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剧情简介:
本剧的主人公是一位初二男生,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和游戏导致成绩不断下滑。妈妈对此感到很焦虑。她最常用的方式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催促,或者抱怨平时没那么多时间陪伴的爸爸。在一次亲子冲突爆发后,小曹在同学吐槽之间也开始自我反省。而父母也在学习使用新的沟通方式(学校公众号的心理专栏),试图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家中的“门”像一个见证者,既导演着这场青春期与更年期的战争,又见证了亲子关系成长成熟的变化。
主要人物:
角色1:妈妈(一位对孩子手机和学习焦虑的母亲)
角色2:爸爸(一个善于在家庭中和稀泥的形象)
角色3:儿子(小曹,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学习成绩下滑的孩子)
角色4:小希(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角色5: 小曹的同学们
所用的主要心理剧技术:
替身:本剧用两个替身来扮演主角自我的角色,说出主角小曹的心理冲突,帮助主角澄清和表达更深层的情绪及潜意识想法。
角色扮演:用“门”来作为旁观者,是本剧的创新点。用门来扮演家中的亲子关系,化无形为有形,赋予了物品的心理意义,象征着亲子间亲密与对立、沟通与疏离的关系、也见证了冲突的产生及发展、解决过程。
【第一阶段:问题呈现】
场景一:家里
小曹:(放学回到家后)爸,妈,我回来了。(坐在客厅玩手机)
母亲:(从厨房出来,看到小曹在玩手机)玩儿,玩儿,玩儿,你就知道玩儿,作业写完了吗?手机比学习还重要?考不上高中有你哭的时候!
【小曹不说话,转身进了卧室。】
母亲:哎,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这次的小测成绩又下降了,整天玩手机。再这样下去干脆把手机给他没收算了。你看看人家小希,成绩多优秀,从小就很乖。咱们儿子和人家闺女从小是一起长大的,怎么咱家儿子就不能像人家闺女似的呢?
父亲:你也别老说他,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咱们要好好沟通。
母亲:叛逆叛逆,怎么别人不叛逆呢。我小时候可不是他这样,自觉得很。真是随了你们老曹家的基因。
父亲:这是你亲生的,你养的,你没管好又怪我头上。
母亲:还不是因为你一天天不着家,回了家也是刷手机。
父亲:我这一天天忙的,手机一会儿一个信息我总得回复啊,
母亲:你回复啥了,老师发的通知你怎么一个都看不到,最后还得让老师在群里艾特我。你看看人家小希,都是他爸回复“收到、谢谢老师”。(拿手机给爸爸看)
父亲:行行行,你对,都是你对。
【突然,语音信息来了。】
母亲:(拿起手机)你看、你看、老师又找我
老师语音:喂,小曹妈妈您好,我是数学老师,是这样的,昨天的数学作业,小曹同学还没有交,麻烦您催促一下孩子,下周尽快补交,就算明天是周末也要按时完成作业呀。
母亲:好的,麻烦您了。我一定提醒。
发完语音和父亲不耐烦得说,“快去催一下你儿子啊。”
【小曹卧室】
父亲:(来到小曹房门前,看见门还没关,透过门缝看见小曹在玩手机,推门而入)儿子,刚才数学老师发语音说你没交作业,你昨天为什么没交?
小曹:(支支吾吾)我,额,我没写完。
父亲:那你现在写完了吗?
小曹:(支支吾吾)额,还没写,我,我马上写。
父亲:那你赶紧写啊,让***看见了又要唠叨了。
小曹:我知道了爸,你快出去吧。
【关门声】
门的独白: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门”。从前,我见证着家里人的欢声笑语,不知什么时候我不再是通道,而是一个大大的禁止标识。我冷冰冰的脸好象在说一句话:私人空间,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第二阶段:冲突升级】
场景二:学校
旁白:转眼间,周末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周已经开始了。
老师: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已经下来了,有些同学考的很不理想,尤其是小曹,退步太大,一定要好好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
【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在收拾书包回家。】
同学1:唉,这次期中没考好,回家肯定要被家长批评了。
同学2:这次考试谁出的题多损呢,我估计要掉出班级前三,到时候和你一样惨。
同学3:这就传说中的凡尔赛啊~
大家:学到了学到了……
同学3:咦,小曹,这是学探诊上的原题,郭老师上课都讲过两次你还错啊太菜了。
小曹:你们都考这么好还刺激我,还能不能做朋友了,这次没考好,我妈肯定又说我没完。烦死了真不想回家。
同学2:走,咱打王者去。没什么烦恼是一次王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
大家:那就两次!
