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1.理论基础
自控力是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自控力既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在《自控力》一书中深入剖析了人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怎样才能抵挡住诱惑,以及培养自控力的有效策略。本课结合了凯利·麦格尼格尔提出的“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意志力挑战和“两个自我”的对抗辨析。帮助学生剖析当面临“诱惑”挑战时的内心冲突,意识到当我们屈从于诱惑或拖着不做该做的事时,我们为何会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寻找机会,唤醒理智的自己,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2.教材分析
本课以浙江教育出版社方展画主编的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为教材,其中第三单元主要围绕提升学生的自控力。在《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初中阶段课程内容中,社会适应、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中都涉及到学生自控力培养。良好的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面对爆炸式的信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各种各样的诱惑。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甜”的诱惑做出选择时,需要有一种毅力、有一种耐性、有一种韧劲,这种毅力、耐性、韧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自我管理。所以,需要培养初中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选择信息,排除干扰,提升自控力。
3.学情分析
八年级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高峰期,自我控制能力逐渐从幼稚转向成熟,他们的行为逐步从他控向自控转化。当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那份“甜”,如手机、平板等等,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意志力薄弱——经不住“诱惑”——享乐自我占主导——及时行乐”的消极循环。后疫情时期,同学就暴露出容易被外界干扰、静不下心来学习、习惯性拖延等一些自控力薄弱的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剖析当面临自控力挑战时的内心冲突,商讨提升自控力的方法,给自己量身制定抗诱惑计划书,提升自己的学习意志力,感受到有效自我管理的效能感。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管理自己的行为时,学生意识到“冲动的我”和“理智的我”的内心对话,努力唤醒理智的自己。
2.行为目标:深入剖析在面临诱惑做选择时的意志力挑战,商讨提升自控力的方法,给自己量身制定抗诱惑计划书,并明确具体措施,当面临诱惑时能采取方法提升自己计划执行力。
3.情感目标:接纳自控过程中冲突的自我,提升自己的抗诱惑意志力,感受到有效自我管理的效能感,有能量做更好的自己。
【活动重点】在两个自我的对抗中,能唤醒理智自我,提升自己的抗诱惑意志力。
【活动难点】在意志力挑战中能深入剖析自己,初步掌握提升自控力的方法,给自己量身制定抗诱惑计划书,并明确具体措施,当面临诱惑时能采取方法提升自己计划执行力。
【活动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活动体验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分组、寻找“自控”明星的调查,棉花糖实验短片、活动记录纸
【活动对象】八年级
【活动过程】
一、导入:心动那份“甜”
1.教师引导:曾经心理学家米歇尔在一群孩子身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播放“棉花糖实验”短片前半段,没有揭示实验结果)
2.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2.0版“棉花糖”实验。假如现在你左手边放着作业,右手边放着手机,你有两个选择:
A.先玩手机半小时,然后写作业;
B.先写完作业,然后再玩手机一小时。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真实的第一想法选择。你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答,教师统计)
最理性的答案是B。但是,诱惑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抵挡得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棉花糖实验”结果是怎样呢?(继续播放)研究人员跟踪发现,那些以坚忍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大以后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事业上也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3.教师引导: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手机的“甜蜜”诱惑,让我们心动,有时候这份“甜”来得却不是时候,怎么忍住那份“甜”呢?(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借鉴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引出“手机”诱惑,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主题。
二、内心小剧场
1.教师引导:小观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出示“小观的烦恼”:
今天回家作业有点多,明天单元测验,小观打算做完作业后,再复习下,刚坐下来时,发现爸爸的手机忘带了,放在书桌上。见到手机的小观,心里有些痒痒,此时,小观的头脑中出现了两种声音。
2.学生活动:内心小剧场。3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创作1-2分钟剧本,演绎小观的内心冲突对话,可以给这两种声音取个化名,如“享乐小观”VS“理智小观”,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小观内心挣扎的过程。
3.教师引导:自控力的挑战是内心两个小人的自我对抗。一个在左边,它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常常让人冲动,另一个在右边,克服冲动,深谋远虑,理智的做出决定。同学们演绎的两种声音的较量,各有输赢。假如“享乐小观”打败了“理智小观”,他会如何做?
