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如何表达更舒心——言语冲突辅导活动设计

如何表达更舒心

郭丽婷(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关键词:你话语;我话语;心情值

 

 

 

【活动理念】

1. 理论基础

(1)Thomas Gordon的“我话语”

你话语:主观评价,常使听者感到批评或命令,容易使矛盾升级。

我话语:客观陈述事实,富含友善、尊重,真实一致表达自己的感觉与经验,不评价,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感受。包括具体客观地描述对方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自己的内心感受。

(2)Marshall Rosenberg的“非暴力沟通”

第一,客观描述对方行为,不评价,即说事实。

第二,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提出具体的需要。“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需要”。感到伤心、生气,往往是需求没有被满足,最好的方法是提出自己的需求,让对方了解并且可以有所回应。

第四,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我希望”。请求必须具体到可以做某一件事。好的请求是正面请求,就是不说“不要做什么”;好的请求也不是要求和命令。

(3)Mayer&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并指出情绪的表达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为媒介。

2. 背景分析

小学中年级情绪特点: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中年级学生在冲突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愤怒等消极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容易造成短时的情绪问题。他们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争的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较快,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从脸上一望便知。

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中年级学生常见的交往冲突有:追跑打闹、骂人嘲笑、起绰号、造谣、维护规则、竞争、物品侵犯、被误解、被忽视、排挤、三角关系、关系不稳定等。封闭式调查结果发现中年级言语冲突最多,学生也会产生较多的消极情绪。但较少表达感受。

因此,本课程聚焦于同伴交往中常见的言语冲突问题,通过运用“我话语”这种积极沟通的言语表达方式来促进学生体验较多积极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也能促进言语冲突的解决。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我话语”内涵和表达方式:当我看到/当我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我认为,所以我希望/能不能。

2. 情感目标:体验“我话语”带来的心情。

3. 行为目标:在交往的常见情境中运用“我话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你话语”和“我话语”带来的不同心情。

难点:在交往的常见情境中运用“我话语”。

【活动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1. 学习任务

根据调查学生真实言语冲突问题编写,是真实任务。包括四幅情境牌(翻牌形式)、八张话语卡(塑封手卡形式)、四张情境卡(塑封手卡形式)。

2.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四个大组,每组8人;小组成员合作、分工、讨论。

    自主学习: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合作,分类、对比、体验;自主分工,翻牌、读情境、扮演。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以戏剧作为教育手段,关注学生的体验、讨论、思考、创造以及演练技能。

3. 学习评价

心情值评价贯穿整节课。1个心情值代表听完很不舒心,2代表有点不舒心,3代表一般,4代表有点舒心,5代表很舒心,学生伸出几个手指就代表几个心情值。可以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

【活动过程】

一、 “不说你”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不说你”。四个小组到前面来轮流挑战,一人翻牌,牌后有一个情境,每个人都作为情境里的“你”角色,你会怎么对ta说呢?要求:

    不出现“你”或“您”字

    不重复前面同学的话

    10秒之内说出来

    说“你”或没说出来则往前走一步

    其他组同学当评委,统计成功人数

四组学生轮流到前面挑战。

师:谁来翻牌?

生自主决定。

师:谁来读?

生自主决定。可以翻牌的学生读,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读。

师:好,我们开始。

生挑战。

师问其他组:几个人挑战成功?

其他组同学反馈。

下一组挑战。

师:都挑战完了,大家有什么体会、感受?

生反馈。

师:刚才的情境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遇到这些事情然后说一些话很简单,但是不说你,却不容易,可能是我们习惯了遇事就说你了。

设计意图:根据综艺节目“不说你我他”改编游戏“不说你”,日常生活中,学生习惯“你”开头的话,所以这个游戏很有挑战性,学生充分体验了“不说你”还是有些难的。同时,好玩的、紧张的游戏也激发了学习热情。

二、 心情值评价

师:但是,我们说的有些话可能让人听着比较舒心,有些话可能让人听着不舒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验怎么表达让人听着更舒心(出示课题)。上课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听着舒心不舒心,给出心情值。怎么给呢?我们来了解下规则(边贴桃心边讲解):给1个心情值代表听完很不舒心,2代表有点不舒心,3代表一般,4代表有点舒心,5代表很舒心,大家伸出几个手指就代表给几个心情值。我说清楚规则了吗?

生反馈。

师:我现在说一句话,大家听完根据听了的心情给心情值,好不好?

生点头。

师:“我看到每个同学小身板都坐得特别直”。

生立即唰地都挺直了身板并都给了5个心情值。

师:这么高,看来大家听了这句话很舒心。

设计意图:将心情体验量化、外化,作为评价方式,贯穿整节课;以小身板直举例,是课堂管理方面引导学生好的坐姿行为,也是一句“我话语”示范。

三、 分类对比

师:接下来进入下一个活动,分类对比。我根据大家平时常说的话,为每个组准备了一套话语卡,卡上有1-8的序号。小组拿到话语卡后,每人先抽一张卡,然后:

第一步,请按序号轮流读卡片上的话,小组其他成员根据听了这句话的心情给心情值;

第二步,按舒心程度将卡片分成两类,从小到大摆放;

第三步,观察卡片并比较讨论:每一类话语的共同点是什么,两种话语给人的心情有哪些?

