定经历的回忆与情感共鸣。教师借机抛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刻体会消极否定语言对自我评价的负面影响。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心”泥反击战环节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能量。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重构的技巧,从自己的语言中提炼出积极自我对话的规律。虽然看到自身的不足,但也发现了这些不足背后的价值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与潜能。尽管面对当前的不足,但是也看到了未来可努力的方向和无限可能。
学习不止于理论认知,更应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力量。因此,紧接着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单上的自我否定语言进行角度转换,尝试运用积极语言进行自我对话和,练习自我肯定。在重塑“心”泥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积极自我对话的方法,通过语言的重塑最终实现内心的重塑,从而提升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
然而,在引导学生审视自身消极“心”泥的活动时,我们必须格外谨慎。课堂上,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个开放且充满信任感的团体氛围,激励学生勇敢地分享那些消极否定的个人经历。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其他学生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接纳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并承诺为彼此保守秘密,确保每位学生的心灵得到妥善的呵护。
【参考文献】
[1] Seligman, M. E. P. (1991). Learned Optimism. New York: Pocket Books.
[2] Watterson, B. (1992). The Power of Self-Talk. New York: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3] 张秀明.(2013).初中生自我对话、学业自我概念及自尊的关系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3(05):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