4.学生回答。
5.教师提问:过了很久,小观回过神来想做作业时,内心有何感受?
6.预设:当冲动平息下来,我们重回理性的时候,会感到隐隐约约的内疚、不安、懊悔和自责,会有更多的失落情绪。
【设计意图】:用小观的事例让学生演绎内心两个自我的冲突,内心小剧场形象化地展示了意志力挑战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每次作出有关意志力的决定时的内心挣扎。在演绎、讨论、分享、辨析中增强学生觉察内心冲突和唤醒理智自我的能力。
三、忍住那份“甜”
1.教师引导:当内心有一种声音向小观大叫“来,游戏多好玩呀,玩一会游戏吧!”时,小观该如何抵制“手机诱惑”?
2.头脑风暴:班级中推选出来的“自控”明星进行经验分享。
3.学生分享和教师引导完成“自控力挑战选择轮”。
☆方法一:等待1分钟,调整呼吸
在遇到诱惑时给自己一个等待期,做个放慢呼吸训练,帮助自己逐渐由冲动恢复至理性。
☆方法二:自我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要做”的事情是 。(必须完成的事)
“我不要”的是 。(抵制诱惑)
“我想要”的是 。(希望满足的愿望和期待达到的状态)
练习:小观的自我对话
☆方法三:再坚持10分钟
对于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不想做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10分钟,然后就放弃”。通常再坚持10分钟后就没那么容易放弃了。
☆方法四:行为契约:明确方向执行强
(1)制定目标与计划
(2)自我奖惩有度
(3)榜样结对,有效监督
☆方法五:番茄钟法:管理我们的时间(教师推荐,播放短片)
番茄钟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包括“计划→开始→番茄钟(25min)→休息(5min)→番茄钟(25min)→休息(5min)……(2组后)阶段性休息”几个阶段。每次番茄钟结束后,请记录执行情况;阶段性休息时,请检查执行情况及重新判断计划是否合理。
板书:“自控力挑战选择轮”
【设计意图】:从班级中“自控”明星的成功经验中提炼方法,在生生思维碰撞中启发学生思考。从意识对话、延迟满足和时间管理出发,提出用具体可行的办法,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四、收获一份“喜”
1.教师引导:单个的番茄钟会让我们在一段时间里高效、专注地完成任务,合理安排一整天的时间。下面,我们试着整合番茄工作法来规划我们的一天吧。
如果我能坚持一周,奖励措施为 。
如果两次未执行计划,惩罚措施为 。
我准备请 做这项计划的监督人。
本人签名:
监督人签名:
一周后,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的反馈,在班级内评比“自控力达人”。
2.学生分享收获。
3.教师总结:生活中“甜糖”无处不在,忍住一份甜,需要的是信念和毅力;吞下一份苦,是为了等待更甜的滋味。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忍住那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奋发有为的人。
【设计意图】:结合“我的一天这样度过”规划表,将自控力方法落实于实际行动,有反馈、有跟踪,将课堂效果延伸至学生学习生活中。学生在不断的成功的经验中提升自我管理的自信心,并使其逐步稳定,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地自我效能感。
【教学反思】
一、设计架构层次化
基于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在《自控力》一书中剖析的自控力产生心理机制,本课的设计架构清晰明了且具有层次性。从出现诱惑到两个自我的对抗,再过渡到“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三个力量的辨析,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面临诱惑做选择时的心理运作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管理。
二、抽象问题具象化
“自控力”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本课以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导入,引出常常困扰学生的手机诱惑,这是一份“甜蜜”的诱惑。自控力是一种意志力挑战,本课用内心小剧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接纳自我的冲突,深入剖析两个自我的对抗。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两个自我具象化,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两种抗衡的想法?冲动的自己想要什么?理智的自己又想要什么?在冲动的自己占上风的时候,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唤醒那个理智的自己,唤醒意志力。
三、行动落实常态化
用《每天收获一份“喜”》规划表,逐渐帮助学生将方法变成习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自我效能感,继而也让他们有了更强大的自控力。良好的自控力能让个体最大限度地获得自我效能感。一个人的成败经验或绩效经历对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影响很大,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逐步稳定,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