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失去,珍惜拥有
——记一次紧急事件应激晤谈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文国香
摘 要:本文记录了一次学生校外坠亡事件后,对学生所在班级进行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的经历。紧急事件应激晤谈也称紧急晤谈,是一种系统的、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法。本文通过对这次干预辅导的过程记录,探索了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较大范围地对班级进行善后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
关键词: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危机干预;团体心理辅导
一、 活动背景:可怕的事件,震惊的师生
五月是青春里拼搏的时光,梦想即将实现,高压的生活透出曙光。但在五月一个平常的周日,某市高三4班班级群里,突然有一条消息称该班最近因个人原因请假在家学习的男生小陈,在所住小区的楼顶坠亡。
小陈和大家相处近三年,他学习勤奋,人缘也好,事件发生前一周,班上几位玩得好的同学发现他时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在关心未奏效后跟班主任郭老师汇报了他的情况。班主任沟通后觉得他可能有些过于紧张,因此在征询小陈意见后,建议家长先带他前往医院进行心理咨询,未料突然发生了这种悲剧事件。
由于事件发生太过突然,事件发生后,各种流言和揣测迅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流传开来,师生及该班家长都非常震惊、疑惑,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二、 辅导对象评估
接到该校学生工作处的求助信息后,我迅速联系了班主任郭老师,对该事件界定为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同时对事件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评估:因事件发生后多人围观,微信平台广泛传播,此次危机事件对班级师生的影响都较大。尤其是班上52名同学,三年同窗,与小陈感情深厚,又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考,班级内学生处于应激状态。在知晓小陈坠亡的消息后,有部分同学很快出现了情绪紧张、崩溃、后悔、害怕等情绪,需要进行团体的善后危机干预。
三、 辅导目标与形式
本次干预的形式是危机事件集体减法晤谈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本文只分享团体减压晤谈方案。
时间为90分钟,场地在学校的团体活动室,参与人数为全班52位同学和班主任老师。
干预的目标帮助师生经历哀伤模式的“震惊于否认”、“面对与瓦解”两个阶段后,尽快进入到“接纳与重整”的阶段。具体目标如下:
1. 在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情绪的觉察与宣泄,感受团队力量,促进班级凝聚力。
2. 了解应激反应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对这种症状进行正常化,并掌握几种自我情绪调整的方式。
3. 调整认知,学会从危机中发现成长的契机,获得应对心理压力的启示。
四、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设计及辅导过程
要达成帮助班级师生减轻压力,缓解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尽快进入认知“接纳与重整”阶段的目标,就需要在安全的氛围内,尽快给小组成员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帮助受影响的个体进行自我康复和成长。
因此在事件发生之后的24小时左右,作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一部分,我为该班级设计和实施了时长一个半小时的集体减压晤谈。
(一)导入期:我们为何在此?
设计意图:通过干预者的自我介绍、对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技术的介绍,迅速建立良好的团体氛围,取得信任,明晰干预的目的和规则。
1. 介绍团体辅导的目的及可以带来的帮助
师:XX同学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集体。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愿见到的,我们肯定有许多的伤心、疑惑、悲痛、无奈和恐惧,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把我们内心的这些感觉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面对这种莫名的痛苦,并共同商量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共度难关。
2. 介绍集体减压晤谈的规则
危机事件集体减压晤谈并不是心理治疗,而是当我们面对危机事件,减少内在创伤的应对方式,因此今天的活动也需要和大家做一个特别的约定。
(1)首先,保密。我希望在这里的大家彼此支持,并对大家说到的内容保守秘密。在这里发生的就停留在这里,出去之后不再传播。
(2)其次,真实而开放。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做出回应,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二)事实期: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事件,使参与的团体成员对事件的发生进行澄清和确认,打消可能有的疑虑。
1. 发生了什么?
