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选入2022年6月-18期)树洞森林的“秘密”——中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主题的亲子团辅活动设计

 

【活动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低龄化趋势明显,疫情特殊背景下中小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大幅提升,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常常成为引发亲子冲突的导火索,亲子沟通状态以及双方对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是否意见一致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上海市江宁学校承担了第二轮(2019-2021)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医教结合”协同实践项目“中小学生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的干预研究”,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尝试将表达性艺术应用于学生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的干预研究,制订与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在其中加入亲子互动团辅内容,设计树洞森林的“秘密”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加入,从改善亲子互动到调整家庭系统,提升家长动力,发挥家长效能,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关于电子产品使用的认知与行为的积极改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表达性技术】心理情景剧

 

【活动对象】

五、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一位),共10组家庭,20人。

 

【活动目标】

1.就电子产品使用话题促进孩子与家长的表达与沟通,增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

2.感受“关系大于内容”,了解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电子产品使用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活动准备】

1.分组准备:全体10组家庭分为2组,每组5个家庭,各10人。

2.所需物品:

(1)每组1个树洞,共2个树洞,编号1和2;

(2)提前收集团体内关于电子产品使用主题孩子对家长的吐槽信五封,放入1号树洞;

(3)提前收集团体内关于电子产品使用主题家长对孩子的吐槽信五封,放入2号树洞;

(4)家长活动单10张,学生活动单10张,每人一支笔。

 

【活动场地】

室内宽阔的场地,20张座椅

 

【活动步骤】

  1.进场后每组家庭随机入座,环绕组内树洞围坐,形成两个圆形小组。

  2.介绍树洞主题,一起探秘亲子之间关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那些吐槽,带领者做一轮活动以示范。

(1)各组在树洞中抽取第一封信,随机找一组读信,解读信的内容。

         可提问:这是来自谁的吐槽?表达了对对方的哪些不满?

(2)邀请一位家长和一个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即兴演绎此情景下的一组对话,注意亲子角色互换,即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

(3)提问孩子:感受并猜想此时扮演的家长内心的想法,尝试以家长的口吻表达出来,家长听后根据与自己真实想法的符合程度打分(0-10分),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评、哪些很贴切哪些没提到;

(4)提问家长:感受并猜想此时扮演的孩子内心的想法,尝试以孩子的口吻表达出来,孩子听后根据与自己真实想法的符合程度打分(0-10分),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评、哪些很贴切哪些没提到。

本环节时长大约为10分钟。

 

3.组内表演及讨论:

各树洞里各有五封信,每次拆开一封信,共五轮,每一轮具体流程如下(参考示范操作):

(1)就信中吐槽的场景由一位孩子和一位家长(来自不同家庭)即兴演绎一组对话,孩子和家长角色互换;

(2)每轮表演完毕后,所有家长思考该情境下孩子的心理话,告知自己的孩子;所有孩子思考该情境下家长的心理话,告知自己的家长,亲子相互交流;

(3)亲子就对方猜测的心里话符合自己真实心意的程度(0-10分)为对方打分,填写在各自活动单上;

(4)五轮结束后,每组家庭把亲子互评的所有分数相加(共10个分数),得出一个总分,为家庭总积分。

带领者任务:小组活动时,把握进程,流动指导,观察捕捉生动自然、表达流畅的对话,在交流分享环节集中展示。

本环节时长大约30分钟。

4.交流与分享:

(1)展示两组活动中的精彩对话片段,大家交流观感,正视电子产品使用问题引发的亲子冲突,分享沉浸式的体验感受;

(2)分享评分较高的亲子心理话内容,询问给出高分的缘由,其他团体成员交流评价与感受;

(3)揭晓家庭总积分的象征意义——“亲子关系银行”的储值,储值越高代表亲子间沟通良好,彼此相互理解、包容接纳。当亲子间因电子产品使用问题遭遇分歧或矛盾时,充裕的“储值”能让我们平和从容、协商应对。

