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主动沟通
【理论依据】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叫做“非暴力沟通”。他通过大量实践发现,非暴力沟通能够帮助理解自己、改善人际关系、协调各种争论和冲突。
非暴力沟通模式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非暴力沟通的关键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而在于对上述四个要素的觉察:我观察到了什么,我是否能够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表达我对观察结果的判断或评估;我的感受如何,我是否能够清楚的表达我的感受,区分感受和想法;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1]。
【学情分析】
已有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同伴关系显著好于高二年级[2]。对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遇到最多的困惑就是: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或者感觉他人无法理解自己。
当学生遭遇人际关系困惑时,有效的沟通能够增进沟通双方的相互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人际矛盾。但是,已有研究发现,互不搭理为高中生同伴关系发生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3]。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通过主动沟通来处理人际矛盾。总结学生不愿主动沟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 有的学生认为,对方应该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需要自己告诉;2. 有的学生认为,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让对方不高兴,对友谊不利;3. 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主动沟通,缺乏主动沟通的技巧。
综合以上对高二年级学生的了解,有必要引导其“学会主动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主动沟通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主动沟通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活动重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出主动沟通的有效方法;通过练习和情景演示,帮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主动沟通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剧表演法
【活动准备】
“我演你猜”的表演内容、小组讨论记录表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演你猜”游戏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
(1)由一位同学做无声表演,其他同学猜出表演所表达的内容。
(2)游戏分为三关,由易到难,完成上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的挑战。
(3)每一关都有时间限制,除表演者外,全班同学中有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猜对答案,即为过关。
2. 通过同学推荐和自荐的方式,选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无声表演,教师将表演内容和要求告诉这位同学。然后,这位同学进行表演,教师负责记录时间和反馈给同学们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将表演的内容通过ppt呈现给同学们,具体内容如下:
挑战一:通过表演表达一种情绪。时间限制:30秒
开心、愤怒
挑战二:通过表演表达一种常见的状态。时间限制:1分钟
我肚子饿了!
我很累!
挑战三:通过表演表达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时间限制:2分钟
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自己不干活,还对我努力做的不满意!
4. 教师小结:
情绪和常见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留心观察,无需语言,相对容易读懂。但是,“你在想什么”、“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果没有主动沟通,是很难猜到的。所以,有些话需要你去说,不说,别人很难懂得。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别人是很难猜到自己的想法的,体验到主动沟通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
游戏中的最后两句话来源于一个具体的例子,教师给学生介绍这个例子:
班上几位同学要一起负责办一期班级板报。其中一个同学比较擅长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就选择她担任主要负责人,这位同学也同意了。可是,在办板报的过程中,这位同学发现,只有她一个人在做事情,其他人都在做作业。虽然不开心,可她没有说出来。后来,板报快办完了,其他同学都很积极的跟她提一些修改建议,她越听越生气。但她还是没有说出来。她觉得,事情已经办完了,没必要为此跟大家有矛盾,忍忍就算了。可是,板报办完后,她发现自己跟这几位同学相处还是发生矛盾了。
学生思考和回答:故事中的学生后面跟这几位同学相处为什么还是发生矛盾了?
教师总结:案例中的同学虽然没有直接用语言表达对其他几位负责板报的同学的不满。但是,在后期与他们交流中,这种不满的态度很可能会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同学很容易觉察到她的这种态度,随之也会产生疑惑,甚至是愤怒。如果这些同学也不主动沟通,彼此就产生了隔阂,关系就会疏远,很容易产生矛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认识到,“忍忍算了”这种回避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让同伴关系更加恶化,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三、小组讨论和分享
(一)小组讨论
教师呈现讨论的问题:
几个同学一起负责办班级板报,大部分人都在做作业,我在独自完成任务,这让我不大开心,我可以怎么跟负责办板报的其他同学沟通呢?
教师说明小组讨论的具体要求:
1. 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人数在6人左右。
2. 讨论的时候,小组每个人先依次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对观点进行总结,并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二)小组分享
1. 学生回答的预设:
如果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可能会直接发火。
作业确实很多,感觉大家也是不容易,我跟大家一起想办法找空余时间。
如果我是负责人,我会把任务重新分配,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任务。
2.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分享,引导其进一步思考。例如:
学生:我会直接冲做作业的同学发火。
教师:其他人都做作业,这让你很生气。你觉得他们没有参与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他们不负责任,对班级工作不上心。
教师:有没有其它可能呢?
