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寻找例外——拆掉思维的墙

寻找例外——拆掉思维的墙

[关键词] 分析问题;寻找例外;辩证思考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例外现象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学习中,比如数学科目中的“找不同”练习题,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中也会发现比较“特别”的垃圾不知如何处理。“与众不同”、“特别”、“另类”都是例外的表现形式。本课程中以学习中的“找例外”和垃圾分类中的“找例外”为导入点,引发学生对例外现象和例外思维的关注。

寻找例外也是焦点解决疗法中重要的工作理念,即本应该出现的问题却没有出现。例外是代替问题本身表现出来的,寻找例外中的细节和蕴含的能力有时是问题解决之道。本课程中引领学生体验解决垃圾分类中的例外和个人成长故事的例外来激发学生对例外思维的深刻理解以及掌握寻找例外的方法。最后引入违法犯纪的例外,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到例外思维。

【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例外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认识到例外思维的利弊。

情感目标:体验寻找例外的乐趣,增强发现例外思维方式的自信心。

技能目标:掌握利用例外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生愿意开动脑筋寻找习以为常现象的例外情况并发散思维解决例外情况;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例外情况并发掘解决问题的资源。

难点:发现问题的例外情况并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学生人手一部学习终端机并装有互动反馈系统(本节课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装有for class APP 、UMU APP)、for class数字互动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火眼金睛找“例外”(7分钟)

1. 教师出示英语、语文、地方历史“找例外”各1题,学生在for class系统“抢答”回答。

问题1:下列这些英文单词,哪一个比较例外?(D    ) 

A. Red     B. Yellow.      C. Green    D. Orange

问题2: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比较例外?( B )

A.《静夜思》B.《春日忆李白》C.《将进酒》D.《蜀道难》

问题3:近代历史上中山(原名香山县)出了很多名人,下列哪位名人比较例外?(B)

A.孙中山 B.黄飞鸿 C.杨逸仙 D.郑观应

2. 教师出示一张生活场景图片(图1:家庭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学生根据本市垃圾分类标准在forclass系统拖拽图片进行垃圾分类,教师利用forclass“学生名录”功能展示学生分类情况。

3. 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比较例外的垃圾是哪个? 

 

4. 教师通过学习中的找例外和垃圾分类中的例外引导学生思考“例外”的含义:在一般规律、规定、分类之外的情况。同义词有“特别”、“与众不同”、“另类”(学生的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找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外现象,发现例外的普遍性以及理解其含义。Forclass系统的“抢答”功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拖拽图片”功能增强学生体验乐趣,“学生名录”功能展示全班同学结果。

主题活动A:解决垃圾分类中的例外现象(13分钟)

1.  教师在UMU交互系统发送提问:“针对垃圾分类中的例外现象,你有什么好点子应对这些例外从而更好的完善本市的垃圾分类?”

2.   学生在UMU交互系统提交自己的观点同时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想法(图2:应对垃圾分类例外的好点子)。

3.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观点(图2)进行总结:应对垃圾分类知识太多人们记不住,我们可以发明扫码垃圾箱,制作更加通俗易懂的宣传海报;应对有些人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寻找例外可以激发创意,完善制度。

设计意图:利用例外思维分析垃圾分类中的例外现象并解决垃圾分类出现的问题,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UMU交互系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更及时交流观点。

主题活动B:例外思维解决个人成长问题(10分钟)

1. 随机抽取3名学生表演老师与小智的对话。(经过调查老师对小智迟到现象最经常的说法是ABC三种,心理教师利用例外思维补充D种说法)

案例1:班里小智一个星期迟到3天。老师会对小智说什么呢?

A. 你怎么又迟到了?(指责)

B. 叫你家长来学校!(连累家长)

C. 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别迟到吗?(督促)

D. 老师注意到你有2天没迟到,那2天是怎么做到的?(启发)

2. 学生在forclass系统选择投票:小智更喜欢老师的第几种说法(图3:forclass系统的选择投票)?这种说法对小智解决上学迟到问题有什么作用?

3. 教师根据学生选择进行总结:有超过80%的同学选择D种说法(全班46人中有33人选择D),找到迟到问题(3天迟到)的例外现象(2天准时到校)更能促使小智改善迟到问题。

4. 补充案例练习:

案例2:小智发现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而自己却没有。

5. 引导学生寻找例外:针对唯独自己没有手机的问题,小智的哪种想法比较例外?这种例外想法有什么积极作用。

6. 学生回答:小智会想班里只有自己没有手机,我刚好有更多时间学习了;他们的手机都是父母买的,长大后我自己赚钱买;玩手机对眼睛不好,我更有机会保护视力了……

7. 教师总结:根据小智的两个案例可以发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例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和资源。

设计意图:利用例外思维寻找本应该出现问题的例外情况,进而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和方法。

过渡活动:所有的例外都要寻找吗?(3分钟)

1. 教师引导:生活中的例外现象很普遍,所有的例外现象我们都要寻找吗?比如什么例外是不可以去寻找的?

2. 学生提出违反校规的例外(比如升旗仪式上不佩戴红领巾)、违反法律法规的例外(比如闯红灯现象、台湾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的身份对大陆公民实行网络诈骗)都是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例外,不可以寻找这样的例外。

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寻找例外思维很好,但是我们决不能钻法律法规校规的空子,损害集体和他人。

设计意图:违法犯纪也属于寻找法律法规的例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外思维。思辨与升华活动:寻找例外的利弊(7分钟)

1. 教师在UMU系统发出讨论:寻找例外的利弊(图4:学生讨论部分结果)

2.总结与升华:

结合本课的学习以及同学思考发现:寻找例外一方面可以发散思维、激发创意、找到问题的更多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则会被人利用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我们奉劝那些人:遵纪守法,向阳生长。

我们有常规思维也有例外思维,我们的思维有聚焦性也有发散性……希望这节课可以抛砖引玉,同学们不断的开发和训练自己的思维,拆掉思维的墙。

设计意图:辩证的看待问题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思维方式,体验辩证的看待例外,深化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训练。

【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融入思维训练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forclass 系统的“抢答”、“学生名录”、“倒计时锁屏”以及五种题型(选择题、原文填空题、排序题、多项选择、投票题)可以即时生成学生数据,教师根据大数据反馈收集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及重难点。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加个性化,教和学都不再千篇一律。教师的角色由“教”转为“导”,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表现为以学生的问题制定课程的主题,比如垃圾分类的例外现象、迟到的例外现象;以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的重难点及课堂节奏,比如小智的迟到问题有超过80%的学生都认可老师的D种说法,所以教师及时总结不需要过渡阐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比如“抢答”“随机”“讨论”“问答”这些传统的教学活动因为有了forclass、UMU交互系统的融入更加能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课程更适合逻辑思维迅猛发展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学校自一年级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到六年级时“情绪类”、“认识自我”、“人际关系”、“学会学习”等内容均有涉及,这样的主题对六年级学生挑战性不大,他们更喜欢新颖、有挑战的心育主题和任务。例外思维是个体逻辑思维的表现之一。本节课综合“英语、语文、历史”知识导出学习中的例外,本市推广的垃圾分类热点找出垃圾分类中的例外,并进一步解决垃圾分类中的例外现象。本课针对的问题即既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以及个人成长的烦恼,选题吸引学生,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不断升华。体验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往往需要一名心理老师、一名助手才能应对50人的班级规模,设计巧妙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题心育活动则大大减少教师人手,一位教师便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探索、体验、升华主题。教师和学生实现共赢。

备注:图1至图4在展示UMU和forclass系统界面截图,清晰易懂。因为排版不能拆入图片,如您需要,请联系。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