(4)请总积分较高的家庭分享日常亲子互动模式,交流应对孩子电子产品使用问题的应对经验;征询意愿后,邀请分数较低的家庭交流目前亲子关系遭遇的困难,积极发现问题,互助讨论,共同探索解决方法。

本环节时长大约20分钟。

 

【团体辅导实施】

本活动借助神秘的树洞作为亲子间心里话表达与传递的媒介,通过揭秘单向吐槽的言语内容,将孩子和家长带回真实的日常冲突情境中,激发亲子的情绪体验,但扮演的却是对方角色,通过现场演绎互动对话,促进切实体会对方的感受,为后面的换位思考做好情感铺垫。相互猜心意环节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和家长切实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内心诉求,同时耐心倾听对方的心声,打通信息沟通回路,增进相互理解。

每一轮活动让亲子就对方猜测的心里话符合自己心意的程度进行评价,得到的单项分数与家庭总积分其实就象征着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我们假设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个“亲子关系银行”,活动积分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银行的储值,成长过程中爱与陪伴、积极沟通与相互理解都在为亲子银行增加幸福的财富。学生与家长通过树洞揭秘、角色互换、情景重演、心意评分等环节真实体验到彼此的感受,增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感受“关系大于内容”,共同为“亲子关系银行”储蓄增值。而家长角色的进入不仅促进了团体动力的提升,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练习了沟通技能,明确了自身改变与完善的方向,做更智慧的家长。最后通过高积分家庭的经验分享与亲子沟通困难家庭的互助讨论,降低团体焦虑,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促进团体成员自主探索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团体效能。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带领者应该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1)带领者要进行有效的组织

(2)活动过程中,把握好目标、方向,不偏离

(3)控制好活动的时间与节奏

(4)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亲子沟通的正面案例,留作分享环节交流展示;发现亲子关系不良或进展困难家庭需及时给与支持与指导,灵活调整活动进程,注意安抚双方情绪感受,避免过度宣泄与相互指责。

 

【活动效果的反馈与评估】

  1. 参与人员的反馈

【第一组】树洞信封内容(来自学生的吐槽):只要爸妈看到我在玩手机,就默认我是在做学习无关的事,简直了!

学生(女):打开这封信时,我强烈感受到这就是我的真实生活写照,完全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爸妈平时就是这样,只要看到手机在我手上就各种不满意,做什么都不对,实在不可理喻。活动中老师让我和爸爸角色互换,这是我第一次扮演家长的角色,又解气又有趣,而且完全不用准备,因为爸爸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我脑海里了,无论我怎么解释他永远都有说辞镇压我。但在演绎对话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愤怒、强势和不满背后,好像还有一点担心和焦虑,爸爸虽然言语不饶人,但其实初衷是希望我能先规划完成好学业任务,毕竟之前好几次都是我不自律还撒谎导致学习成绩的退步。

家长(爸爸):第一次让我扮演孩子一时间还有点转换不过来,在家都是我教育孩子,现在要被孩子教育,面子上还真有点挂不住。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慢慢进入角色,在听到孩子复述着我平时训斥他的话,看到一个小小人儿渐渐表现出面红耳赤的愤怒与强势,而自己扮演的 孩子则是那样渺小,所有意见都不被听见,我开始察觉到平时经常这样的我其实并没有真切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大部分都是斥责与命令,孩子内心的压力与疲惫我都没有尝试了解,而且我还有点夸大影响,经常翻旧账,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直接评价孩子这个人了,孩子情绪激动也完全能理解了。

 

【第二组】树洞信封内容(来自家长的吐槽):作业还没做完就玩手机,还一边做一边玩,学习搞不好都是手机惹的祸!