小曹:你们去吧,我还想见到明天的太阳。
旁白:小曹感到很沮丧,心里想着如何和妈妈交待。其实考成这样他心里也不好受,以前他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名列前茅,现在上课总爱溜号,他知道试卷里出的是学探诊上的原题,可是,自己为什么就忘了呢?难道真像爸妈说的,自己现在对学习真的不上心了吗?
场景三:家中
旁白:小曹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母亲:回来了啊,
小曹头也不抬,嘴上“嗯”一声,进门就往卧室里钻。
(这时手机里传来语音连线的声音)小曹接起来,同学说,“曹帅,曹帅,快上线。”(错落的同学声音起伏)
小曹:“你们小点声,别让我妈听见”
(此时妈妈推门而入)妈妈:“和谁说话呢,还怕我听见。”
小曹:妈,进门之前难道不应该先敲门吗,这是最基本的礼貌,OK?
母亲:你有礼貌吗?一回来就躲着,是不是考试成绩出来了,做贼心虚啊?
小曹:妈,我和同学有事商量,你先出去一下好嘛。
母亲:你告诉我考了多少分啊?
小曹:没多少分。
母亲:没多少分你还看手机?把卷子给我拿出来。
小曹生气:我现在有事,一会儿再说行吗?
母亲:还能有什么事情比学习重要!(一边说一边抢过书包,这时小曹的数学试卷掉出来,58分赫然醒目)
(此时手机微信语音传出来同学催促的声音):“曹帅,快点!王者四缺一,就差你了。”
母亲把试卷甩在桌上:“还打游戏!什么时候了还打游戏!你看看你这点分!还有心思打游戏!游戏能给你提分,还是能考高中!”
小曹:我打游戏怎么了?我考不好就什么都不能干了吗?你不也每天刷抖音看什么衣服、珠宝,看了你就买得起吗?
母亲:你看看你现在这态度!
小曹:你对我的态度也没见好啊。凭什么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
母亲:我是***,我管你有错吗!考不好还有理了!你看看人家小希,学习好又听话,你再看看你们班的张浩,父母都不在身边,学习多用功,从来不打游戏。
(此时微信语音里传来同学弱弱的声音):阿姨,我也打游戏。
母亲气急:我今天要把你手机扔了,这就是个祸害。(母亲和儿子抢手机,但没抢走)
小曹:凭什么,我的手机,是我的个人隐私,你没有权利这么做。我告诉你,交手机,绝对不可!
母亲:我今天不把你手机扔了,我就不是***!
(此时父亲闻声进来)爸爸:“别吵了别吵了”,(把妈妈拉走,和妈妈说“你先回去,我和儿子谈谈”)
(妈妈生气地出去了)
父亲:你最近的学习成绩,我们知道在下滑。你为什么不能把时间多放在学习上一些呢?
小曹:也就这次没考好啊。
父亲:你想想你小学时候,在班里可是名列前茅,每次都被老师表扬。可是现在呢,你总是玩手机和游戏,心思不在学习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就像一个森林,我们必须遵守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不希望你是被淘汰的那一个。
小曹:(一边把父亲推出房门并关门一边不耐烦说)哦哦哦,我知道了,我要写作业。
(小曹把门狠狠关上,心烦意乱地趴在桌子上。)
【客厅里】
母亲:你这么轻描淡写,他怎么会听?
父亲:你河东狮吼,他也没听啊?