师:在你听到陈同学事件的时候,你正在做什么呢?你从什么渠道知道?你听到的消息是怎样的?听到之后你做了什么呢?大家愿意分享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下。
在此阶段主要是在倾听每个人的发言,运用倾听的技巧。在每个人发言后,只进行基础的共情反应,对内容做简单概括,少做解释、建议。以保持在认知层面,避免在团队氛围形成之初过度的情感卷入。
2. 让真相大白
汇总大家所说的信息,进行澄清,告知小陈同学具体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以及目前家长和学校的应对现状如何等。有几位同学对具体事情的发展和原因存在疑问,也和班主任一起对相应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则按照实际情况回应,请大家等待调查结果,不做过多揣测。
(三)想法期: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目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反应的基础,本环节通过让成员分享事件发生后、情绪产生前的认识活动,让情绪更容易表露出来。
1. 完型填空。
在事件发生时,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请完成“在事件发生时,我最初的想法是________”的填空,并进行分享。
部分学生完成的完形填空主要是分享未能提供帮助的痛苦,觉得自己本可以觉察到小陈这段时间不同以往的消沉,但因为忙于自己的学业,并没有特别用心去关心。而产生“如果我多关心他一点,说不定这种事不会发生”的念头。也有个别同学分享了“觉得被背叛了,我们还约定高考后一起去青海,他就突然这样走了”、“会想生命怎么会这么脆弱”或者担忧小陈家人等想法。
(四)反应期:我的情绪地图
设计目的:通过对事件引发的感受进行分享,对事件的情绪唤起进行宣泄和处理。
1. 我手画我心活动
规则:给每位同学一张A4白纸,每组一盒彩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绘画的过程大概7分钟左右。
这可能是整个活动过程中团体氛围最为低落的阶段。有的同学飞快地画了杂乱的线条,有的选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有的迟疑许久无法下笔……而由于有几位女生在开始画画的时候就边在偷偷落泪,因此在画画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灯源关掉了,只留下较为昏暗的光线,让学生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安全地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
2.绘画分享
等到活动室内的同学慢慢平静后,请部分同学来进行分享。在成员分享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到共情的技术,对成员的情绪感受表达支持,并请其他成员也表达自己的共鸣,认识到现在的一些负面情绪其实是人性共通的感受。
这个阶段有的成员的表达比较表浅,也有两位同学的感受很深很强烈,对受影响很深的这两位分享同学,主要做法是接纳他们的情绪,并在活动后与之进行个体的交流。
(五)症状期:非常时期的正常表现
设计目的:引导成员分享在事件发生后自己所体验到的心理、生理、认知和行为上的变化,对症状进行正常化,以促进个体恢复健康正确的认知过程。此阶段也是从情感领域重回到认知领域。
1. 小调查
在过去这天以来,你出现了哪些身体或心理上的不舒服吗?或以前没有过的现象?或是生活和学习方面出现的改变?
生1:晚上做梦,梦到以前一起军训的画面,后来就一直做噩梦。
生2:上课走神,总是在想着这个事情。
生3: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变化,但有的时候走过空桌子,就莫名地觉得有点慌。
……
2.知识链接:
介绍危机后应激反应阶段资料,认识非正常时期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反应。
师:谢谢大家真诚的分享,要注意的是,有的同学觉得一些变化是自己独有的,可能带给我们一些恐慌。比如有的人可能出现走神、难以集中注意力,有的容易闪回一些画面,或者有的同学感觉容易发脾气等。但刚才大家分享的时候其实也看到,很多反应其实大家都有,这些其实都是对“非正常事件”后的“正常反应”。任何人遇到这种我们所面对的情况,反应都大同小异,只是在程度和时间先后长短的区别,大多数人会在两周内大大改善。
(六)教导期:积极行动
设计目的:引导成员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放松训练、获取人际支持、情绪的管理等,并从悲剧事件中挖掘危机应对的经验,促进团队成长。
1.小组讨论:做点什么可以让我和身边的人感觉好一点?
(1)请大家聚焦于“我们现阶段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感觉好一点”,启发正向的思考。
(2)小组之内先分享,之后请小组代表分享本组觉得比较好的调整方式,教师倾听并作出补充、建议。
(七)恢复期:结束团辅
设计目的:关闭创伤事件,总结晤谈内容,建立团体的支持意识和合作渠道,引导成员回到生活,并评估需要进行单独干预的个体。
1. 我的启示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了团体的分享,我们了解了悲剧事件发生后可能会有的感受、情绪和行为。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次事件非常让人痛心,但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1:生命真的太脆弱了,还是要珍惜。
生2:珍惜身边的人,越是到了高三最后冲刺的时间,越是要互相多鼓劲,多关心。小陈现在不在了,我们全班帮他把这一个月走完。
……
2. 告别信
为小陈同学写一封告别卡片,向他说出你未来得及表达的思念与祝福。课后自愿交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转达小陈家里。
3.团队拥抱:我与你同在
规则:在音乐声中,请大家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和旁边的人拉着,也可以彼此给个拥抱鼓励一下,请你感受别人传递给你的力量和温暖,也体会你带给别人的支持和关怀。
师总结:非常谢谢大家能畅所欲言,互相体谅和信任。也要再次提醒大家,大家谈到很多不舒服不是病态,更不是什么病,这是 在非常状况之下的正常反应,它们会在一段时间后渐渐地淡化,如果你仍然感到特别痛苦,请与心理老师联系!
