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遇见更好的自己

【活动理念】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课课前调查了200多名五年级学生成长中的困扰,以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为依据,相信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节课上,一方面通过视频引导、天气隐喻、涂色回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同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类似的困扰,缓解压力;另一方面用叙事理念引导学生把“困扰”和“自己”分开,探索与困扰对抗的支线故事,重构自己的积极故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关注他人的评价、集体的认可,在团体心理辅导课上,将“问题”与“人”分开的方式能让学生降低防御,有助于深入探索,在与“问题”对抗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活动目标】
1.感受成长路上存在不如意是正常现象,回忆感知自身问题的存在及给自身带来的困扰。
2.学会把问题“命名”,与自己分开,探索自己把问题控制得最好的经历,找到与问题对抗的方法。
3.获得与问题对抗的勇气与力量,提升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
【活动准备】
课件,黑板贴,每人一张便利贴,“爱心”发言棒
【活动过程】
一、畅谈激趣,视频入境
环节一:自由谈天,激发兴趣
呈现未补充完整的题目:遇见______,引导学生思考遇见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环节二:播放视频,启发思考
1.观看短视频《一个豆芽引发的梦想》,视频长度:2分54秒。
2.视频梗概:一个叫“菊”的女孩,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种豆芽,在这个过程中豆芽不是腐烂了就是没长大,在妈妈不断鼓励“我们再试试”,在和妈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解了一个个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过程。
3.启发思考:视频中的主人公追寻梦想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她遇见了什么?
4.学生分享:遇见了困难,遇见了挫折,遇见了失败……
小结:我们成长前行的路上都可能和“菊”一样,遇见困难与失败,遇见让我们打退堂鼓的“它”。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探寻“它”、解密“它”。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用自由谈天的形式进入课堂,让学生对课堂的未知充满好奇,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接着,用一个与本课讨论主题相关的短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命名“它”看见“我”
环节一:为“它”命名
1.回忆“它”: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成长路上“遇见”过和女孩“菊”类似的问题吗?现在需要大家细细回忆你遇见的问题的完整经历。请同学们一边选择你认为合适的颜色在同心圆的最里圈涂色,一边回忆你“遇见”的事情。同学们可以慢慢涂,细细回忆,用心去感受那一刻自己的情绪、身体状态、脑海中的想法……那一刻,你身边的人……那一刻你身边的事物……
2.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在音乐声中,静静回忆,自由涂色。
3.命名“它”:看同学们涂得那么投入,一定想起了“它”的很多信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了,现在,请你用合适的词语为你的“它”命名。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取的名字呢?
生1:我给它取名为“迷宫”,因为它困扰着我,让我找不到出口,找不到方向。
师:听着确实迷茫,那“迷宫”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有多久了?
生1:1个月吧。
师:希望今天的课堂能让“迷宫”带给你的困扰有所减轻。
生2:我取的名字是“山”,因为我觉得“它”像一座山,挡在我眼前。
师:那近期,这座“山”有没有被移平一些?你状态有没有改善呢?
生2:本周比上周有改善的。
师:“它”与你相遇或早或晚,“它”对你的影响或大或小。同学们,当你的“它”来到你身边时,你觉得自己整个人的状态是怎样的?你感受到周围的人或物的状态又是怎样的?
环节二:天气知我心
1.小组活动:如果我们用这些天气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状态或者你身边人的状态,你觉得哪个比较合适?为什么?每人领取一张便利贴,先在小组里交流选择的理由,用关键词简单记录后贴在黑白相应的位置。
2.全班分享:哪位同学可以来分享自己的选择和理由呢?
生3:我贴在太阳旁。“它”的名字是“痛”,每当“痛”来临时,我周围会有很多关心我的人及时出现,让我觉得很温暖,就像冬天里的太阳。
师:感谢你分享给我们的温暖。
生4:我贴在多云旁。我每次遇见“黑猫”都会先感到害怕,然后,我会给自己力量,减轻这份害怕,慢慢地发现全身黑色的猫也是很可爱的。就像太阳出来了,就驱赶走了乌云。
师:我忍不住为你点赞,你能想到办法控制好你遇见的“它”
生5:我贴在狂风暴雨这里。因为每次“低气压”来到我家,家里必定会电闪雷鸣,让我不知道该往哪里躲,会被害怕包围,感觉喘不上气。
师:听起来很难受,但不着急,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低气压”的秘密,一定有牢牢控制住它的方法,只是暂时没有浮出水面。
导出下一个环节:同学们,你的“它”出现多久了,最近有没有改善?你是怎么做到把“它”控制好的呢?