学生:也有可能作业确实很多,大家在赶作业,这会确实没时间。
教师:如果是后一种可能,那么直接冲他们发火的方式是否合适呢?可以怎么做呢?
(三)总结主动沟通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教师引导,总结主动沟通的方法:
1. 先缓解情绪(转移注意力、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
2. 不带评论的观察。
3. 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 提出请求。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沟通的方法,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水平,总结出主动沟通的有效方法。
四、练习主动沟通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主动沟通的方法。
(一)练习一:观察或评论?
请学生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描述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的句子。
1. “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
2.“昨晚妹妹在看电视时啃指甲。”
3.“他很少配合我的工作。”
教师对上述句子进行解释。
1.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观察,我们意见不一致。“无缘无故”和“发脾气”有评论的内容。“哥哥昨天跟我说话时,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这是描述的观察结果。
2.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观察,那我们意见一致。
3.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观察,我们意见不一致。“很少”这样的词容易混淆观察和评论。“我最近组织的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这是描述的观察结果。
学生思考和回答:案例分析中的例子,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察呢?
(二)练习二:感受或者想法?
请学生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感受。
1. 我觉得你不在乎我这个朋友。
2. 你帮了我,我很开心。
3. 听到你说的话,我很难过。
教师对上述句子进行解释。
1.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表达感受,我们意见不一致。“你不在乎我”是对他人态度的判断。“你最近没有经常找我聊天,我感觉有些失落。”这句话是表达的感受。
2.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表达感受,我们意见一致。
3. 如果你认为这一句是表达感受,我们意见一致。
学生思考和回答:案例分析中的例子,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呢?做作业同学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呢?
(三)练习三:提出请求
学生思考和回答:案例分析中的例子,可以怎样提出请求?
学生回答的总结:
1. 夸对方。发现对方的优点,请对方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优点。
2. 主动示弱。主动承认自己可能在时间、精力等方面不足,需要大家一起参与,才能群策群力,很好的完成任务。
3. 主动幽默的邀请。比如,同学,我看你骨骼清奇,我们一起办板报吧!
4. 直接表达。比如,我需要你一起参与。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反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主动沟通的方法。
五、实战演练
教师呈现之前小组讨论的问题:
几个同学一起负责办班级板报,大部分人都在做作业,我在独自完成任务,这让我不大开心,我可以怎么跟负责办板报的其他同学沟通呢?
请2位学生分别扮演办板报的同学和做作业的同学,运用练习过的主动沟通的方法,尝试进行沟通。
教师小结:
同学们,人际交往中,别人很难读懂你心中所想,需要你主动沟通。主动沟通的时候,记住下面的要诀:
多说事,少说人;
少批评,少评价。
多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让对方对你有更多的了解。
询问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单方面给出判断。
设计意图: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沟通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对同学们来说既有利于熟练掌握主动沟通的方法,也能够通过观察学习,将这节课的内容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活动反思】
这节团体辅导活动课的主题选择是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设计一共包含了5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我演你猜”的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吸引到课堂上,并在活动中体验到主动沟通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够较好启发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际关系的矛盾。
第三部分在实施的时候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教师来说,有三个考验。一个是, 教师要控制好时间,维护好课堂纪律。第二个是,教师要注意营造积极、接纳、信任的小组氛围,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第三个是,教师既要能对学生有充分的共情,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思考。
前面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提升了对主动沟通这个问题的认知,意识到了主动沟通的重要性,也了解了主动沟通的方法。但是,认知改变并不代表行为就能随之改变,需要通过练习,将认知改变转化为行为的改变。因此,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第五部分的情景表演,如果临时请学生表演,学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影响表演效果。因此,可以在课前提前指定两位同学,布置这个任务,让其有充分的准备,更好的完成情景表演。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B.Rosenberg著,阮胤华译.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
[2] 范丽娜.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3] 李宁.城市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研究——以辽阳市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