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友谊的最佳边界

【活动背景】

青春期是儿童在心理上逐渐减少对成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一阶段,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影响逐渐减弱,相比之下,他们更重视能否被同伴群体接纳,能否与同伴建立友谊,获得同伴的理解和认可。然而,初中生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受限于自身认知情感发展的不成熟,以及经验阅历的匮乏,既容易为了结交朋友屈从于同伴压力,牺牲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又容易为了保护自己过度敏感,考虑不到他人的感受,这两种情形都容易给自身带来不少的人际困扰。所以,在心理课堂上通过活动的形式,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人际边界情况,学习建立和维护合适的人际边界,可以帮助他们在友谊中学习如何正确的关爱自己,以及关爱他人。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人际边界情况,学习在同伴交往中建立和维护合适的人际边界。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过程】

 一、视频赏析,引发思考

教师开场白:在我们每个人的眼里,朋友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与朋友相处的是否顺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心情。今天的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友谊这个话题。我想先邀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看完后我们交流两个和视频有关的问题。

问题一:视频中,小泥偶为了交朋友,他是怎样做的?

问题二:小泥偶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朋友,他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个细节看出来的?

(该视频的名字是《I wanna be your friend》,视频讲述了小泥偶通过改变自己,以结交朋友的故事。故事中有多个细节可以看出,小泥偶的诸多改变,实际上已经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使得他感到不舒服了。)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在刚才的视频里,我们看到小泥偶为了结交朋友,他会去模仿对方的行为,甚至改变自己的外貌、喜好等,结果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导入友谊的主题。也让学生了解到,在友谊中有的人会选择屈从同伴压力改变自身,为接下来启发学生觉察自身在同伴相处的状态做铺垫。

二、人际边界,心理科普

1.人际小调查

教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平时和同伴相处的过程里,有没有为了建立和维持友谊,委屈自己的情况呢?下列的情景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吗?如果有,请真诚地举起手,我们看看有多少人有共鸣。

(1)你觉得朋友的做法让你不舒服,但是你忍住了,什么也没有说。

(2)你觉得朋友的要求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但是你接受了,什么也没有说。

统计举手的学生人数。

教师:看来不在少数。在人际相处中,当对方的情绪、愿望或要求和我们的不一致时,我们有时候会把对方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但内心是感到愤怒的,委屈的,郁闷的,忐忑的。这种情形,我们实际上是选择了允许他人侵犯我们的人际边界。

2.人际边界的形态

教师:如果总是允许他人来侵犯你的边界,或主动把自己的边界淡化,这就叫做人际边界弱。平时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都是自己人,分那么清干什么”,“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些用语都表达了弱化人际边界的倾向。(边界弱)也有的人在人际相处中给人感觉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利益,我行我素,不愿意妥协,这是一种边界强的体现。(边界强)还有的人在人际相处中知道关照自己的需要,也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处理人际问题时有适当的弹性,这样的人具有适中的边界。(边界适中)

小组讨论:人际边界弱和人际边界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

学生分享(略)。

教师归纳总结:

边界形态

好处

坏处

边界弱

  1. 不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 容易与人拉近关系
  3. 容易获得周围人的正面评价(如:脾气好、善良、乐于助人)
  1. 经常迁就他人,自己容易感到憋屈,感觉自己窝囊。
  2. 容易受到他人的消极影响(如:被他人带着一起作弊、打架)

 

边界强

  1. 自我感觉容易比较好
  2. 自己不容易受到伤害
  1. 容易伤害到他人的感受
  2. 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3. 不容易结交到亲密的朋友

 

3.人际边界的自我觉察

教师:思考一下,根据你以往和同伴相处的经验,你大多数情况下是哪种人际边界的形态呢?在这种形态下,用1~2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教师可选择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来促进学生的真诚表达。

学生1:我边界还算适中的。我对自己比较满意。

学生2:我边界有点弱,因为我经常守不住自己的嘴,什么话都和别人说,说了以后会被有的人说出去,我就会不开心,甚至有点受伤,后悔。

学生3:我的边界也有点弱,总是因为和他人太深入的交往伤了自己,我希望自己的边界能稍微强一点,来帮助自己。我可能比较无奈吧。

学生4:我对熟悉的朋友边界适中或者偶尔有点弱,对不认识的人边界强。我觉得挺好的,满意。

设计意图:从团队的小调查,到人际边界知识的介绍,再到个体的边界状态的觉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到,由边界不当引发的人际困扰是普遍的,从而减少羞耻感,愿意在团队中进行自我觉察和分享。

三、学以致用,建立边界

教师:人际边界过弱,或者过强,都有可能在人际相处中给自己带来困扰。我们从人际边界的角度出发,分析以下案例并讨论:

(1)里面的主人公人际边界如何?

(2)导致了什么问题?

(3)怎么做能帮助他们建立恰当边界?

【场景一】小A有几个好朋友,他们相约周末一起出去吃饭,大家觉得天气冷了适合吃火锅,小A肠胃有点不舒服,不想吃火锅,但是为了不扫兴,他还是和大家一起去了。

【场景二】小B跟好朋友小C说了自己喜欢班里的某某同学,小C为了帮助小B,在班里制造了小B和某某同学的绯闻,以观察该同学的反应,结果小B非常生气,再也不跟小C说自己的心里话了。

【场景三】小D喜欢和别人“勾肩搭背”,觉得这样是关系好的表现。课间的时候,小D看到小E在前面,就跳上去抱了他一下,结果没想到小E突然发火了,朝他吼到:“你干嘛?!”小D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小E为什么讨厌他。

学生(略)

总结:在友谊中,怎样建立和守护恰当的人际边界?

1.学会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首位,足够的自尊与自爱才会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2.分辨出哪些是你无法接受的行为,并真诚地向同伴表达;

3.当自己的界限被侵犯时:学会明确、礼貌地拒绝;

4.允许他人有自己的人际边界,尊重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不侵犯他人的边界。

设计意图: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能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合适地建立和守护边界,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的人际困扰。

四、名家之言,总结升华

教师: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总结我们今天的课: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祝愿同学们在同伴相处中,学会建立和守护自己的最佳边界,拥有舒适的人际关系!

【活动反思】

活动亮点:本节心理活动课以受初中生喜爱的动画视频导入,讨论的是他们最重视,又最容易感到困惑的结交朋友的话题,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通过分析人际边界强和弱分别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辩证地全面地考虑问题。通过对自身人际边界的觉察,对自身感受的分享,以及典型案例的交流探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解决实际情境中的人际难题。整节课既关注学生情绪感受的一面,又注重引领学生进行理性认知和行为,情感与理性层面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活动反思:在教学中发现,不同的班级在第三部分的案例讨论上花费的时间差异较大。有的班级学生观点碰撞多,仅够讨论两个案例。有的班级在讨论完案例后,还有时间富余。因此,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在学生有意愿的情况下,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请学生讨论提出生活中与人际边界有关的困扰,并共同在课堂上探讨解决方案。这样的改进会更符合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会获益更多。

(作者单位: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31112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