设计意图:觉察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并外化为其命名,在“天气知我心”环节将其具象化,以此达到降低学生的阻抗,让个体拥有与其对抗的信心。
三、对抗“它”丰盈“我”
1.个人涂色活动:请同学们一边细细回忆控制得好的经历,一边在同心圆的第二圈里选择你认为合适的颜色进行涂色。边涂色边听老师的提示①你在什么时候把“它”控制得比较好?②你是怎么做到的?当时的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周围的人或物有没有因为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呢?比如表情、动作……同学可以回忆,让你经历的每一个细节都随着笔尖缓缓流淌出来。看同学们的笔尖慢慢停下来了,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小组合作交流,要求:
(1)一个同学手持“爱心”发言棒真诚交流时,其余同学认真倾听。
(2)根据同学的分享,组员提炼关键信息填入句式,给予肯定。
句式:(同学的名字),你(关键信息),给你点赞!
(3)组长负责,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分享。
(4)听到音乐声响起,停止交流。
3.代表全班交流。
师:老师很好奇,组员们反馈给你的信息是什么?
生6:“主动出击”。同学们认为我主动去澄清误会,才化解了我心中的“阴霾”,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勇气。
师:嗯嗯,在今后的生活里,若想没有“它”的出现,你觉得自己需要怎么做?
生6:可能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我可以更主动一些,大胆去表达。
生7:当我能够“安排好时间”,然后把小闹钟放在旁边,记时提醒,我就不会被“拖拉”给控制了。
师:能感受到你已经发现了自己不被“拖拉”控制的诀窍了。
生8:当我的“思念”袭来,我会把它们都写下来,写好之后再读给洋娃娃听,或者说给我的好朋友听,好朋友都会陪着我,同学们都说现在的我已经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师:老师想给你一个拥抱,可以吗?(拥抱)“坚强”的你被“思念”困扰,所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控制方法,还有温暖的好朋友支持你。
生9:我把“喷火龙”控制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出去跑一圈,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不管上课还是下课。我觉得自己按照与老师、爸妈的约定用跑步的方式控制得很好,同学们都说我这个“跑步机”最近罢工了。
师:在今后的生活里,你有什么想对“喷火龙”说吗?
生9:“喷火龙”咱们永远不见。
师:感谢所有代表的分享,不难发现你们的“它”的确给生活带来了影响,但是你们却可以控制,而且控制得越来越好,相信只要坚持这样做,一定会有改善。
设计意图:根据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心理辅导课团体动力取决于个体内部力量和个体所处环境中场力量的相互作用。此环节,学生经历“个体思考、组内启发、团体分享”三个步骤,主动去发现自身蕴藏的解决困扰、对抗“它”的力量,并获得集体的认可与支持,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四、包容“它”悦纳“我”
环节一:补充课题,认识自我
同学们,课上到这里,我们却还没有把这节课的题目补充完整,你脑海中冒出了怎样的词语呢?
生10:遇见不一样的我。
生11:遇见善于调控的我。
生12:遇见更好的自己。
环节二:悦纳自我,重新启航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是喜悦,随着时间推移,你的“它”也许会消失,也许不会,但是你却能很好的控制“它”,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在同心圆的最外圈慢慢涂色,想象未来的那个能掌控“它”的你,一个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可以慢慢整理,带着同心圆,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开启新的旅程。
设计意图:用补充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化成个体的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前行的动力,助力学生更全面完整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悦纳自我。
【活动反思】
心理辅导课最关键要走心,怎样才能做到呢?
1.让“三题”精准匹配
“三题”即“主题、课题与问题”。自我认知主题的内容很宽泛,就得从“问题”即学情入手,让主题范围缩小,让问题更聚焦。通过课前调查,我们了解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扰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基于叙事理念选择了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探索自己解决困扰的能力”来贯穿整节课。学生参与回忆觉察、外化命名、具象感知等活动,客观地面对自己困扰,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全面认识自己,在小组互动过程中,获得肯定,更好地提升自信。
2.让学生参与课堂
在团体心理辅导课上,走心的一个显性标志就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团体动力足,那么学生主动讨论、积极思考、认真反馈的时间就多,甚至提出质疑的可能性就大,现场生成就能让课堂更灵动。在我们的课堂上,涂色回忆个体活动、天气知我心集体活动、小组互动讨论使用“爱心”发言棒等设计都是有效落实“全体学生参与”的目标。
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是建立在“开放、包容、温暖”的集体环境之中的,我们运用叙事理念,将问题外化,让学生与问题分开,有效地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的压力,降低防御,学生乐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让学习真实发生
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有提升,原有的能力方法有完善,原有的情感体验更深刻,这就表明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发生了学习。在课的开始自由谈遇见什么到课的结尾大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在课堂上学生从感受到问题带来困扰、不舒适到发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前调查确定问题,提前设计“天气知我心”活动到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深入挖掘“它”,都可以发现学生“知、情、意、行”的提升。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