学生1(女):老师本来要求是一个孩子与一个家长(来自不同家庭)形成一组演绎对话,但我看到这封来自家长的吐槽信时,联想到了我爸妈,他俩在我玩手机这件事上永远态度一致、配合默契,教育我的时候都是一唱一和、“男女双打”,试图以气势压倒我。所以强烈申请了一个外援,邀请了一位男生配合我扮演爸爸,一同“教育”孩子。正式开始前,我和他交流了一下各自家庭真实情景,明确了分工,我主要盯学习习惯,他来说考试成绩,演绎对话的过程让我过了一把爸妈瘾,爽!在相互猜心意环节,老师让我结合表演感受描述家长的心里话,首先涌上我心头的是各种强势的情绪,但要深入思考背后的想法时,我竟然毫无头绪,大脑一片空白,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站在爸妈的位置思考,之前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遇到矛盾就各执己见,几乎很少停下来耐心倾听对方的观点,都在各自宣泄情绪,也许我们平时应该多一些安静的倾听与平和的沟通。

学生2(男):被邀请以夫妻档的形式表演有点出乎意料,但当自己作为家庭三人中的一员处在矛盾冲突中时,我似乎感受到了三人的互动特点与整个关系模式,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不服管教,这样的亲子关系让我被负面情绪包围,没有理智可言,也完全看不到问题的解决方向。

家长(爸爸):面对孩子版的爸妈,我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听着他们的言辞,观察着他们的动作表情,努力为自己扮演的孩子寻找对抗的资源和理由,不想错失任何一个反驳他们的机会,似乎体会到了孩子平日被我们训斥的压迫感与积少成多的亲子隔阂。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平时会因为很多小事引发激烈的言语冲突,电子产品或许是其中的一条导火索,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相互之间已经听不进彼此的意见,一起坐下来畅快聊天也是少之又少,这个问题是我们家庭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第三组】树洞信封内容(来自家长的吐槽):孩子总是偷偷玩手机,一抓一个准,说他(她)还跟我狡辩,气死人!

学生(男):扮演妈妈让我新鲜感十足,尝试站在家长的视角教育孩子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爸妈的初心,有时情绪是激动了些,言辞也有些犀利,甚至有种刺痛感,但那颗炽热的心背后是满满的爱和期盼,在观看其他小伙伴的表演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家长的不易,更加感恩妈妈平时对我隐私的尊重与犯错时的包容。最后老师让我们给父母提提建议,我期望爸妈以后能有更多陪伴我们的时间,其实我们很乐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们,只是担心他们不重视、不接纳、不理解,多一些平等信任的沟通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

家长(妈妈):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感受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我和儿子平时经常聊天,我喜欢听他学校里故事,他也乐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我和儿子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的确存在一些分歧,但我们会充分考虑科学性与合理性,尊重彼此的动机与感受,会有争论甚至争吵,但平静下来后我们还是会理智的表达关心与支持,共同面对,一起探索让我们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希望大家能多一些耐心与信任,多以平等的姿态与渴望独立又“幼稚依赖”的孩子相处,积极沟通,暖心陪伴。

2.指导教师的总结与评估

本次团辅活动在讨论学生自我管理的同时,邀请了家长加入,从改善亲子互动到调整家庭系统,通过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动力,发挥家长效能,促进孩子关于电子产品使用的认知与行为的积极改变。而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和情境只是我们活动的素材,活动的最重要目标是增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让家长和孩子都深切感受到“关系大于内容”,了解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不是只看到问题本身。父母与孩子在带领者的引导下重新回到冲突情境,倾听彼此的心声,表达真实的心意,增进了相互理解与相互信任,不仅有效改善了紧张的亲子关系,不少家长也就电子产品使用规则与孩子达成了一致,表示今后会在孩子需要时协助监督,也多多了解、融入孩子的世界。本次亲子团辅也在“慧出心彩 绘出乐趣”——普陀区第十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暨2021年普陀区心理健康校园行首场活动中展示交流,取得了家长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3.活动反思

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校园外的环境,家长的正确引导与监督尤为重要,亲子团辅这一形式为家校共育搭建了新平台,增进亲子沟通与家校协作,学校联合家长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适应成长助力。期待此项团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广,依托医教结合的平台更加拓宽延申,给到更多有切实需要的学生以引导和帮助。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