母亲:你以为我想吼吗?他不听我才吼啊,你要是多管管他也不至于这样,你看人家小希啥时候和父母好好说话,就没像你儿子这样还顶撞。
父亲:这男孩和女孩本来就不一样,你总拿别人和你儿子比,要我也生气。
母亲沉默。“唉,我也不想比啊,但这不没办法啊,上了初二啥都不和我们说,天天拿着个手机,我急啊”
父亲:这样下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再想想办法吧。
门的独白:我还是那个“门”,我见证了孩子所有的成长,小时候的他天真活泼,而现在的他却变了一副模样。现在的他经常重重地把我甩上,我的疼不在身上,而在心里。我看见这边焦急、无奈的父母,也看见那边慌乱、郁闷、烦躁的孩子,我恨自己把他们分开。但有时候,我庆幸自己把他们分开。当他们都很激动时,如果没有我挡在中间,会发生怎样激烈的冲突。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个温馨的家可以充满欢声笑语而不是无情的吵架声。
【第三阶段:问题转化】
场景四:学校
旁白:第二天早上,小曹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
同学1:咋样,曹帅,昨天没事吧?
同学2:当时听***声音,感觉要炸掉了。
小希:对啊,你怎么能这样和家长说话呢,要我妈听了多伤心啊。
小曹:我妈天天说我不如你,说羡慕***有个小棉袄,都快认你当她女儿了。
同学1:是啊,小希,真羡慕你,爸爸妈妈都那么和蔼可亲。你都没被家长批过吧。
小希:是没怎么骂过,但我觉得很乐意听家长批评我啊,那证明家长关心我啊。
同学2:切~你怕不是有受虐体质吧。
同学1:我妈和***一样,总是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翻我手机,书包。弄得我整天神经兮兮的,生怕自己包又被翻。
小希:因为你不和家长说话,他们才翻啊,我爸妈嫌我天天和他们叨叨叨,听都听够了,给他们手机都懒得翻。
小曹:主要是天天说学习、学习、学习,也不问问我其它的。要不就是说你看手机、玩游戏,还怀疑我早恋,动不动就指责啊、批评啊,越来越不想说话。
同学1:就是,我家也是,我比你还惨,我爸我妈联合双打,真受不了。
同学2:我看出来了,你爸妈相亲相爱,你就是个意外。
同学唱歌:……(跟情景相关的歌一起哼唱)
场景五:放学路上
旁白:放学了,小曹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走过一对有说有笑的母子俩在聊周末放风筝的事儿,他们亲密的样子让小曹不由地想到自己。
【此时替身上场。】
替身1独白:刚上初中那会儿,我想要个新手机,好几千啊妈妈自己都舍不得换,但她一发工资就带我去买了。她说,只要我喜欢的,有条件就给我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
替身2独白:自从上了初中,妈妈五点多就起床早早准备早饭;放学时,在校门口总会看到妈妈的身影,即使是下雨天,也依旧如此;爸爸工作也很忙,虽然回家晚;但是饭后也要刷锅洗碗,有时还要回家还要加班到深夜;无疑,比起父母不在身边的张浩,我其实很幸福,但是好象自从疫情以后,这种和谐的感觉就越来越少了,自己总想看手机玩游戏,饭桌上也不像以前一样和他们聊天,而且他们一问自己就有点烦。是自己想要自由了吗?
替身1独白:昨天心理老师发的调查问卷中,问自己的事情是谁做主?我确实是想要自己来决定每一件事情,但是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还是搞不定啊。
替身2独白:小曹啊,一支风筝,想要飞向高空,拥有绝对的自由,就要扯掉连接风筝的那根线,但是如果线断了,风筝就会跌落,父母就好比那根风筝线,只有在风筝线的牵引下,风筝才有可能飞向高空啊。
……
(小曹慢慢醒悟,自言自语)是啊,明明是我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第四阶段:问题解决】
场景六:家中
旁白:小曹一路回想着昨天和妈妈吵架的场景、以及同学的话,有点内疚回到家。
小曹:妈,我回来了。
母亲:今天你爸也回来早,咱们出去吃火锅去。
小曹(不解地表情):今天又不是周末,你不说吃火锅浪费时间嘛,我还有可多作业呢。
母亲:不急,咱先吃好了,心情好写作业效率也高。
小曹:老妈,你今天怎么了,有点不对劲。
(此时父亲出现)爸爸:“***啊,看了你们学校的公众号《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我们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小曹:我咋不知道?