1. 生活动

读卡片、给心情值;分类;讨论。

2. 生分享

(1) 你话语

师:请一个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出舒心程度低的一类话语卡片的序号。

生读。

师问:这类话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都有“你”字。

师分别读“你话语”的四句话,问:这句话你听后的心情或感受怎么样?

生分别分享四句话的心情或感受。

师板书学生提到的心情词,并总结:看来“你话语”一般会让人听了不太舒心。

(2) 我话语

师:请读出舒心程度高类卡片的序号。

生齐读。

师问:共同点是?

生:都有“我”字。

师分别读“我话语”的四句话,问:这句话你听后的心情或感受怎么样?

生分别分享四句话的心情或感受。

师板书学生提到的心情词,并问:既然“我话语”给人的心情较舒心,我们来观察这四句话,哪些字词是“我话语”说话方式的秘密?

生答。

师根据回答,贴“我话语”表达方式的板书并解释:卡片6“当我听到什么”,客观描述事实,不指责对方;“我感到很难过”,把我们的感受说出来,自己的心里可能会舒服些,也能让对方更理解我们;卡片8“我认为什么”,表达自己的观点;卡片2“我希望什么”,提出自己的期望,希望对方怎么做。

师总结:“当我看到/当我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我认为,所以我希望/能不能”就是“我话语”的表达秘密,比如以卡片8情境为例,可以这样表达:“我听到你说话,我心里感到很烦躁,我认为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大家写作业,所以我希望你也能安静的写作业,可以吗?

(3) 对比

师问:大家再观察下左右两边说话内容有什么联系?

生:一一对应关系。

师总结:同一件事情,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今天只呈现了两种,发现1、4、5、7这几句话大部分同学给的心情值偏低,2、3、6、8这几句话大部分同学给的心情值偏高,说明很多时候用“我话语”,从自己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更能让对方了解自己,双方听了也感觉舒服,而“你话语”,说对方,会给人命令、责备等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和讨论分享,让学生具体、鲜明地对比“你话语”和“我话语”,体会两类话语带来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产生使用“我话语”的需求,并学习“我话语”表达方式。

四、 角色扮演

师:接下来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角色扮演。要求:每个小组抽一张情境卡片;先分享情境里的两个角色的表达方式听后的心情值是多少,心情或感受是什么;并讨论如何用“我话语”来表达;每组选两人进行角色扮演。

1. 生活动

抽卡,读情境,分享心情,讨论如何用“我话语”表达。

2. 生扮演

师:听了两位学生角色扮演的表达方式,心情值各是多少?会带来什么后果?

生反馈。

师:根据情境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运用“我话语”,加深理解和巩固“我话语”表达方式。学生给心情值,增强学生体验“我话语”带来的心情和生活中使用的意愿。

五、 分享总结

师:大家还记得第一个活动中的情境吗?

生答。

师:第三个活动的情境和第一个活动的情境是一样的。用“我话语”表达,心情值有没有比一开始说的话的心情值要高些?

生反馈。

师:三个活动体验完了,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呢?分享下吧!

生1:“我话语”能清晰地把我心里的想法啊、感受啊都表达出来。

生2:我学了“我话语”,突然觉得如果大家都这样说,我会特别开心。

生3:以前我只会说,“请你不要怎么”或者“对不起”,但是现在我觉得如果加上“我看到、我感到”,会让自己和对方更舒服。

生4:这节课让我意识到了我以前说话的不妥之处,也解开了为什么同学听了之后会和我吵起来的谜底。

生5:在小区里跟朋友吵架,以前都会憋着,现在知道怎么跟他们沟通了。

生6:我学到了如何让自己舒畅地说话,也能让对方舒服,如果用以前的像“你话语”那种表达方式,可能大家就永远不会和好了,而用这样的表达就可以当面把问题解决了。

师总结: 生活中避免不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经常说“我”,更能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想法、感受和期待;会让说话双方拥有高的心情值,也能收获更好的同伴关系。让我们在之后的同学交往中多试一试“我话语”吧,记得相互给心情值哦!还可以把今天学的内容跟家长分享,一起“我话语”,一起拥有好心情!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后任务促进学生生活中应用。

【活动反思】

1. 效果

本节课因学生之间常见的言语冲突现象而生。生活中处处可见“你话语”,大家都习惯了“你话语”表达,这节课主要通过分类对比,学生体验到了“我话语”比“你话语”让双方听着更舒心,理解“我话语”内涵,学习“我话语”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多使用“我话语”来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热情;通过操作和讨论增强学生的体验;通过心情量化方式增强学生对“你话语”和“我话语”的心情体验,学生给出1分与5分鲜明对比的心情值,说明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体验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 不足

一两个学生会觉得“你话语”也很舒心,所以应该接纳学生的感受并引导这节课的重点是如何让听的人也舒心,而且有利于双方冲突的解决,引导学生体验“我话语”的意义;“我话语”技能作为一种行为训练,需要在之后一段时间的课程中巩固练习。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