四、 辅导活动反思
(一)对本次团辅活动的反思
1. 团队氛围的构建
每次带团辅活动的时候,都能感觉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场”的影响,这是团队氛围和团体动力的暗涌。本次紧急晤谈,由于我属于临时助场,和学生素不相识,对于团体氛围的构建更为重要。因此主要通过“真诚、尊重和共情”来达成氛围营造。
主要体现在开场时明确地介绍紧急晤谈的目的,对保密原则的强调,以及在整个过程里即是引导者也做参与者,时刻提醒自己与学员共同分享此时此刻。教师对自己的感受不做伪装,对成员的表达进行认真的倾听、共情,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感受是正常和被尊重、接纳的,营造安全表达的氛围。
此外,一些细节的关怀也让团队氛围更佳,比如绘画环节有人边画边躲着低泣,及时地关掉灯光;有同学谈到个人隐私的时候,表示感谢并及时回顾保密原则等。
2.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环节的设计分明暗两条线,明线为导入期-事实期-想法期-反应期-症状期-教导期-恢复期七个阶段,活动内容较为丰富,但内容聚焦且连贯。每个阶段的设计都聚焦于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暗线则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认知走到情绪的唤起与表达,再逐步回到认知层面,最后从头审视所遇到的事件,从危机中寻找到成长的契机。整体脉络清晰,始终贴着学生团体动力走。
3.辅导效果基本达成
本次紧急晤谈结束约一个多星期后,我陆续接待了5位受此事件影响较大的个体咨询,包括小陈的好友、室友和虽然往来不多,但本身易感的一位同学。从与他们和班主任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可知,小陈同学的悲剧事件确实对大家造成了冲击,但在大家敞开地进行了这次晤谈,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情表达出来之后,反而班级之内的氛围更融洽了。班主任郭老师给我总结为2个变化:1.对同学的关心变多了,以前班级里氛围紧张,大家争分夺秒地学习。但现在如果有同学感觉很疲惫,也会较快得到同学的鼓劲加油,班级人文关怀更浓厚;2.班级整体情绪更趋向平和和开放。危机事件后,大家情绪紧张,人心惶惶,但团辅过后结合学校的一些其他干预措施,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和抚慰,班级凝聚力更强,整体氛围更平静一些。
3. 不足之处
本次紧急晤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限于紧急晤谈的形式限制,不能(而且也不应)对情绪卷入过深的同学做较多当场的个体干预,只能在共情接纳的基础下,课后再进行辅导。因此在本次辅导中这部分个体给予的关注和分享机会较少,导致这部分个体从紧急晤谈中获益教少(因为卷入程度不一致),其次也会对其他成员的情绪产生感染。这之后通过个体咨询进行深入交流补充。
其次,前期对于团体动力的把控略觉吃力,作为干预者融入不够,感觉学生情绪卷入程度不一,有的并不受事件影响,有的在“我手画我心”环节崩溃大哭 ……作为刚带的团队,班级动力受班主任的影响其实比较大,而为了让组织更为有力,最好能够提前跟班主任进行交流,让班主任能第一时间融入和协助引导团队,同时也是为成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由此产生到的影响更好。
(二)对团辅形式的再思考
随着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被更多人认识,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在教育、政府、企业、司法和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量实践研究对其效果进行了验证。2003年SARS期间,王希林等对北京某医院解除隔离的急诊科护士进行了集体心理干预,干预后评估显示,事件影响量表、SCL-90量表总分及因子分都有显著降低[5]。陈文军等使用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对灾难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发现,干预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敌对等因子分有显著降低,效果明显[6]。胡月等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评估问卷》进行评估,发现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可以减弱精神创伤事件对个体的损害,有效帮助恢复心理平衡和正常生活秩序,减少个体应激反应甚至PTSD的发生[7]。
但由于缺乏切实的理论基础和标准化的评估程序,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的干预效果也一直备受争议,Rose等的研究就认为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的干预基本无效果,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没影响[8]。
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及本次危机干预中的应用体验可知,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的有效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9]。如干预的时机、环境、干预形式、时长等组织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预对象的特征,如在危机事件中情感卷入非常深、本身处于抑郁状况的人或者非自愿的干预对象很难从中获益,此外,社会文化期待、团队/班级风格、班主任的个人特质也会对干预效果产生影响。
总之,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在校园危机干预中的运用是一项技术性和灵活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干预者具备更专业的素养,能够根据其基本原则,与其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加以整合,从而更灵活地应用于群体与个体,帮助干预对象实现心理能量的转化,从危机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功.当前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2015,华中师范大学.
[2]董永海,刘芸.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534.
[3]陶晓琴.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4.
[4]刘徽.紧急事件应激晤谈课程简介及其对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82.
[5]王希林,吕秋云.SARS应激后的集体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2):597-599.
[6]陈文军,浦金辉.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对灾难救援人员的早期心理干预疗效[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 4 (6):418.
[7]胡月,戴艳军.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影响研究[C].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8-9.
[8].Rose, S.C., et al.,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for preventing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2(2): p. D560.
[9] 梁杰华,熊少青. 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研究综述[J].科技展望,2016(2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