母亲:就你们心理老师发的那个,你看。
(三个人凑在一起一边拿手机,一边看,一边读。)
母亲:你看这个,说你们这阶段情感体验丰富。一会儿感觉到很激动、一会儿想揍人、一会儿求关注,还特别敏感,你是不是这样。
小曹:呃……
父亲:还有这个沟通时机,昨天***光着急了,没注意到你心情不好。
小曹:昨天没考好,我也是觉得挺对不住你们的……
母亲:还有这个沟通方式,我看了觉得你们老师说得对啊,本来是我们想关心你,表达出来好象就成批评指责了。
父亲:我和你母亲小的时候,你的爷爷奶奶就经常说“棍棒下出孝子” ,所以啊,我们那时候,不听话,就要被打,这招还的确挺管用。但其实是我们忘了自己当时的感受。
母亲:嗯,其实那会儿自己不敢反抗,心里也恨不得离家出走。
小曹:妈,你们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也有错,不该和你们那样说话。我今天好好想了想,自己最近的确是手机玩太多了,有时控制不住,也不知道怎么办?
母亲:那就别玩了啊!(父亲赶紧朝着妈妈使了下眼色)
(母亲赶紧改口):不不不,玩是可以玩的,但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你要不和同学聊聊,看他们怎么使用手机的?
小曹:你不是不让我聊天嘛。
母亲:你不也没听啊,你聊吧,只要自己合理控制好手机使用时间,必要的情感交流很正常。
小曹:哟,您这改变有点大啊。
父亲:快夸夸***,让她以后也少说我两句。
小曹:我妈也是为你好,你看你那颈椎疼的,帮手机放下帮我妈干点活才是正道。
母亲:这才是我亲生的,到底是随我。
父亲:你看儿子好了就自夸,儿子不好就像我。
小曹:老爸,我觉得我这深刻的反省能力随你。
母亲:哈哈,走吧,吃火锅去,海底捞还得排队。
父亲:走走走,我请客,早就想吃了。
小曹:等等,我先拍个照发个圈。
(一家人自拍。小曹发了个朋友圈,附着以下文字。)
“门,是个入口,也是解决之道。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结,也没有永远打不开的门,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沟通、理解、以及等待时机。”(此时门的独白)
专家点评:
这是一部优秀的校园心理剧作品,是由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和心理教师共同创编完成。主题明确新颖,以“门”为视角,以孩子学习与家长焦虑的冲突为主线展开演绎,是后疫情时代的中学生家庭关系的真实写照。用“门”来作为旁观者,化无形为有形,象征着亲子间亲密与对立、沟通与疏离的关系变化、也见证了主人公心理冲突的产生、发展及解决过程。剧本情节连贯,时空切换转承自然,角色富有感染力,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都能在剧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从现场演出效果来看,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同学之间的对话生动活泼,用“凡尔赛”、“学到了”等常用语相互调侃,体现出00后鲜明的时代特点,让人忍俊不禁中深思,孩子与父母相互不理解的背后原因。
本剧明线暗线交织,运用替身、角色扮演、转背等心理技术揭示了心理冲突。对于学校教师的角色虽然只言片语,但从孩子的自我反省、家长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中却很好地体现出学校的教育功能,暗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两块滋养的土壤。剧文的结尾是一个开放性结局,巧妙地预示着:青春期与更年期的这场战争并不会结束,但父母和孩子只要学会非暴力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同时也能看见对方的需要,便找到了解决之道。
作者: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王琛倩 张晓晓
联系电话:13811909759
邮箱:1539923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