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应用于初中生新生适应教育的教学研究
——以“善意沟通”心理课为例
第一作者:杨茂梅 华南师范大学
15521083058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编:510631
摘要:本课的活动内容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关于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背景,具体关注“积极与父母、老师、同学、自己进行沟通”这个板块。简化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精简为使用觉察、感同身受、善意表达的方式进行善意沟通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善意沟通、人际交往、初中生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以及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应当通过心理健康课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并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进入初中后,学生首要面对的就是适应教师、新同学、新环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而初一年级的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独立意识和成人感迅速发展,在追求独立和自尊的过程中,他们的某些需求不能被环境满足易产生偏激的想法或用内隐的方式相对抗。易带来的诸多人际矛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开展人际沟通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与自己的冲突。而这四种关系处理得越好,学生的自我同一感也就越强,也能够让青少年更加全面发展自我。
本节课以《纲要》中关于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背景,具体关注“积极与父母、老师、同学、自己进行沟通”这个板块。
【活动目标】
1.认识善意沟通;了解暴力沟通的来源、表现及危害
2.掌握善意表达的方法,从而妥善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感悟善意沟通在生活中带给自己的情绪和结果
(三)教学时常
40分钟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了解善意沟通
难点:掌握善意沟通的方法
【活动方法】
情景模拟法、讨论法
【活动对象】
初一上
【活动准备】
PPT课件,学习单,“善意沟通家长学习单”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导入:播放音频—恶魔和天使的声音(5分钟)
设计意图:播放2分钟敌意和友好的音频内容。学生听到蔑视、嘲笑、歧视性的语言感受“语言暴力”,听到鼓励、友好的语音让学生感受温暖、支持。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的心理课堂开始前我们一起听一个音频,现在我们都闭上眼睛,感受我们一会听到的声音。
教师提问:让你印象深刻的声音有哪些?你是什么感受?听到这个声音后你第一时间想怎么做?
学生分享。
教师总结:谢谢大家的分享,我看到大家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和处理方式。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像天使能让我们温暖,感动,有的人说话却像恶魔会让我们觉得自卑,痛苦。刚才听到的声音有一半是天使的声音,有一半是恶魔的声音,往往我们对于恶魔的声音更敏感,记忆更深刻,因为这些蔑视、嘲笑、歧视性的声音刺到了我们,让我们心理特别难受,这就是语言暴力的声音。
二、团体转化阶段:你了解语言暴力吗?(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来源及表现。
呈现语言暴力的解释和语言暴力心理学研究《对于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条形图。
教师提问:请看图说话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分享总结。
教师总结: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就像一直隐形的拳头给我们带来隐形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善意沟通,好好表达,不仅能让自己和他人有良好的情绪,也能够维持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团体工作阶段:修炼善意沟通的技能(10分钟)
设计意图:引出善意沟通的三个技能,并通过使用游戏技能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动图更加直观对情景进行观察和思考,设置的三个动图,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分享的需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善意沟通技能,修炼技能的时候大家要多思考,多观察,我们会有考核释放技能的环节。
技能1觉察:呈现小女孩垂头丧气的动图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A:我观察到她很累,她想睡觉。
学生B:我看到她很不舒服,没力气。
学生C:她看起来很失望,很失落 。
教师: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觉察就是客观地去观察并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结果,可以观察他人的表情、肢体等,技能1对于大多数同学都很简单,恭喜大家认识了这个技能。
技能2感受:呈现小女孩喂猫的动图
教师提问:结合技能1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或者小猫是怎样的?
学生A:我观察到她在拿饼干喂猫,我感觉到这个小女孩很开心,这个小猫也很开心。
教师:技能2感受,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感同身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不仅有观察到的结果,还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感受。
技能3善意表达:呈现小男孩安慰小女孩的动图
教师提问:结合技能1、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两个人的感受分别是什么?如果你走过去看到了他们,你想去和他们说话,你该怎么说?
学生A:我观察到女孩在大哭,我感觉到她真的很伤心,她的朋友在安慰她,我会说你怎么了,需要我帮助吗?
学生B:我观察到女孩特别伤心,我感觉到她很无助,她的朋友也很着急用手拍拍她的肩膀,还给她拿了饭团吃。我会说别哭了,眼泪流了这么多,你想喝点水吗?
学生C:我观察到女孩特别伤心,我感觉到她很需要人帮助,她的朋友在安慰她。我也会去拍拍她的肩膀,我还会抱抱她,告诉她想哭就尽情地哭吧!
教师总结:你们太厉害了,在觉察、感受的基础上学会了善意表达!老师听到都觉得很感动,技能3善意表达,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我们表达我们的善意,这种表达可以是语言表达,也可以是肢体表达。
教师提问:这三种技能哪一个技能对你来说更有用?
学生A:我觉得是技能1,因为你只有觉察到了,你才能感受和善意表达。
学生B:我觉得是技能3,善意表达,前面的技能1和2都是为了善意表达。
学生C:我觉得都很重要,因为这三个技能在一起才能真正释放出善意,让别人感受到善意,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加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观察和感受,可能让别人觉得我没有在善意表达。
教师总结:这三个技能叠加使用才会真正放出善意沟通的魔法,刚才我们掌握了觉察、感受、善意沟通的三个技能,现在我们一起来释放技能。
四、团体结束阶段:释放技能—善意沟通(1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同学、老师、自己的冲突情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善意沟通的方法,并通过填写学习单让没有机会分享的同学畅所欲言。
情景一:周末在家,你做完作业,刚拿起手机准备。不巧,妈妈刚回家,看到你拿着手机,妈妈说:“你怎么老在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复习好了吗?成绩不好就别浪费时间……”此时,你会如何释放技能与妈妈善意沟通?
情景二:在学校里,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同桌这次考试考得不太理想,你进步很大,这时同桌说:“哎……我可太难了。”然后闷闷不乐起来,此时,你会如何释放技能与同桌善意沟通?
情景三:某天,突然发现班上的A同学得了很厉害的奖,还有初一的同学把初三的数学都学完了!再看看自己,突然感到压力山大,此时,你会如何释放技能与自己善意沟通?
情景四:交作业时,你才发现自己忘记写数学作业,终于内心忐忑的你还是被叫到老师办公室,数学老师严肃地问你“你的数学作业呢?”此时,你会如何释放技能与数学老师善意沟通?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讨论,思考认真并写在学习单上,一会我会请小组分享你们是如何释放刚才学到的技能进行善意沟通?这样表达你的感受以及对方的感受是什么?这样沟通会有善意的结果吗?
小组A:我们选择的是情景1,我们会观察到妈妈会很生气,而我会很慌张,感到被冤枉,那我会把我写完的作业给妈妈看,我也会给妈妈看我使用手机的时长。然后明确告诉她我接下来玩手机会玩多久。
小组B:我们选择的是情景2,我们会观察到同桌很失落,而我会纠结,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那我会告诉TA,我可以和TA一起分析卷子,而且我也会分享我学习的方法。
小组C:我们选择的是情景3,我们会观察到身边的人都好牛,而我会很着急,那我会问问TA是怎么学的,如果TA不愿意告诉我,我就自己努力,学好自己的,一点一点努力,超过TA。
小组D:我们选择的是情景4,我观察到老师很生气,我感觉老师对我很失望,我会坦诚告诉老师,我因为什么原因忘记写了,我现在就去补,希望她别对我失望。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的误会、比较以及自己的失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我们可以好好说话,让六月寒变成三冬暖,我们可以通过善意沟通来滋养自己和他人,让自己和他人感到温暖,也会让自己更有力量。
五、总结(3分钟)
和家长一起完成《善意沟通书》
设计意图:梳理并总结本课内容,并发放课后任务将带回家给父母填写,让家长也记得和孩子善意沟通。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发现我们有非常多善意沟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有的方法比今天所学的方法还要好。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和爸爸妈妈进行善意沟通,这项作业是留给爸爸妈妈做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动付出善意才会收获善意,所以我们先写下对父母想好好说的话,最后请大家带着这三个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善意地去和自己,去和他人相处。
【活动反思】
善意沟通提倡的是建立一个有着“人与人相互依存、支持的世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非暴力沟通”能够帮助个体悦纳自己、维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暴力沟通的关键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觉察,比如:我能够客观地表达观察到的结果,我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能够提出自己的需要和请求[[1]]。在实际的教学中,简化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精简为使用觉察、感同身受、善意表达的方式,在课程内容的素材设置中强调启动“人之初,性本善”来进行善意沟通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用声音导入,让学生们或“受伤”亦或“治愈”,用语言暴力相关的心理学研究量化了语言暴力的危害,通过学习技能,叠加技能,释放技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有趣且实用的,干货慢慢的心理课。也是让很多同学畅所欲言的环节,这个环节也让我更深入了解到部分学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与他人进行善意沟通,更重要的是与自己进行善意沟通,学会接纳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有时在课堂上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因此学习单的设置让学生“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地方说”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以及分享的地方。
最后留给家长的作业让学生们欢呼雀跃,收回来的家校《善意沟通书》参与度很高,效果也很好。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B.Rosenberg著,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 版社,阮胤华译.2018.
[2] 卢贝旎,卢兵.青少年语言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J].新西部,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